
罗荣桓刚刚结婚,妻子的“亡夫”却回来了,这事后来怎样解决的?
“拿得起,放得下,好哇!这样的同志好!”1937年的一天,毛主席热情而又和蔼的和一位女同志谈着话。这位女同志衣着利落,目光坚定,
2023-06-14 15:00

他被俘25年拒绝改造,特赦后赴美定居27年,为何最后选择回归祖国
“我没有犯罪,我只是打了败仗,没有必要写什么检讨!”这句话,是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期间,国民党最为顽固的黄维将军所说的。黄维是
2023-06-14 15:00

抗美援朝时,杜聿明献计献策得到主席表扬,他到底提了哪些建议?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位于北京德胜门外功德林路一号。这里原本是一座庙宇,后来成了中国第一个劳改机关。后来这里成了国民党北平的"
2023-06-14 15:00

他是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彭德怀的好搭档,却与军衔失之交臂
1955年,共和国第一次授衔,共有10名劳苦功高的共和国功臣被授予了元帅军衔。十大元帅实至名归,但是也有很多同样劳苦功高的领导人
2023-06-14 15:00

曾克林两年间从纵队司令降为了旅长,却意外成为了首个飞天将军
1955年的共和国授衔,让很多战功卓著的将领得到了历史的肯定。但是,评定什么人授什么衔,却是个非常让人为难的工作。几乎每个将官,
2023-06-14 15:00

黄维抵制改造,特赦后却改变了态度,为祖国统一做贡献
“我在医院是吃小灶病号饭, 每顿二菜一汤, 每天有牛奶, 鸡蛋、猪肉, 一直吃到1958年, 连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我也没有断了喝
2023-06-14 15:00

特赦之后,周总理特别照顾溥仪,不让他行医,却让他当了一名园丁
1959年,随着新中国第一批特赦的名单出炉,很多国民党高级将领和原先在东北地区活动的伪满政府官员们走出了战犯管理所。国民党的高级
2023-06-14 15:00

八路军如何感化侵略者?除了读书学习,每个人的待遇都好过司令员
中国的延安是革命圣地。在抗战时期,延安不仅是八路军的大后方,还是人民军队思想的大后方,很多的党校、政治学习和军事学校都设立在这里
2023-06-14 15:00

开国大将因太过仁厚受批评,他的儿子却成了技术骨干,授少将衔
开国大将中在战场上能力最强的是谁?这个问题几乎不用迟疑就能回答:粟裕,只能是他,一个敢于战场冒险却又算无遗策的人。但是如果说谁的
2023-06-14 15:00

一场战斗让开国中将感叹:打胡宗南易,打“二马”有点儿难
在解放战争的前期,其实西北野战军的作用远大于其他部队。因为党中央在这里,所以西北地区也是国民党部队重点打击的目标。为了给其他部队
2023-06-14 15:00

两位开国大将联合出击未能获得全胜,但却为胜利找到了方向
1947年是解放战争最为胶着的一年。这一年,胡宗南攻入延安,逼迫党中央进行战略转移;东北战场上,民主联军面对杜聿明的攻击也丝毫占
2023-06-14 15:00

长征时留守苏区的9位领导,仅三人活到了抗战,一人见到了新中国
我军历史上意义最重大的战略转移,无疑就是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的意义和艰苦卓绝的程度,都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可事实上,最为艰苦的,
2023-06-14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