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太苦了。穿不暖,吃不饱,那时候我们几乎天天都有人牺牲。和我一起从江宁出来当兵的有30多人,结果一个星期下来,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在自己的晚年,战斗英雄陈宝富在谈及自己当新四军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到了动情处,这位老英雄潸然泪下。那段战斗的岁月,确实也有激情四射的瞬间,但带给英雄的,却更多的是战友离去的悲凉。不过,也有成就感。除了赶走了小鬼子之外,最令陈宝富欣慰的,是他亲手将两个人拯救出了伪军的泥潭,让他们成为了英雄。
陈宝富在1917年,出生在南京下辖的江宁县。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渔米之乡,但是陈宝富却是这里最为贫困的人员之一。他跟着母亲和哥哥辛苦度日,没念过书也没有饱饭吃。到了21岁时,他仍然只是一个放牛娃,身无分文。
1937年底,日军在南京展开了大屠杀,数十万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遇难。这场灾难,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浪潮。不久之后,新四军成军,开始在民间招募士兵。虽然新四军给不出国民党部队那样优厚的待遇,但他们真心抗日,因此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戴,战士们的温饱问题,也算是能勉强解决。
真心抗日加上能吃上饭,这对一些寒家子弟来说已经够了。于是,在新四军路过江宁时,正在放牛的陈宝富没和母亲和哥哥商量,抛下地主家的牛,直接跟着几个乡亲就参了军。
在当时,参加新四军其实并不美好,由于武器稀缺,很多新入伍的战士连枪都没有,只能是揣上两颗手榴弹,拿上一杆红缨枪,就这样和敌人战斗。陈宝富很幸运,分到了一杆老旧的汉阳造步枪。但是,子弹却没有几发。陈宝富对枪和子弹爱如珍宝,不敢轻易使用。
两个月后,陈宝富参加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场战斗。被包围的敌人倚仗着火力优势,不断对新四军进行反扑。多少年后,陈宝富仍然感叹说:“敌人的炮弹比我们的子弹还多。”
为了节约弹药,陈宝富每次开枪,瞄准都特别仔细。由于太过专心,他没有发现,已经有一批鬼子从侧翼冲入了自己的阵地。一把刺刀,斜着扎入了陈宝富的胸膛。陈宝富吃惊之下,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卸下枪上的刺刀,一刀就杀死了眼前的敌人。不过,他也因为这一击用力过猛,耗光了力气,当场昏了过去。
等他再次醒来时,已经在后方的野战医院里了。此时,他听说了一个让人伤心的消息:他的连队,一个有176人的加强连,现在还活着的仅剩下了三个人。不过,陈宝富在这一战中表现出色,一人单杀了6个鬼子。
陈宝富在之后重返战场,不断积累经验,杀敌技能更上层楼。到了1942年,他已经成为了新四军某部九连的连长,手下有一个157人的加强团。但是,战斗的残酷,仍然在不停上演。
有一次,他接到命令,去参加围歼日本独立混成第12旅团的战斗。独立混成第12旅团,也称为南浦旅团,是个战斗力强悍的著名部队。为了完成这次围歼,新四军也算是倾尽全力,派出了数倍于敌人的部队。为了胜利,新四军战士们几乎是用自己的生命,硬扛敌人的凶猛火力。最终,以自身损失三分之一还多的代价,换来了消灭敌人的胜利。敌人的两个高级指挥官,一个被当场击毙,另一个则在一条小河边剖腹自杀。
多少年后,陈宝富谈起这场胜利,脸上却没有笑容。他经常回忆自己的战友说:“我们感情深啊,他们救过我的命,我也救过他们的命......。”一边说,他的眼泪一边流。
不过,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一件让陈宝富充满成就感的事。那是在伏击南浦旅团之后,部队里的复仇情绪非常严重,甚至一些指挥员也是如此。有一次,陈宝富抓到了两个二十岁上下的伪军,将他们押送到团部。团长和政委恨透了这些为虎作伥的人,当即就决定枪毙二人。
陈宝富听说此事后,马上赶到团部,把军帽往桌子上一甩,大声说道:“这么年轻的两个娃儿,你们杀他干啥?还要不要俘虏政策了?咱们不是规定,愿意留下来干革命的就留下,不愿意留下的就放走吗?你们要是这么做,我就不干了。”
团长和政委这时候,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悖纪律,于是将两个伪军带了回来,安排他们进入9连,直接在陈宝富的手下作战。二人知道,自己的命是这个连长救回来的,都对他感恩戴德。
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新四军的牺牲开始变大,战斗员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而那些投降的伪军,也就成了能立刻补充的一股力量。在1942-1943年间,新四军中吸收了大量的伪军。这确实让部队的战斗力有了一定提升,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这帮伪军,没有经过非常严格的政治学习,大部分人也没有信仰,随时可能发生动摇。
在9连,就有这么几个伪军。他们在鬼子手下胡作非为惯了,根本受不了新四军的纪律,没来几天就想跑。但是,他们又很担心陈宝富,知道有他在,自己的计划不可能成功。几个人丧心病狂,居然准备策划杀死陈宝富。
不过,这帮伪军也知道,光凭自己几个人,不可能达到目的,于是就去找其他伪军出身的人商量。结果,他们找到了那两个被陈宝富救下的伪军,想要让他们帮忙下手。而此时,二人都把陈宝富当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完全不同意其他人的计划。非但如此,他们还将这些伪军的情况报告了上去。
陈宝富得知情况后,没有去做“杀一儆百”的事,而是将那些想杀他的伪军集合起来,推心置腹地和他们谈话。最终,这些伪军不仅没有离开,还全部成为了意志坚定的新四军战士。这之后,陈宝富继续加强军队的思想建设。从此一直到抗战胜利,他的队伍中没有发生过一起逃兵事件。至于那两个被他救下的两个战士,后来一个在抗战中牺牲,一个在解放战争中负重伤,两个人都成了英雄。
此后,陈宝富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他立下了无数的战功,军功章和立功证书得有几十份。他被评为全国首届一级战斗英模,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而这些荣誉,都是他用自己的伤痛换来的。整整参军16年,他仅仅算是重伤的话,就有17次,包括抗战时期6次、解放战争5次,朝鲜战争6次。他的身上,有无数战争留下的印记,甚至在体内还有固定的钢板。但是,他最终还是活了下来。
1953,陈宝富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此时,他的母亲因为思念儿子,已经哭瞎了双眼。陈宝富也抱着母亲大哭了起来,说着自己未能尽孝。后来他许下心愿,去世后要和母亲葬在一起。
后来,陈宝富离开部队,去了苏州的干休所工作。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不管做什么,都要全心全意地想着人民。淮海战役的时候,像陈毅元帅讲的那样,我们的胜利,就是人民推小车推出来的。八年抗战的艰苦,也是人民帮助我们扛过来的。我们打仗是为了人民,如今做什么也要为了人民。不要搞花架子,钱要用在刀刃上,请客吃饭什么的,能少花钱就少花钱,能少点一个菜就少点一个菜。能为人民多做一件实事,也是好的。”他的这种愿望,是老一辈革命家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