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起宋朝,都有一个遗憾,就是汉唐时期著名的丝绸之路,在此时几乎断绝。后来虽然经过元朝的统一,河西走廊再次回到了中原王朝手中,但是物是人非,此时的中原皇帝却换成了蒙古人。直到明朝驱逐蒙古之后,河西地区才算是真正回到了汉人手中。这段历史中,明太祖朱元璋的一位开国大将居功至伟,此人便是邓愈。
初出茅庐
邓愈是安徽虹县人(今安徽泗县大路口乡大营村),原名叫邓友德,是家中次子。他的父亲名叫邓顺兴,因为轻财重义,被乡里人推举为团练。元朝末年,民间武装起义风起云涌,邓顺兴于是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至正十三年,邓顺兴在与元军作战时中箭身亡,由其长子邓友隆接替位置。可邓友隆身体不好,很快就病死了,带领队伍的重任于是就落到了邓友德身上。这一年,邓友德十六岁。
邓友德从小就勇武过人,也聪明绝顶,他的作战能力和组织能力都超过了父亲和兄长。很快,泗县、灵璧、盱眙等地的民间武装纷纷归附,邓友德的队伍很快就扩充到了万人以上。可是,这些地方武装良莠不齐,加上本地物资匮乏,邓友德纵使百战百胜,也依然摘不掉“县游击队大队长”的帽子。为了给自己和手下的兄弟们谋一条发展之路,邓友德带着自己的队伍投奔了滁州的朱元璋。
此时,朱元璋刚刚在滁州扎下脚跟,对邓友德的投奔非常高兴,让他做了自己一部的总管,并且赐名“邓愈”,以示亲近。
军事弄险
邓愈和朱元璋的其他大将一样,都有着打仗不要命、性格顽强、有勇有谋的共同特征。从至正十五年到至正二十四年的十年间,邓愈在江南战场为主公浴血疆场,先后击败了元朝集庆地区的民兵总帅陈野先、大将蛮子海牙、元朝南台御史福寿等人,并且在对垒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时发挥出色,开创了一方局面。
邓愈的军事生涯,一共有过两次非常惊险的经历。一次是在至正十七年,邓愈镇守徽州,结果湖南的苗帅杨完率兵十万前来突袭。此时徽州城内的士兵都被胡大海带走进攻婺源,邓愈身边的兵力很少,与敌人刚刚接触就出现了不利的征兆。邓愈急中生智,将城门大开,仿效诸葛亮玩儿起了“空城计”。这一下,蛮荒的杨完果然中计,不敢进城。同时,胡大海也得到了消息,立刻带兵返回。邓愈与他里应外合,大破杨完。
还有一次是在至正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之间的两次的洪都之战。至正二十二年,陈友谅的丞相胡廷瑞献出洪都,朱元璋派邓愈前去镇守,结果不想降将复叛,邓愈猝不及防,仅带领数十骑兵逃脱。一路上邓愈数次与敌人遭遇,仗着部下的忠勇才最终逃脱。后来朱元璋没有追究邓愈的责任,并在徐达收复洪都之后,继续让邓愈作为副将,辅佐自己的侄子朱文正镇守此地。
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再战洪都。这一次北汉势在必得,发动兵力六十万前来进攻。此时洪都城兵力处于绝对劣势,而且朱元璋此时正在安丰对付张士诚,短期内根本无法过来救援。于是邓愈与朱文正通力合作,凭借城池顽强抵抗。最艰险的时刻,洪都城的城墙破损了30余丈,邓愈亲自带人且战且筑,最终化险为夷。洪都之战是陈友谅与朱元璋决战的前哨战,朱文正和邓愈扛住了陈友谅85天的进攻,并且大量杀伤了敌军,为朱元璋的战略反击创造了条件。
严明军纪
邓愈的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其严明的军纪。他的手下降兵降将不少,因此军纪问题一直是隐忧,这帮兵痞们随时有可能因为贪图财物妇女而反叛。即使如此,邓愈对他们也毫不姑息。在攻占安福州之后,邓愈部下有士兵掳掠百姓。安福州治安官员潘枢立即去见了邓愈,并当面对此提出了批评。邓愈作为军事长官,根本不护短,立即下令将惊扰百姓的人斩首,并且将所抢劫的财物妇女还给百姓。
邓愈不仅对自己的士兵很严格,对别的将官也经常提出要求,哪怕这个人很不好惹。常遇春是明朝头号名将,攻击力超群,可就是手下的军纪让人堪忧。而且,常遇春的脾气暴躁,有时候连徐达的面子都不给。面对这么一个活阎王,邓愈仍然敢捋虎须。在做湖广行省平章之时,邓愈听说名将常遇春攻克襄阳,这让他有些担心,于是立刻给对方写信:“你驻守襄阳,可一定要注意谨守法度……你如果能做到爱加于民,法行于军,那附近的地方武装必然前来归附,情形就如同他们脱离虎口而找到慈母。我可是把你当成了我的长城,咱们一定要一起共同努力!”常遇春纵然阎王脾气,也对邓愈敬重有加,听从了他的意见,襄阳的百姓这才免了一场兵祸。
攻略西北
洪武元年,朱元璋大举北伐,邓愈作为偏师,转战山东、河南一带,配合徐达等人的大部队作战。平定中原后,朱元璋命邓愈平定江淮等地未归附的州县。这期间,邓愈多次击败蒙元守将,并且充分发挥了自己善于策反统战的能力。不到两年时间,唐州、南阳、均州(湖北丹江口)、商州、房州(今湖北房县)等地均归附明朝。
朱元璋非常满意邓愈的表现,封他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同参军国事,岁禄三千石,并颁给免死牌。同时,邓愈还被封为卫国公,成为了明朝的开国六公之一。
中原稳定之后,雄才大略的明太祖将眼光放到了帝国的西部。河西走廊地区自从五代乱世之后,被西夏、辽、金、蒙古等胡族分别控制,不仅失去了交通域外的作用,更是成为了国家的安全隐患。到了明朝洪武初年,中原的汉人武装力量再次崛起,而胡人的战斗力却陷入了低谷,这正是华夏收复河西的好时机!
洪武三年,朱元璋任命邓愈为征虏左副将军,协同徐达远征甘肃。此时,元朝最后的名将王保保,屯兵在车道岘(今甘肃定西县附近)一带,邓愈直接派军队在其营门之前设立栅栏,以减缓对方骑兵的冲击力。之后,邓愈的阵地不断前移,王保保被压缩到无法出兵,只能退走。邓愈于是追击,斩首2000级,俘获王爷公爵以下百余人,士兵8万多人,骆驼、马匹、辎重不计其数。同年八月,邓愈继续西进,攻克了河州(今甘肃临夏)、乌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诸部,招降吐蕃的各位酋长,并追击北元豫王至黄河,并在黑松林斩杀了元朝大将阿撒秃。此次西征,明朝大军深入甘肃西北数千里,将甘肃、四川、西藏的大部分地区全部纳入明朝版图。
洪武十年,吐蕃残部抢劫乌斯藏贡使,当地土司向明朝求援。这年农历四月,邓愈任征西将军,与副将军沐英一起征讨吐蕃。明军攻入入吐蕃腹地,追杀敌人至昆仑山,俘虏斩首万余,获马、牛、羊20余万匹,同时一路招降附近势力,开辟疆土数千里。今天中国的版图雏形,就是在这次西征中被确定的。
可是此次出兵,邓愈却在回军途中染病,明军到达寿春的时候,邓愈去世。朱元璋闻讯大哭,辍朝三日,并且亲迎灵柩祭奠。此后,邓愈又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并配享太庙。朱元璋还亲自选择墓地,将其安葬在南京雨花台。
虽然哀荣备至,但是邓愈的后人却没能保住富贵。在他死后,邓愈的长子邓镇袭封卫国公,后来又改封为申国公。邓镇本来也有军功,而且娶了李善长的外孙女为妻,应该算是上了政治双保险。可是到了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因为胡惟庸案获罪,被牵连灭族,邓镇也在九族之列,因此也被杀戮,同时爵位被削夺。弘治五年,皇帝感念功臣,便封邓镇侄曾孙邓炳为世袭锦衣卫指挥使。嘉靖十一年,邓炳之子邓继坤被嘉靖帝封为定远侯,从此,邓氏世袭爵位,直到明朝灭亡。只可惜,邓家的后人再也没能做出什么经天纬地的事业。
邓愈的名气,在明朝的开国六公中算是最小的,甚至不如傅友德等后来者。这可能与其主要经略国家湖广及西北部、远离更为显眼的中原战场有关系。可是,他的中国的历史贡献却一点都不小,可以说若没有邓愈,如今祖国的西北部未必会是现在的样子。邓愈的历史功绩,应该被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