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史圈里有个新的热点:讨论热播剧《上阳赋》中,每个角色的历史原型。这部剧虽然朝代名称和人员名字都是后来杜撰的,但是却有着非常浓烈的东晋味道。既然如此,那狡黠纯洁、敢爱敢恨的上阳郡主王儇,她的历史原型是谁呢?笔者觉得,应该是陈郡谢氏的传奇女子:谢道韫。
熟读诗书,咏絮之才
谢道韫是安西将军谢奕的长女,叔父就是淝水之战中那位稳坐钓鱼台的东山宰相谢安。谢安很重视子侄辈的教育,经常亲自教习。一次,谢安询问谢道韫:“《诗经》中,哪一句最好?”谢道韫答道:"诗经三百篇,最好的一句便是《大雅·嵩高篇》中’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这一句。 "谢安对这个回答很满意,非常赞赏侄女。
还有一次,东山附近下起了雪。谢安突然来了雅兴,对面前的侄子侄女说道:“你们看,这个雪像什么?”他的另一位侄子谢郎看看天空,说道:“散盐空中差可拟。”这个回答实在是让人有些发笑。虽然江南的雪,肯定是细如沙粒的,说是“撒盐”,形象上有些相似。但是在意境上可就差得太远了。而一旁的谢道韫则回答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此言一出,谢安顿感欣慰。自己牺牲了在官场上的前途,专心教育下一代,现在总算是有了个让人满意的学生了。
后来谢安再入仕途,成为东晋的首席大臣,并且和侄子谢玄一起组建了北府军,将已经统一北方的前秦天王苻坚打得大败。这个时候,他显然已经放下了自己“家庭教师”的身份。而谢道韫则继续精进,后来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女诗人,与东汉的班昭、三国的蔡文姬并称于世。
虽然在《上阳赋》中,没有表现出上阳郡主有什么文采,但是两人灵动、灵活的思维却是如出一辙。上阳郡主看人不分门第,谢道韫咏物不拘泥于形势,也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遗憾的婚姻——本来该嫁的,和最终嫁的,和可能心仪的,是三个不同的人。
谢道韫的婚姻状况,至少在一开始,和剧中的上阳郡主很相似。历史上确实有亲兄弟三人,和她或多或少的有些感情纠葛。而且更为相似的是,她们最终嫁的,都不是心仪之人。
和剧中王谢两家明争暗斗不同,东晋时,他们两家大多时候是携手并进的,任何一家在朝中得势,都不会忘了提携另一家。这也是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可以并称江南两大氏族的原因。当然,这种同盟关系是必须要时时维系的,维系的最好手段自然就是联姻。谢家的女儿在成年后嫁到王家,在当时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轮到谢道韫出嫁时,王家的家主是著名的书圣王羲之,他有七个儿子可供谢家选择,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个人:王徽之、王凝之、王献之。而主持这场嫁娶的,自然是谢家的家主谢安。
按说,谢安的首选应该是王徽之。王徽之是长子,相貌英俊,才学过人,应该是个让人看好的绩优股。但是,王徽之却是个放浪随性的“行为艺术家”,待人接物讲究的是“乘兴而聚,兴尽即散”。如果两人成婚,哪天王徽之突然觉得没了兴致,将谢道韫扔在脑后另寻新欢,岂不是害了她一生?王徽之于是出局。
后来的事实证明,谢安的眼光没错。王徽之的一生放旷,对官位、朋友、家庭的态度都是随性。刚刚入仕之时,连自己当的什么官都懒得管,事情自然也没怎么管过。晚年更是索性辞官不干,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隐居。在弟弟的丧礼上,他前一秒还没有悲伤的表情,后一秒就因悲伤过度而晕厥,情绪转变之快让人匪夷所思。至于他的婚姻状况,史书上没有记载,可见其状况堪忧。
王徽之不行,那顺位下来,谢安就得选择王凝之了。王凝之是那种典型的中庸之人,身上没啥亮点,但是缺点也不多。这样的人,往往比较老实稳定,对婚姻也往往会比较忠诚。谢安认为他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就把侄女嫁给了王凝之。
可是谢道韫对婚姻的向往就不是一个“稳定”就可以解决的了。她心目中的夫君,应该是文采风流、指点江山的那种。至少,在才学和见识上不能比自己差。可是谢大才女才高八斗,想要和她在学识上平起平坐,全天下也没几个这样的人啊。所以婚后,谢道韫很看不起自己的丈夫。一次,她回到娘家,脸色很不好看。叔父问她:“王凝之这个人不坏啊,可我怎么看你很讨厌他呢?”谢道韫回答道:“叔父您看看,我们谢家有您,有我那几个兄弟谢韶、谢朗、谢玄、谢川,哪个都是大才。可偏偏天地间竟有王凝之这样的窝囊废!”此时正是谢家人才爆棚的时期,用这几个人来压王凝之,还真是有点儿难为人了。
王凝之的悲哀,是谢道韫嫁过来的时候,家里还有个弟弟王献之。王献之算是王羲之在书法上的衣钵传人,是天下闻名的书法家。他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很早就被谢安看好。可能是因为年龄关系,让他错过了和谢道韫的一段姻缘。可是,这个嫂子似乎很重视这个小叔子,有时会表现出一种格外的关切。《晋书》中就曾经记载,一次王献之和客人讨论玄学,渐渐处于下风。此时,谢道韫不知道哪里得到的消息,让自己的婢女对王献之说:“欲为小郎解围。”然后自设幔帐,沿着王献之的思路与客人辩论起来,并最终大胜。
很难说,谢道韫与王献之中间是否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王献之一生钟情自己的夫人郗道茂,后来又吸引了当朝的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心中恐怕没有嫂夫人谢道韫的位置。但是,如果一开始二人就在一起,谢道韫是否会感觉更幸福一些呢?这个恐怕就只能当做一个八卦谈资,留待茶余饭后了。
孤身面对贼寇,以勇敢保全外孙
电视剧中,上阳郡主通过朝廷倾轧的磨砺,最终成长为一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巾帼豪杰。历史上的谢道韫,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
虽然婚姻不如意,但是谢道韫仍然和王凝之相濡以沫了几十年。这期间,可能这位才女最终选择了认命,踏踏实实地开始过日子了。她和自己原本瞧不上的丈夫共生了四子一女,也算是对得起王家了。
此时的东晋王朝即将迎来了。公元397年,晋安帝司马德宗被扶上大位,成了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手中的傀儡。同一时间,民间的武装暴动也是此起彼伏,以孙恩、卢循为首的起义军在浙东一代非常活跃,已经开始威胁到了王、谢两家的生存。
公元399年,孙恩起义的战火已经烧到了会稽郡。此时正在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想不到应对之策,闭门祈祷上天道祖,希望神明可以保佑百姓和自己。妻子谢道韫觉得这不是办法,就劝谏了丈夫几次,王凝之却不加理睬。谢道韫只好自己出头,招募了数百名家丁,天天加以训练。
不几天,孙恩的大军杀入了会稽城,正在拜神的王凝之当然难逃一死,他的子女也都成了战争的牺牲品。谢道韫此时却表现得非常勇敢,手持兵器带着家中的女眷奋起杀贼。孙恩军有几十万之多,双方实力是在相差太大,最终谢道韫被俘。此时,她的怀中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怕起义军对孩子不利,便对孙恩厉声喊道:"这是王家的事,和别的家族无关,要杀这个孩子,就先杀了我。"
孙恩早就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奇女子,今日一见她如此勇敢,心中敬仰。孙恩没杀谢道韫和刘涛,放了她们一条生路。孙恩兵退走后,谢道韫寡居会稽,从此安心居家,闲暇时靠写诗著文打发时间,过上了平静的隐士生活。
谢道韫算得上是东晋第一女。虽然才华上有别人能够和她比肩,但是论起综合实力来,她确实是傲视群芳。在那个混乱的东晋,能出现这样一位奇女子,算是给灰色的年代增加了一抹亮色。只是她一个人的才华拯救不了整个国家,东晋在孙恩之乱后不久,就被另一个氏族桓玄篡了江山。公元420年,随着刘裕蹬上皇位,晋朝彻底走进了历史的故纸堆。谢道韫也就成了一个永远的传说,被后世之人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