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中,为何曹操不使用火箭攻击?

In The Story Of Zhuge Liang's Straw Boat Borrowing Arrows, Why Didn't Cao Cao Use Rockets To Attack?

2023-06-14 15:56

草船借箭的故事,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极为精彩的一个桥段。诸葛亮领了周瑜的命令,要在3天之内制造十万只雕翎箭。诸葛亮不慌不忙,借着大雾驾船去曹营门前挑战。曹操搞不明状况,下令手下万箭齐发。片刻之间,诸葛亮的船便被射成了刺猬,收获了足足十一万支箭。诸葛亮于是下令返航,取下了船上的箭矢交了差。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中,为何曹操不使用火箭攻击?

而真正历史上,干这件事的吴国皇帝孙权。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中记载,建安十八年正月,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率领船队来刺探虚实。曹操命人放箭。结果孙权的船一侧中箭过多,变重侧倾。孙权命令掉了一个头,让另一侧受箭,于是船只恢复了平衡。此时孙权的侦查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于是就回去了。曹操望着孙权的背影,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

两个故事都很精彩,但是在千年之后,有人曾提出过疑问:既然曹操搞不清状况,为何不使用能引起燃烧的火箭进行攻击呢?那时候的船都是木船,遇火极易燃烧。所以若用火箭攻击,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孙权,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中,为何曹操不使用火箭攻击?

这种说法听上去有一定道理,但实际上却违背了火箭的使用原则和规律。为何如此说?我们还要从火箭这种武器的分类和特性上着手研究。

古代的火箭共分两种,一种是使用火药助推的箭矢,通常就是在大型的弓箭上绑一个助推用的火药筒。一旦火药引燃,箭矢就会在火药的猛烈爆燃下被推出去。这种火箭的威力和射程都比较大,但是精准度低下,一般只能用在大范围攻击上。明朝永乐大帝朱棣起兵靖难的时候,建文帝的队伍中就出现过多管的火箭阵列,当时名叫“一窝蜂”,其威力相当巨大。后来在万历三大征中朝鲜之役的时候,也曾使用过类似的武器。但是这种火箭的出现较晚,一般认为是在元末明初时候才出现。三国时的曹操,显然用不到这个东西。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中,为何曹操不使用火箭攻击?

还有一种,就是影视剧中常见的那种带有火头的弓箭。这种箭的学名叫做“引火箭”,是由普通弓箭的箭头上附加易燃物而形成的。这种武器的出现非常早,在西周成书的《周礼·夏官 · 司弓矢》中,就曾记载“狂矢、絮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可见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引火箭。三国时期,这种武器的变化不大,但是也有所改良,载具的范围从弓箭拓展到了长矛和投枪。所以曹操要想烧毁诸葛亮或孙权的船,只能是使用引火箭。

这种引火箭,其实并不是依靠箭头的杀伤力来伤害敌人的。它主要的作用,在于引燃敌人阵中的易燃物,造成大面积的过火伤害。三国后期,寿春的诸葛诞叛乱,司马昭带兵镇压。在围攻寿春城的时候,司马昭动用了大量的攻城器械。诸葛诞于是命令部下大量的使用引火箭,结果将司马昭的木质工程设备全部烧毁。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中,为何曹操不使用火箭攻击?

从引火箭原理上看,似乎确实可以对木船造成毁灭性伤害。但实际使用上,引火箭却有着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引火箭上的燃烧物,通常是由松香、艾草、动物油脂、硫磺、沥青等物体制成的燃烧包,其引燃效果并不稳定。而且,燃烧包本身就有一定的重量。再加上燃烧时热空气造成的反作用力,使得引火箭的射程要远低于一般弓箭!据一些人的科学实验数据,引火箭的最大射程在100到150步之间。而一般弓箭的射程,要比这个数字大一倍!如果是弩,射程则能达到500步!试想,在大雾垂江、能见度不佳的情况下,谁都会优先使用射程更高的武器!

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使用引火箭的情况并不多见。虽然它的对物体的破坏力确实比较大,但是若单论对人的杀伤,它与普通弓箭并没有两样。所以在战场上,大部分人的优先选择还是使用普通弓箭。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中,为何曹操不使用火箭攻击?

那么影视剧中为什么有那么多使用引火箭的桥段呢?比如经典电影《勇敢的心》、《角斗士》,以及去年很火的电影《刺杀小说家》中,使用引火箭的镜头就比比即是。这就不能不说是导演美学的需要了。试想一下,在黑沉沉的天空下,一支支引火箭带出一条条火炼,那是何等的壮观!但在真正的战争中,实用主义的意义要远大于视觉效果。所以在黑火药被发明之后,引火箭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也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