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新闻让人听着揪心:据统计,北京市的大龄剩女已经达到了80万!这就意味着本就失衡的男女比例,仍然有统计之外的恶化趋势。等到中国80后进入老龄化之后,现存的人口红利将会失效,低人口出生率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一大因素。其实,这种问题并非中国一地的问题,我们周边的国家,日本已经彻底陷入老龄化,俄罗斯人口持续负增长,美国虽然依靠移民政策对冲了一部分人口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低速发展,失去吸引力的美利坚也很有可能面临严重的人口结构问题。现在,整个世界都要面对女性因种种原因无法结婚生子的问题。但其实在古代中国的宋朝,这个问题也已经出现过了,很多女性过了适婚年龄仍然无法结婚生子。当时的人口规模比现在小得多,所以低生育率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更为严重。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就来解说一下。
无数大妈关心这子女的婚姻问题
宋朝大龄剩女问题的第一个形成原因:经济发达带来的选择困难
北宋时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巅峰时期。当时由于活跃的对外贸易,让宋朝在工商业、金融业、手工制造业以及城市经济发展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很多百姓生活的都很滋润。据称,当时首都汴梁的餐饮服务业非常发达,大部分人都选择在外用餐,家里基本不起火做饭。尤其是那些有些积蓄的世家大族,家中更是豪奢,从来不会为生计发愁。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经济发达的缩影
旧社会有句话:嫁汉嫁汉,为的是穿衣吃饭。现在既然穿衣吃饭问题解决了,是不是嫁汉就不那么紧迫了。那什么更紧迫?当然是门第了。从五代以后,中国的门阀制度被彻底破坏,科举制度被逐渐完善,寒门子弟可以通过科举做官,改善门庭。可是女人没有做官的资格,女儿多的人家如果想要改善门庭,就只能靠嫁人了。而已经是高门大户的人家要想保持家运不衰,最简单的方法也是嫁女儿。于是,宋朝时候就出现了一个现在看起来十分奇葩的婚姻风俗——榜下捉婿。
所谓"榜下捉婿",即在科举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全家出动,在榜下静候,一旦发现有人喜形于色,立刻就上前拉住,不问其家世背景和阴阳八字,想法设法的要让他给自己家做女婿。由于手段比较粗鲁,简直形同少数民族的“抢亲”,因此在民间便称其"捉婿"。这种婚俗滑稽不羁,闹过很多笑话,因此宋人笔记对"榜下捉婿"多有涉及。
每次发榜,几人欢喜几人愁
这其中有两个典型的笑话:曾有一个新及第的年轻举人,体貌不凡,被一权势之家看中,其家便派出十多个家丁,生拉硬拽的将青年拉到家中。不多时,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来到青年面前,问道:"我只有一个女儿,长得并不丑陋,愿意嫁与公子为妻,不知可否?"此青年深鞠一躬,说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但是这事儿我一个人决定不了,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围观众人见状哄堂大笑;还曾经有一个叫韩南老的人,考中了进士,很快便有人来向他提亲,他并未推辞,而是作了一首绝句"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呵呵,七十三的老人还被姑娘家主动提亲,这笑话闹得有点儿大。
但是,科举本身已经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成功的已是凤毛麟角。在从中选择未曾婚配的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很多没能“捉”到良婿的人家如果不想让女儿随便嫁人,那就只能再等下一榜,如果还没捉到再等、再等……于是等来等去,姑娘红颜已老,只能遗憾的孤独终生。
宋朝的这一情况,与现在社会很像。据调查,北京的80万“剩女”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社会精英,她们依靠自己就可以过得很好。在她们眼里,婚姻不是扶持,而是加持,必须要能让自己在各方面都能更上层楼。所以她们的婚姻就不会将就,如果找不到和自己各方面都匹配的人,她们宁可单身。但是一山望着一山高,总有更成功的人让她们向往,于是她们也都往往将自己的归宿寄希望于“下一段感情”。这种等待,类似“榜下捉婿”,但是却更为虚无缥缈。如此她们等来等去,自己就被剩下了。
宋朝大龄剩女问题的第一个形成原因:嫁妆太高
宋朝人嫁女的嫁妆数量是十分惊人的。嫁妆是女方家给男方家的陪嫁,在古代社会,家中的财产权决定了一个人的地位(现在也是如此)。尤其婚配之后,女子要住在男方家中,并成为其家族预备的当家人,未来很有可能执掌家庭财政大权。这就难免会让男方家庭的原本当家的人(一般为其母亲)心中不爽,困扰中国封建社会多年的婆媳关系就是这么出现的。所以,如果女子出嫁时,没有一笔丰厚的嫁妆来巩固家庭地位的话,很容易让夫家人欺负。
宋朝时嫁女的嫁妆远比现在丰厚
而另一方面,由于宋初之时,国家发布规定,陪嫁嫁妆属于女子个人的,就算离婚后,这些嫁妆也可以全部退回。离婚后的女子,可以选择再嫁他人,前夫不得干涉。所以嫁女之家不怕婚变之后财产受损,更是放心大胆的为女儿置办嫁妆。于是这种奢靡之风渐渐盛行,嫁妆成为了嫁女儿的巨大阻碍。
这其中,也有几个很典型的例子:南宋初年,四川一位名叫侯可的县令做过一次人口调查,竟然发现自己辖区境内,有多达几百个过了适婚年龄仍然未嫁的剩女。一问她们未能出嫁的原因,都是因为出不起嫁妆钱。有些老百姓为了给女儿凑嫁妆钱,从女儿出生就开始积攒,如果到时候还凑不够,就只能卖房卖地,让家庭走向破产。鉴于此,很多穷苦人家干脆就不嫁女儿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也曾为女儿的嫁妆发愁。他为了凑一笔丰厚的嫁妆,甚至卖掉了他在河南置办的一块良田。事后他在日记中曾经透露,此次嫁女差点让自己倾家荡产了!而这笔嫁妆到底多少呢?九千四百缗钱!相当于一个中下层贩夫走卒100多年的收入!
宋朝的三苏,是中国古代读书家族的典范
想想现在的社会,和宋朝的情况恰恰相反,男方付出的“彩礼”钱有时候成为了婚姻的阻碍。很多媒体平台上,都会看到女方索要天价彩礼,结果导致男女双方劳燕分飞的报道。另外在某些地区,天价彩礼甚至成为了一种短期贷款的形式,让两个家庭都无端的背上债务。
其实不管是嫁妆还是彩礼,都应该有一个度。现代婚姻是以感情为基础的,不是以财产为基础的,古代的婚姻制度已经不适用于现在,所以现在的婚俗也需要与时俱进。再说婚姻不是买卖,双方相爱的程度也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纵然日后的生活需要几两碎银,也应该是来自于双方的共同努力。
如今不但中国,整个世界的婚姻情况都不是很乐观。低婚配、低生育的怪圈已经影响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很显然,面对已经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婚姻选择权的妇女,老的婚姻制度和风俗已经有些过时。但是,国家的发展需要人口,社会和的稳定也需要婚姻,如何解决个性自由和家庭生活的矛盾,将是摆在全世界社会学家面前的艰巨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