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十天十夜也想不明白,尼赫鲁为什么要搞我们。”
1962年,当毛主席得知印度开始大规模侵占我国领土的时候,曾经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原本没有矛盾、本可以并肩而立的两个国家,居然发展到必须要兵戎相见的地步,实在是可悲可叹。
后面发生的事情,所有人都清楚。在解放军摧枯拉朽地反击之下,印度损失惨重,旅长被俘。但是,我军却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不但放弃了攻势,还将缴获的印度武器全部还给了对方。尤其是印度的军车,我军不仅全部归还,而且还粉刷一新,加满了燃油。难道是中国军队为了息事宁人,摆出了示弱的姿态吗?其实情况恰恰相反。
想要说明白这件事,还必须从中印两国的关系开始说起。
印度的独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件标志性大事。由于老牌的世界霸主英国已经日薄西山,完全不再具备控制印度的实力,结果导致了印度的反抗势力崛起。他们在圣雄甘地的带领下,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逼走了英国人。印度成功独立,并且迅速成为了世界发展中国家的领导者。
1949年,新中国即将成立之时,印度方面做出了友好的姿态。在解放军攻破南京城之前,蒋介石曾邀请印度大使潘尼迦和自己一起出逃,但是潘尼迦没有同意。他一直在使馆中等待解放军的到来,并且第一时间送上了印度人的善意。后来新中国成立,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一批承认我国、并且和我国建交的国家之一。
那时候的中印两国,关系异常紧密。新中国当时不被世界所承认,印度就成为了我国的传声筒,将新中国的态度和意见带向全世界。朝鲜战争开始后,中国警告美国不要过三八线,拒绝美国片面的所谓停战协议,这些话都是经印度传出去的。而中国也投桃报李,在1951年印度粮食紧张的时候,援助了对方66万吨粮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印两国之间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由于在朝鲜战争中击败了美国,新中国的崛起势头迅猛,这让原先的“老大哥”印度心中不爽。随着一些印度国内民粹主义的抬头,尼赫鲁决定为了选票,站在中国的对立面。
中印两国确实有着一些矛盾,那就是关于领土的争议。1914年,英国殖民者威廉·亨利·麦克马洪曾经私自划定过一条所谓的中印边境线“麦克马洪线”,这条线将原先中印的边界,从阿萨姆平原边缘,向中国的西藏方向推移了150公里。这是一条完全意义上的非法边界线,连英国人自己都没敢承认。而现在,尼赫鲁决定在这条线上做一些文章。
从1952年开始,尼赫鲁便开始频繁地对外单方面宣称,麦克马洪线就是中印边境线,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驻军属于“侵略”。对于这种说法,中国方面一方面予以驳斥,一方面希望开启关于领土的谈判。
谈判解决领土问题,一直是我国的明确立场。新中国和缅甸、尼泊尔和巴基斯坦都有领土争议,但是后来经过积极的外交协商,这些领土争议全都得到了解决。那么自然,用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中印的领土纠纷,当然也是最优解。
但是,尼赫鲁此时为了树立自己强硬领导人的形象,开始片面培养和迎合民粹主义,不肯与中国展开关于领土方面的任何谈判。在尼赫鲁的一系列宣传之下,印度民众陷入了一种对于领土的狂热当中,认为凡是有争议的领土,就是印度的,中国必须服从。而这种蛮横的态度,当然是中国不可能接受的。
不久之后,印度人便开始实现自己所谓的“前进策略”,既派遣小规模军队,强行进入中印边境的中国一方,建立哨所,并且赖在这里不走。此时如果中国军队使用武器驱赶印度人,印度人就会借题发挥,将挑起冲突的锅甩到中国一方。而中国方面,也有对付的办法,那就是切断印军补给线,用严苛的环境逼他们走。接连几年,双方就这样捉迷藏一般地互相试探,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然而,从1958年开始,情况却发生了变化。由于中苏的关系恶化,苏联转而扶持印度牵制我国。而美国想要报朝鲜战争的一箭之仇,也开始扶持印度和中国对抗。一时间,美国的金钱,苏联的武器,都接连不断地进入印度。印度的军备一下子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让他们有了底气,敢于正式对中国动手了。
1959年,印度分别在朗久和空喀山口挑起武装冲突。冲突规模不大,双方互有损失。但是,尼赫鲁却以此为借口,在世界上掀起舆论战,利用西藏问题和中印边境问题孤立中国。在美苏等国家的主导下,当时的中国陷入到了空前的孤独当中,明明自己才是受侵略一方,却有苦说不出。
为了争取和平,我国多次要求印度方面坐下来,大家协商解决领土争端。但印度方面始终态度蛮横,尼赫鲁更是不顾外交礼仪,对于出访的周总理不理不睬。一场战争,似乎是无法避免了。鉴于这种情况,中国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南疆军区司令员何家产分别在西藏、新疆两个方向做好了准备,应对可能的侵略。
时间来到了1961年的下半年,此时印度派出了自己所谓的“王牌”第四师,开始频繁骚扰边境地区,并且越界建立哨所,隔断我军哨所和后方的联系。几个月下来,印军侵占我国领土超过了四千平方公里。我军终于忍无可忍,在1962年10月20日,于克朗节地区发起反击。
开战之前,我军刘伯承元帅反复叮嘱前方部队,一定不能轻视印军。可谁知一打起来,大家才发现,看似强大的印军不过是纸老虎,其前锋部队很快被我军击溃,其旅长被俘,师长也险些成为俘虏。张国华不禁高呼:“真是没想到,印度军队连当初的国民党军都不如!”
第一阶段的作战,以我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在恢复了部分领土之后,我军没有继续追击,给和平解决问题留出了一线希望。
但是,印度人却认为,自己的失败是一个意外。11月中下旬,印军再次在弄瓦地区发动挑衅。这一次,解放军发动钳形攻势,完全复制了第一阶段作战的情景。最终,入侵之敌被全部击溃,解放大军随时可以南下进入印度。
此时的印度,从战前的嚣张,瞬间转变成了悲观。无数的印度人开始盛传“中国要来殖民我们了!”社会混乱不堪。然而最终,解放军没有南下,而是适可而止,遵循着原先的边境线中线原则,不跨入对方的领土半步。
这一仗,印度人完败,十个参战的旅被歼灭了三个,打残了三个,另外的四个,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被我军俘虏的印军人数,更是达到了将近四千人。
这四千人中,除了极个别的人之外,都是印度所谓的“低种姓”。在部队中,他们是最底层的受压迫者。 但是在解放军的战俘营里,他们却过上了比在本方更好的日子。
优待俘虏,是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在俘虏这些印军之后,我军后勤部门立即开始生火做饭,给他们送上了热腾腾的米饭馒头。一些肉类,甚至我军自己没吃,都要优先供给了他们。当时,我军给出了规定,要求对俘虏不杀害、不侮辱、不虐待、受伤给予治疗、生活给予照顾。其他的要求,如果不很过分,也会尽量满足。印军士兵哪里受过这样的优待,纷纷向中国士兵伸出了大拇指。
12月1日,解放军主动后撤,和印军脱离了接触。而印军已经被打得怕了,也不敢前进。一场战争,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接下来,双方经过了一些外交方面的斡旋,开始互相交换俘虏和战利品了。
实际上,所谓的互相交换,不过是我军单方面的释放而已。那些俘虏,最终全被交给了印度军方。一些军官,我军更是给予了特殊照顾,用专车将其送到中转点。
至于战利品的移交,更是彰显了我军指挥员的智慧。这一次被我军缴获的,共有四百多辆印军汽车。我军不仅将这些车辆全部整修一新,喷上了新油漆,还给每一辆车都加满了油。这种情况,放眼西方的战争史,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印度军方直接蒙圈,不知道中国人到底要干什么。
实际上,我军这么做,确实另有深意。首先,这并不是我军为了示弱,而是示强。我们就是要告诉印度人,我们这里物资充沛,完全有能力再打下去。如果印度人想打,我们随时奉陪。
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向印度方面表示出自己的大度和宽容,尽量唤醒对方的良心,让他们了解中国人爱好和平的天性。
第三个目的,就更直接了:给车加满油,就可以让他们直接开走,尽快地离开冲突范围,不要引起一些其他的意外情况。
最终,本次中印的边境战争到此为止。尼赫鲁在这场自己挑起的战争中输掉了一切,从此一蹶不振。两年之后,这位一手导演了民粹主义大戏的印度总理,黯然地离开了人世。
当初在胜利之后,毛主席曾坦言,这一战的胜利,给中国打出了三十年的和平。可从如今的情况看,这一战打出的和平年代,已经持续了六十年之久。在这期间,中国利用和平发展的机会,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起来。如今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不会再容许任何国家和个人的侵略。如果没人惹我们,中国也不会去侵略别人。我们渴望和平,更有能力去捍卫和平。不管谁将侵略的矛头伸入中国领土,等待他的就只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