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它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在所有华人心中都有着极重要的位置。也正因为此,很多古代文人也为了应景中秋,写作了大量优美的的诗词。其中笔者认为,最著名的是一诗一词:诗是李商隐的《嫦娥》,词则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暨著名的《明月几时有》)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诗表面是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但实际抒发的是诗人孤单自伤之情。前两句主要是描写想象中月宫的室内、室外环境,渲染一种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诗人对自己长久以来被官场冷落的伤怀之情;后两句则是体现作者在身处逆境所感觉到的孤独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话说李商隐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大中三年,唐宣宗李忱开始大刀阔斧将王朝带回正轨的时期。此时的他,已经结束了困扰唐朝几十年的牛李党争,并且用尽办法来防止党争的继续出现。而李商隐,也被视为党争成员,遭到了无端的政治打压。
李商隐的仕途很不顺利,这与他尴尬的身份分不开。首先他的老师是令狐楚,此人是标准的“牛党”;而他的岳父王元茂,则是“李党”成员。因此,在牛党眼中,李商隐成了李党,而在李党眼中,李商隐则是牛党。双重政治身份给他带来了很大麻烦,两党之人都不当他是自己人,所以他在官场上就很难升迁。后来好不容易熬到了李党党魁李德裕主政,他很欣赏李商隐,准备提拔他,可是无奈的是,这位诗人却又因为母丧不得不回家守孝,错失机会。此后的政治生活中,李商隐一直未能有什么突破。到了唐宣宗大中年间,他已经心灰意冷,到了只求一碗安生饭吃的地步。
大中一年,李商隐随李党人员郑亚一起去桂林赴任,可是一年后郑亚就病死了,他只能回到京城找机会。不久,他通过考试得到了一个县尉的职位,不过很快又被平调回了京城,前程仍然没有起色。大中三年的中秋,李商隐感怀自己的遭遇,也想念自己的家人,于是写下了《嫦娥》一诗,以抒发自己的感伤。
这之后,李商隐曾经迎来了一个官场生涯的小高潮,分别在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和西川节度使柳仲郢手下任职,但是也没有熬出来。大中九年,这位诗人得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后来被免职,于大中十三年,与唐宣宗先后离开人世。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知名度比李商隐的《嫦娥》要大得多。词的上半阙以向青天发问开始,写出自己虽然清楚官场高层的荣耀,却也对那种高压的生活不敢向往;下半阙则是以月亮引出对亲人的思念,并且以旷达的态度表达了对他们的祝福。通篇看下来,整首词都有一种超然物外、宠辱不惊的感觉,读起来让人心情舒畅。
苏轼创作这首佳作的时间,是在北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之前,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苏轼作为保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下放到了密州(今山东诸城)作知州。此时是他官场人生的一个小的低潮期,此时他虽然身在江湖,却仍对前途有所寄望。
苏轼的官场起点是很高的。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进京赶考,一出手就以清新脱俗的文风震惊了主考官欧阳修,认为他的文学成就日后必然独步天下。嘉佑六年,苏轼又在制科考试中通过,被称为“百年第一”,连宋仁宗都认为他是日后的宰相。只可惜,父亲苏洵去世,苏轼苏辙兄弟只能回家守孝。三年之后,他们再回朝廷,却一头撞上了王安石的变法。
王安石变法,历史上毁誉参半,里边的一些条款确实影响了文人士大夫的利益。苏轼此时正是在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阶段,便自己扛起了守旧派的大旗,不断上书抨击新政。王安石自然容不下他,便让人在皇帝面前说他的不是。苏轼于是自请出京,开始了将近十年的外放生涯。从熙宁四年到元丰二年的十年间,他分别在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任知州。在这一阶段,他与百姓密切接触,对新政的看法逐渐发生了改变,人生的境界也有了新的提升。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苏轼在熙宁九年的中秋之夜,与人一起饮酒赏月,通宵达旦。酒酣耳热后,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弟弟苏辙,心中激荡,便写了这篇千古名作。难得的是,这首词表达的虽然满是对亲人的祝福,却没有沉浸在对离别之苦的刻画上,与很多别的作品比起来,显得更加鹤立鸡群。
只不过,苏轼的首词没有给他带来好的运气。元丰二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险些被打击致死。后来虽然保住性命,但是苏轼却被贬谪黄州。此后宦海沉浮,苏轼几次起落,终于被证明无法适应朝廷生活,在常州、颍州、惠州、儋州等地不断过着贬谪的生活。在此期间,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尽量发掘出人生中的快乐。不断的挫折,没有击倒这位文豪,反倒让他变得宠辱不惊,哲学境界不断提升。他的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让他在中国的文人中独树一帜,也深刻地影响了他附近的百姓,进而影响了整个世界。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常州病逝,享年六十五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苏轼仍然保持了洒脱、乐观的态度,认为自己的死乃是往生西方,应该随缘快乐。
李商隐和苏轼,是两类文人的代表。李商隐一生仕途不顺,并且常年独自在外,心中难免落寞,因此作品中的悲凉之情也震撼人心。而苏轼生性豁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品中的温度自然也要更加温暖一些。然而不管是谁,在中秋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的对团圆的渴望都是一致的。中秋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