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In 1957, 220,000 People Asked Chairman Mao To Write An Inscription For Dong Cunrui. The Chairman Said: Mr. Zhu's Inscription Is Better

2023-06-14 15:44

我代表隆化县的22万老百姓,请求主席给董存瑞烈士题字!

1957年,河北省承德市的冀兴坡来到北京,通过有关部门递交了一份请求报告。报告的第一句,就是上面的那句话。冀兴坡是专门负责董存瑞烈士陵园筹建工作的,此次向毛主席提出请求,确实是代表了隆化县的民意。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董存瑞烈士陵园

但是,这个看似很容易的请求,却迟迟没有得到主席的答复。冀兴坡在之后的两个月内不停地询问情况,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直到这一年的6月,当冀兴坡再次来京的时候,优抚司的邹司长郑重地将一张题字交给了他。冀兴坡接过一看,瞬间泪眼婆娑。他知道,虽然乡亲们交给自己的任务没有完成,但是手里的这张题字,也足以告慰烈士了。

那么冀兴坡看到的是什么呢?这张题字既然不是毛主席所写,那么又是谁的呢?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毛主席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儿童团走出来的抗日小英雄

董存瑞是河北怀来人,1929年出生。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也是贫寒出身,在幼年时期饱受了生活的疾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虽然日本人的铁蹄还未踏足董存瑞的家乡,但是那些退下了的国民党败兵,却着实吓了乡亲们一跳。这些士兵军纪涣散,四处劫掠财物,让村庄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损失。一时间,乡亲们分不清谁才是侵略者,只觉得乱世之中,人命不如草芥。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抗战时期的农村

但是很快,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就来了。这些兵军纪严明,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刚刚七八岁的董存瑞对这样的队伍非常向往,于是就经常去找战士们聊天。

此时,中共怀来县区委书记主任王平就住在董存瑞家附近。他待人和善,从来没有官架子,说起话来也总是客客气气的。他平时最喜欢干的,就是把村里的孩子组织起来,给他们讲革命故事。而董存瑞,就是他最忠实的听众。

后来,村子里成立了儿童团。认真负责、机智勇敢的董存瑞,当仁不让地成了团长。从此后,他天天拿着红缨枪在村口查路条,威风凛凛的,很有一些小将军的意思。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儿童团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已经很难在正面战场取得进展的日本人,把进攻的主要矛头指向了敌后。他们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接连发动了5次所谓“治安强化运动”,执行了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他们持续不断地扫荡之下,八路军根据地损失惨重。

有一天,鬼子又来扫荡。王平安排好坚壁清野后,就带人掩护乡亲们撤离。由于敌人的进攻太过猛烈,有一部分乡亲没能完全撤走,只能留下了暂时躲避。而王平,也和自己的队伍被打散了,被迫撤入了村子里。

王平刚一进村,便碰到了还未及撤走的董存瑞。董存瑞急中生智,让王平躲在一张破草席里,然后自己装作一个无知的小孩儿,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抗战时期的小孩子

不一会儿,一个汉奸翻译带着日本兵进了村。他们看到董存瑞在那里哭,以为他只是个没人要的孩子,便没有特别在意。其中一个鬼子,甚至还向董存瑞询问八路军的去向。

董存瑞虽然年纪小,却也明白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他胡乱给敌人指了一个方向,然后就继续在那里抹眼泪。结果这样一操作,敌人还真的就没有杀他。就这样,董存瑞靠着自己的机智,救了自己和王平的性命。

经此一事,王平觉得,这个孩子不一般,于是开始刻意培养他。在1945年7月,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并且很快就在战场上崭露头角。不过,此时抗战已经进入了尾声,董存瑞没有得到太多的发挥空间。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董存瑞参军剧照

隆化中学一战成名,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解放战争初期,大量的八路军战士进入东北,和国民党反动派争夺这块富饶的黑土地。董存瑞也是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东北野战军十一纵队的一员。

1948年,由于蒋介石集团内部的权力倾轧,东北的局势已经趋于明朗,解放的大势已经不可逆转。在这种情况下,十一纵为了锻炼部队,开展了一次“大练兵”。在这次运动中,董存瑞表现非常突出,因此成为了班长。这一年,他只有19岁。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东北野战军

董存瑞在所有的战斗技能中,最为擅长的就是爆破。靠着极其优秀的技巧,董存瑞不仅获得了不少荣誉和奖章,还获得了“模范爆破手”的称号。

不久之后,部队首长开始策划辽沈战役。只要这一仗能够顺利完成,东北全境就会尽为我军掌握,几十万的国民党重兵集团也会被全部消灭。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辽沈战役

但是,在华北的傅作义集团,却很可能成为东北战场的最大变数。一旦他的几十万部队从山海关一侧打开通道,进可以增援东北,退可以接应东北敌人撤离。到了那时候,东北虽然可保无虞,但是对全国战场的总体形势,是非常不利的。

为了彻底关闭华北和东北的连接大门,十一纵接到命令,先行解放能沟通两地的热河省。而解放热河的关键,则在于承德的隆化县。

而另一方面,傅作义作为一员沙场老将,也很明白热河的重要性。他早就在隆化地区建立起了严密的防御工事,准备阻挡解放军的进攻。这条防御线的中心,就放置在隆化中学。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傅作义

由于傅作义下手比较早,隆化防线上的碉堡都异常坚固,设置的位置也十分讲究。而解放军没有重炮,想要拔掉对方碉堡,只能使用最为简单的炸药包。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爆破兵前赴后继。因此战役开始阶段,解放军的进展并不快。

关键时刻,部队首长想到了“模范爆破手”董存瑞,于是火速将他调来了前线。之后自然而然,董存瑞成为了爆破组的组长。

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董存瑞连夜带着人去进行了火力侦察。他们在碉堡群外侧刻意制造出响动,吸引敌人开枪。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解放军火力侦察

敌人果然中计,在董存瑞的诱导下集体开火,而躲在一旁的董存瑞,也拿出了纸笔,将所有的碉堡位置,都在地图上做了标记。当晚回去之后,他在地图上做出了详细的爆破计划。

1948年5月25日凌晨,战斗正式打响。董存瑞带着爆破组队员,抱起数十个炸药包,在战友的掩护下不断向敌人的碉堡冲去。

由于早就清楚敌人碉堡的位置,所以爆破组的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不一会儿就拔掉了十几颗“钉子”,在隆化中学门前的广场上,清出了一条安全的通道。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隆化中学碉堡

然而,就在战士们高喊着口号,沿着通道前进的时候,东北方向的一座桥上,却突然掉下来几块砖头,接着便从桥体上伸出了一个黑黝黝的枪口,对着解放军战士就是一通扫射。由于事先没有准备,有十几个战士躲避不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原来,敌人早就已经将隆安中学外侧的一座小桥掏空,在其中设置了火力点。这个火力点是敌人最后的王牌,所以轻易不会开火。也因此,在前一天火力侦察的时候,董存瑞并没有发现它。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隆化中学碉堡

这个暗堡的位置非常特殊,对面几乎是毫无遮挡的一马平川,如果没有坦克一类的钢铁战车,连接近暗堡都很难。爆破组接连派出三名战士,都在敌人的强大火力之下功败垂成。

董存瑞看了看天色,心中越来越着急。他明白,马上就要总攻了,再拿不下桥型暗堡,部队的伤亡就会非常巨大。于是,他主动向连长请缨,想要自己亲自出马,炸掉这个敌人的暗堡。

此时,董存瑞已经接连冲锋了好几多次了,体力消耗十分巨大。连长不忍心让他继续犯险,所以迟迟没有同意。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董存瑞

董存瑞一看,急了,大喊道:“我是共产党员!连长,你就准许我去吧!

连长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只能点头同意。董存瑞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就带着副手郅顺义,一起跳出了掩体,向着桥型暗堡冲去。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敌人的火力也是越来越密集。董存瑞和郅顺义通过灵活的走位,一次次地躲过了致命的危险,向前前进。

在距离目标不足50米的时候,两人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掩体里。董存瑞命令郅顺义留在这里,掩护自己进行最后的冲锋。同时,如果自己牺牲了,那么郅顺义就要负起责任,炸掉敌人的碉堡。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郅顺义

交代之后,董存瑞冲出了掩体,以之字形走位,快速的向着碉堡移动了过去。在眼看就要接近目标的时候,董存瑞突然抖了一下,随即便摔在了地上。

他中弹了,一颗机枪的子弹贯穿了他的左腿。

后面的郅顺义心头一紧,就想马上冲出去接应董存瑞。但是突然间,他看到董存瑞就地一滚,成功的来到了桥下。

郅顺义暗暗地叫了一声好,而董存瑞则低声地说了一句:“糟糕”。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董存瑞画作

原来,桥型暗堡的支撑部分建在两侧的基座上,其本身处于一个悬空的状态,没有专业的夹具,根本不可能将炸药包固定在碉堡下面。而如果就把炸药包放在地上引爆,其威力又不足以毁灭碉堡。

董存瑞开始寻找工具,看能不能找到一根合适的木棍或者其他的东西,能帮着支撑炸药包。但是找了半天,却一无所获。

突然之间,一阵嘹亮的冲锋号声,在不远处响了起来。这是早就已经约好的信号,大部队马上就要发动总攻了。留给董存瑞的时间,还剩下不到两分钟!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冲锋号

此时,郅顺义看到,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贴在了桥型碉堡的底部,然后,他伸出自己的右手,毫不犹豫的拉燃了导火索。

郅顺义心如刀绞,立刻就想冲出去帮助董存瑞。而董存瑞一看他想动,立刻大喊一声:“卧倒!”郅顺义闻言,只能停下来,眼泪同时夺眶而出。

此时的董存瑞,眼睛坚定地看着远方,大喊了一声:“为了新中国,冲啊!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董存瑞画作

接下来,就是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敌人的桥型碉堡,在随着这一声巨响化为了一堆瓦砾。而董存瑞自己,也永远地与隆化的土地融为了一体。

这之后不久,后续部队沿着早已清理出来的通道冲入了隆化中学,进而成功的解放了隆化。但是胜利后,他们却没有感到丝毫的喜悦。战士们纷纷摘下帽子,向炸掉碉堡的英雄董存瑞致敬。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战斗胜利

英雄身后的哀荣

而此时,冀热察辽军区司令员程子华正好来到隆化城。他看到战士们的表情之后,意识到可能有什么特殊情况发生,于是赶紧询问是怎么回事。当郅顺义哭着向他讲述了董存瑞的壮烈之举后,程子华也红了眼眶。

回到驻地后,程子华赶紧召集宣传部门的同志开会,要求大力宣传董存瑞的英雄事迹。于是在1948年7月11日,冀察热辽军区的党报登载了名为《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董存瑞自我牺牲,使隆化战斗胜利完成》的文章。而程子华将军也亲自动笔,写下了《董存瑞同志永垂不朽》一文。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程子华将军

后来,随着全国的解放,董存瑞的英雄事迹被广泛传播。受到他的鼓舞,解放军战士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不断地创造着战场奇迹。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心中的英雄致敬。

1950年9月,在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不久之后,党的宣传部门又派出专人调查董存瑞的生平,并且编辑出版了《董存瑞的故事》。至此,董存瑞这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董存瑞的故事书籍

建国之后,隆化人民为了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修建一座烈士陵园。这座烈士陵园,后来被命名为“董存瑞烈士陵园”。但是,隆化的父老乡亲,在纪念英雄的时候,却总是觉得有些遗憾:这个意义非凡的陵园,缺少一个重量级的题字。

1956年,董存瑞烈士陵园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扩建。正在此时,隆化的老百姓听说了一个消息:毛主席在不久之前,为刘胡兰烈士题了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于是,乡亲们马上找到负责陵园扩建的冀兴坡,送上了一份22万人的请愿书,希望毛主席为董存瑞题字。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其实,毛主席给刘胡兰的题字,不能算是新作,而只能算是补写。最早的这八个字,是在1947年题写的。但是后来由于战争的关系,题字遗失了。为了不留遗憾,毛主席在1957年6月重新题写了这八个字,交给了刘胡兰的家乡父老。

隆化的老百姓不知道这里边的曲折的故事,只知道既然毛主席给刘胡兰题了字,就不能厚此薄彼,也要给董存瑞题字。

就这样,冀兴坡受乡亲们所托,来到北京,找到优抚司的邹司长,正式向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毛主席

优抚司对此事非常重视,很快就给隆化县调拨过去两块用于题字的大理石。但是,关于题字的内容,毛主席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邹司长也只能告诉冀兴坡,让他回去等消息。冀兴坡无奈,只能暂时回去。

两个月后,冀兴坡再次来找邹司长,询问事情的进展。而邹司长此时,则拿出了一张已经写好的题字交给了他。这也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冀兴坡打开题字,发现上面是八个大字“舍身为国,永垂不朽”,但落款却不是毛主席,而是朱德朱老总。瞬间,冀兴坡感觉到了一股悲凉,眼泪瞬间就控制不住了。虽然朱老总的分量也足够重,但是冀兴坡无法理解,毛主席为什么就是不给董存瑞题词呢?

1957年,22万百姓请毛主席为董存瑞题词,主席说:朱老总题词更好

朱德

邹司长看他居然哭了,赶紧和他解释:

老冀啊,毛主席说了,刘胡兰烈士的身份是群众,他给刘胡兰题词,从各方面来讲都是合适的。但是董存瑞烈士则是军人,那么自然是由朱老总来题字更为合适。别忘了,朱老总可是咱解放军的总司令啊。让他来题字,才能说明董存瑞是个好兵。这不仅是主席对朱老总的尊重,也是对董存瑞烈士的尊重。

经过解释,冀兴坡明白了主席的意思。于是,他拿着朱老总的题字回去,将其刻在了大理石上。从此后,董存瑞烈士陵园有了重量级的题字,变得更加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