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共和国授衔,让很多战功卓著的将领得到了历史的肯定。但是,评定什么人授什么衔,却是个非常让人为难的工作。几乎每个将官,背后都有一段让人感叹的历史,给谁评低了都让人觉得不公平。可是,又不能所有人都是元帅大将。第四野战军的政委罗荣桓就曾经面临过这样的困难,四野里确实有这么一个特别难评定的人,历史功绩确实很大,但是现在的职务又实在是有些低,属于真正的高不取低不就。这个人,就是最早在东北大地上打出成绩的曾克林。
曾克林是江西省赣州人。他1929年参加红军,1931年入党,曾在红三军团的多个部队当过政委。从第一次反围剿到第五次反围剿,他一次也没落下,全都参加了,并且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克林屡立战功,地位也不停地飙升,曾经出任过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员。
1945年抗战胜利后,曾克林曾就全国的战争形势有过一次分析,让党中央确立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不久之后,曾克林就率领两个团的部队开赴东北,一路上接管了绥中、兴城、锦西和锦州等城市,并于1945年9月进入沈阳。一路上,曾克林善于团结人民和友军、大局观好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他通过收编伪军和吸收当地青壮年的方式,让部队迅速扩大,不久就达到了十万之众。这段历史后来被拍成了一部电影,让人观之难忘。
在沈阳得到补充后,如果单从兵力多少而论,曾克林的级别相当于兵团司令。不过此后,曾克林的一些缺点也暴露了出来,让他逐渐淡出了一线部队。
首先是曾克林对于当时的苏联友军,认识上过于乐观了,并据此做出了一系列错误决定。
曾克林初到沈阳时,和当地的苏联占领军搞好了关系。他们看管下的日军遗留的那些军火,曾克林简直是随手就拿。据统计,此时曾克林的部队,从日军军火库中弄到了十二万支步枪,机枪3500挺,还有400门各式火炮。于是,曾克林就给延安写信说:沈阳及各地的武器和物资甚多,且看管较松,我军可以随便拿取。
党中央看到曾克林的信后,非常高兴,于是就让后续出关的部队轻装简从,把武器都留在了老区。可谁知,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苏联人突然变了一副嘴脸,拒绝将日军遗留的军火交给我军。后来经过谈判,才通过做生意的方式,又移交了一部分武器,但是总量比曾克林早先估计得差了不少。这样一来,一些出关的部队就又陷入了缺枪少弹的境地。后来林彪为了缓解装备的紧张,曾经向曾克林借调,不料被拒绝。从此之后,曾克林在东北的形象一落千丈。
第二是曾克林的部队战场表现糟糕!
曾克林是政工干部出身,发展部队是他的拿手好戏。这让他出关不久就能拥兵十余万,而且装备也非常精良。单从数据上看,他部队的实力在东北民主联军中是最强的。党中央也曾对曾克林寄予厚望。然而随着国民党悍将杜聿明的到来,曾克林部的成色立即就露了底。面对敌人的攻势,曾克林一再败退,很快就丢失了锦州。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的逃兵和降兵,很多人一见战局不利,立刻投降了杜聿明。若不是林彪后来军政一把抓力挽狂澜,东北的局势不容乐观。
其实,从曾克林部队的成分来看,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由于部队扩充太快,成分太杂,大部分是伪军和没摸过枪的青年,战斗力自然难以保证。加上组建时间仓促,来不及整训,没有统一的战斗思想,自然也就难以形成战斗力。
第三个是曾克林自己的指挥能力一般!
曾克林不是那种打仗不要命的类型,求稳往往是他的第一选择。这和他当时的副手、后来被称为“韩大胆”的韩先楚,简直形成了绝对鲜明的对比。1946年10月的新开岭战役中,曾克林率领3纵,和胡奇才率领的4纵联合作战,把敌人的25师包围在了老爷岭。可是,敌人的顽强出乎了意料,他们火力凶猛,又有地利可以依存,让我军很难吃掉他们。后来情报传来,敌人的各路援军正赶来,我军随时可能陷入反包围!
此时,曾克林求稳的性格又出来作怪了,他开始主张先行撤退,日后再找机会消灭敌人。此时,韩先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曾克林,他认为,此时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我军再坚持一下,胜利还是可能的!最后野战军司令部支持了韩先楚的意见,果然取得了大胜,敌人第25师被歼灭。
这种事,在东北战场上不是发生过一次。曾克林的指挥能力,也因此受到了质疑。于是不久之后,曾克林就调往7纵,成了邓华的副手。而3纵则正式交到了韩先楚手里,成了一支战功卓著的主力军。
此后,曾克林也再没能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一直在7纵出任副职。
从曾克林的军事生涯能看出来,他更适应政工工作,更适应去做建设部队的事情,战场指挥确实非他所长。所以在不久之后,党中央就对曾克林进行了“降维”使用,开始让他在新兴的兵种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平津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组建了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战车(坦克)师。虽然我军早就有了坦克部队,但是规模建制一直不大。此时能够组建坦克师,意义非常重大。经过仔细考虑,曾克林被任命为坦克师师长。虽然职务上等于是降了一级,但是能成为这个新兵种的首任领导者,曾克林也算是找到了发挥的空间。
然后仅仅在坦克师呆了8个月,曾克林又一次被“降级”了。1949年10月,新中国的空军成立了,迫切需要一位在军队建设上能力出众的人担任领导。于是,朱总司令亲自找曾克林谈话,希望他可以到空军工作,曾克林欣然应允。于是1950年,空军组建了第一支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由曾克林担任旅长。为了更好地适应空军工作,曾克林还去航空学习学习了飞行,有了独自驾驶飞机的能力,成为了真正的“飞天将军“。这在当时的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可谓是绝无仅有。
1952年,曾克林又被调动了工作。当时,海军司令员萧劲光请示中央,申请成立海军航空兵,并很快就获得了批准。已经有了空军经验的曾克林,又成为了海军航空兵的副司令员(正司令员为海军宿将顿星云),并兼任第一师师长。在其努力下,海军航空兵很快形成战斗力,并且在解放一江山岛战役、浙闽沿海作战、封锁金门作战、保卫海南岛、抗美援越等战役中立下了赫赫功勋。
曾克林一生,曾经在陆军、空军、海军中都有任职,这也是开国将帅中绝无仅有的。曾克林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虽然不是一员沙场悍将,但是也同样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建立功勋。最终,曾克林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