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淮海战役中,刘伯承催促陈士渠进攻黄维,陈士渠说:给我让一条路

During The Battle Of Huaihai, Liu Bocheng Urged Chen Shiqu To Attack Huang Wei. Chen Shiqu Said: Make Way For Me

2023-06-14 15:56

“司令员同志,请转告刘司令员,让他的部队撤一部分下来,清出一条主攻路线。现在这个时候,应该是我们上了!同时我希望,可以获得对这条主攻路线上所有部队的指挥权!”1948年12月12日,听着双堆集附近隆隆的炮声,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渠大声地对着话筒喊着。电话的另一头,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就在刚刚,有人狠狠地告了陈士渠一状。但是很显然,陈士渠并没有受到影响,仍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在控制整个战斗的走势。不久之后,他面前的敌人就要像遇到热水的雪一样烟消云散了。

淮海战役中,刘伯承催促陈士渠进攻黄维,陈士渠说:给我让一条路

1948年11月22日,国民党第七兵团在碾庄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劫灭,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得到消息后,从河南驻马店出发不就、正在执行救援任务的12兵团一下子没了行动目标,指挥官黄维审时度势之后,觉得应该度过会河,向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方向靠拢。渡河期间,他们受到了中原野战军四纵的阻击。在经历了一天的战斗之后,于11月24日进入南坪集。

11月24日,黄维开了一个作战会议,问问手下将校对下一步的行动有没有什么新想法。18军军长杨伯涛认为,此时再按照命令去宿县太危险,必须赶紧转向东南,急行军道固镇,与李、刘兵团会和。到了那里,部队就安全了。黄维举棋不定,迟迟下不了决心。一直拖到当天夜里,他才算做出了向固镇转移的部署。可是在行动时,又频频发生小意外,导致部队到了11月25日下午16时才开始行动。可没走几个小时,天就黑了下来,黄维不得不命令部队在双堆积宿营。

淮海战役中,刘伯承催促陈士渠进攻黄维,陈士渠说:给我让一条路

这一决定,要了12兵团的命!

中原野战军此前与12兵团几次交手,实际上不过是在“诱敌深入”之计。就在黄维在南坪集磨蹭的时候,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已经看出了黄维要往固镇转移的心思,马上调集手下的7个纵队,在其必经之路双堆积设伏。黄维进入包围圈之后,立刻枪声大作,中原野战军指战员从四面八方发起了猛攻。黄维此时还来不及做防御部署,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等到第二天早上,他才发现自己被包围在了在以双堆集为中心东西不足十公里,南北不到五公里的狭小地域内。

下一步怎么打?中央军委其实早已有了安排。此时,淮海战场上一共有国民党军的三个重兵集团:徐州方面的杜聿明集团、蚌埠方面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以及黄维的第12兵团。杜聿明集团下辖邱清泉、李弥两大兵团,实力强劲。想要吃掉他们,只能在南下的路上设伏;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大部分为杂牌军,而且战斗意志不坚定,保持观望状态。只有黄维兵团,是现在比较好消灭的,同时也是整个局面的重点所在。只有尽快吃掉他们,才可以迫使杜聿明集团从徐州南下撤退。如果围上几个月打不下来,那杜聿明就很有可能北上增援,形式将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淮海战役中,刘伯承催促陈士渠进攻黄维,陈士渠说:给我让一条路

但是吃掉12兵团,那还真是有些困难。老实说此时的中原野战军,还不具备吃掉敌人重兵集团的实力。

从账面上看,中野有7个纵队,相当于7个军,而黄维兵团只有3个军。但是,中野除了1纵和4纵拥有九个团的兵力,其他纵队只有6个团,而且每个团也并非满员。平均下来,中野的每个纵队只有16000人左右,总兵力12万人上下。而黄维的3个军,都是齐装满员的,甚至是加强的,总兵力也在12万。双方的兵力对比,中野丝毫不占优势。

其次是火力。中野在1947年挺近中原后,舍弃了大部分的重装备。后来他们的作战区域远离海岸线,也得不到东北方面兵工厂的支持,所以一直没有自己生产的重武器。虽然后来的战斗中,他们有所缴获,但是数量和质量都拿不上台面。整个野战军,仅有火炮不到10门,炮弹一百多发,甚至连重机枪的数量都有限。而全军上下轻武器的弹药,也是非常有限的。而反观黄维兵团,那可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火炮、坦克、飞机应有尽有。双方的火力对比,简直让人绝望。

淮海战役中,刘伯承催促陈士渠进攻黄维,陈士渠说:给我让一条路

也可能是看到了双方实力的差距,黄维的抵抗之心非常顽强。他不断组织以团为作战单位的冲锋队,用被称为“蹂躏战术”的自杀式攻击不断冲击包围圈!中野虽然有着防守的优势,但是损伤仍然不小。

这样的硬仗,当然不能让实力单薄的中野一个人扛着。团结一致夺取胜利,历来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正在休整的华东野战军,向兄弟部队伸出了援手。粟裕司令员一方面指示后勤部门:中原野战军要什么咱们给什么,全力支持!另一方面,命令参谋长陈士渠带领三个纵队,以及大量的重火力装备,驰援双堆积!

粟裕能一次派出三个纵队,也是下了血本。此时的他们既要轮流休整,也要注意围堵杜聿明集团,兵力本就捉衿见肘。粟裕还为了搞不清敌人的行动路线,着急的犯了头疼病。能一次拿出三个纵队将近8万人,是他的最大努力了。粟裕现在只有一个目标:迅速解决黄维兵团,逼着杜聿明向南走!

淮海战役中,刘伯承催促陈士渠进攻黄维,陈士渠说:给我让一条路

但是陈士渠带兵到了双堆集附近后,却并不着急参加战斗。这可急坏了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他看着每天自己的部下拿着轻武器向敌人冲锋,最后倒在敌人的重火力之下,心中十分不忍。他怒气冲冲的给粟裕打了个电话,劈头就是一句:“陈士渠在做什么?是想等到我们中野都打光了,他才进入战斗吗?”

粟裕马上致电陈士渠,没想到没容他说话,陈士渠抢先请战,说出了本文开头的那句话。

实际上,“当时孙武”刘伯承元帅,还真是冤枉了陈士渠。陈士渠早在出发前就说过,这次虽然是支援中野,但是华野的部队和火力必须集中使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直有力的拳头。否则将部队分散在各处,力量就弱了。

淮海战役中,刘伯承催促陈士渠进攻黄维,陈士渠说:给我让一条路

而且,中原野战军的指挥系统,当时很有可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否则也不至于刘伯承去找粟裕诉苦。两大野战军合力作战,指挥系统的顺畅是重中之重。在没有明确前方情况的时候,陈士渠也不可能贸然出手。而且,中野的战士们确实也勇敢,将进攻的方向堵得严严实实,确实没给陈士渠作战的空间。

刘伯承得到消息后,马上调整部署。但是,让谁让路谁又甘心呢?要知道按照解放军的原则,缴获的战利品是归属方式是谁得到的归谁。现在眼看拿下黄维之后就能把装备更新换代了,谁又肯退下了把机会让给别人呢?在权衡之后,刘伯承下了死命令,让六纵司令员王近山让路,并且将指挥权交给陈士渠。

淮海战役中,刘伯承催促陈士渠进攻黄维,陈士渠说:给我让一条路

终于,蛰伏多时的华东野战军出手了。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双堆集旁边的大王庄,在这里防守的正是杨伯涛手下的18军第33团!这个团素有“老虎团”之称,作战十分勇敢。所以华野的这一战,打得也是非常艰苦。在炮火准备之后,华野7纵57团和中野6纵46团联手发起进攻,一战就将敌人给推了出去。但是敌人随即在炮火的支援下发起反击,双方陷入拉锯战。33团总共发起了15次冲锋,甚至连汽车兵、伙夫都被推上了前线!华野方面也是十分顽强,连司令部警卫连都拼了上去。最后150个人上去,回来的只有17个。正是靠着这股顽强的意志,大王庄这个防御重点终于被突破。黄维见大势已去,化妆潜逃,结果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双堆集战役结束后,盘点战利品,中野的将士们乐开了花。这次可是发了洋财,共缴获火炮870门、坦克15辆、汽车300多辆!再加上堆积如山的枪支弹药,中野一下了富裕了起来。而陈士渠在临走前,将华野所缴获的所有战利品统统留给了中野,这成了一段军中佳话。

淮海战役中,刘伯承催促陈士渠进攻黄维,陈士渠说:给我让一条路

此战过后,徐州的杜聿明集团再也没有顾虑,专心南下,结果一头撞进了华野的包围圈。中野此时也前来助阵,两大野战军再次通力合作,最终解决了蒋介石在中国北方的最后一个重兵集团,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自此,中原格局大体确定,解放军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