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In 1946, Liu Bocheng And Deng Xiaoping Discovered A Strange Phenomenon: A Squad Killed 123 Enemies And Had Zero Casualties

2023-06-14 15:40

这个歼敌数据是不是有问题?杀敌123,自身零伤亡,他们怎么做到的?有的班可是只剩下班长了啊。

1946年10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拿着刚刚报上来的战役报告,感觉有些难以置信。在刚刚结束的巨野战役中,晋冀鲁豫野战军虽然取得了歼敌五千三百多人的战绩,但自身也伤亡了四千多人,伤亡比不算漂亮。不过,有一个班集体却显得非常特殊,他们歼敌数字达到了123人,自身却没有任何伤亡,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两位首长赶紧调查,看是不是有人报了虚假数字。结果一查不要紧,查出来了一个超级战斗英雄和超级班长。刘邓二位首长非常高兴,马上将此人的经验在全军推广。整个野战军的作战能力,因而获得了巨大的提升。这个超级英雄和超级班长是同一个人,他就是王克勤。

王克勤是安徽阜阳人,父母都是穷苦的佃农,靠着租地主家的三亩田地过活。平时一家人辛苦劳作,但是劳动所得往往难以获得温饱,这让王克勤的童年充满了泪水。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在他13岁的时候,一场悲剧降临在了王家人头上:此时地主以国民政府提高了税收为由,要提高地租,而且提升幅度还不小。王克勤的父亲算了一下,如果按照新地租,他们一家就没有活路了。他赶紧去找地主理论,可没想到地主却叫了一帮家丁,把王克勤的父亲一顿毒打。王家父亲回家之后,伤重难愈,最后竟然去世了。

父亲的死,对王克勤的触动极大,他开始明白,靠着对地主摇尾乞怜,最终是没有活路的。然而此时,革命的星火还没有点燃安徽。王克勤虽然有所觉醒,但毕竟人单势孤,最终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时间很快来到了1945年。这一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胜利了。但是,中国很快又被卷入了内战的阴云中。蒋介石手下的将领为了扩充军队,开始指使乡间的保长们去“抓壮丁”。在王克勤的家乡,也是如此。当地的保长手里拿着一根麻绳,看见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就捆。而当时25岁的王克勤,自然也没躲过这场灾祸,被抓进了高树勋的部队里当兵。

王克勤是家里的顶梁柱,养家有责,所以他根本不想当兵。在被抓壮丁之后,他曾经多次想要逃跑。但是每一次,他都会被抓回来,然后挨上一顿毒打。后来,他得到消息,他的母亲和弟弟,因为无法生活,离开家乡去要饭了,与所有人都失去了联系。王克勤伤心欲绝,对于国民党部队更加痛恨。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1945年10月,国民党将领马法五、高树勋,奉命去进攻位于邯郸的解放军,想要借此打开去北京、天津的通道。解放军奋起反击,不但顶住了马法五的进攻,还策反了高树勋,致使其起义。最终,解放军大获全胜,马法五被俘。而王克勤,自然也就成了一名起义的“解放战士”。

解放军十分注意对起义部队的改造,经常让人给王克勤等人讲课。王克勤第一次接触到了先进的革命思想,感觉犹如醍醐灌顶,以前想不明白的一切,现在都有了答案。于是,他非常光荣地加入了解放军,开始了自己的传奇故事。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1946年6月,解放战争正式爆发。而战斗技能优秀、思想学习认真的王克勤,也在战场上频频立功,这让他在所有的起义战士中十分突出。1946年9,他被正式任命为班长。

严格算起来,班长并不能算是个干部。但是,王克勤对自己的要求,却比一般的排长、连长都要高。他非常清楚底层民众和国民党士兵的思想,所以就创新性地开发出了一套名为“三大互助”的带兵方法,让部队的凝聚力提升迅速。

所谓的“三大互助”,就是思想、军事技术和生活上的互助。几乎每一次有补充兵进入班集体,王克勤都会事先将被褥和棉衣领出来,收拾好宿舍,以迎接新兵。如果新战士在生活上有什么不便,他也会积极帮忙。老战士们都笑谈,说王克勤迎接新兵,就想迎接新媳妇。王克勤听了,总是笑而不语。不过,每次新战士来了,都会因王克勤的行动而感动不已。在日后的相处中,新战士们的融合变得更快了。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后来为了方便老战士帮助新战士,王克勤还仿效解放区的生产互助组,发展出了班集体上的互助组。任何人有任何不便,都可以得到其他战友的帮忙。这让整个班集体的向心力更强,战斗意志也更加坚定。

除了生活上的帮助外,王克勤还鼓励战士们在技能上“互通有无”。如果你是一个神枪手,就帮助别人提高射击水平;如果是个神投手,便帮助别人提高投掷水平。王克勤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将自己所知的战场窍门,全和同志们分享。每个战士在这种互助氛围下,战斗技能的提升十分迅速。

在这套方法的作用下,班集体中每个人的缺点、短板都能得到有效地克服,而每个人的优点则会被持续放大。部队的精气神,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1946年10月,国民党第5军和整编第11师在攻占定陶、菏泽之后,开始沿着公路和潴水河南岸进攻。由于推进太快,一部分部队已经呈现孤军之势。刘伯承、邓小平商量之后,决定集中第3、第6、第7纵队,歼灭整编11师11旅。巨野战役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整编11师是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战斗力强悍。以当时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实力,集中三个纵队歼灭其一个旅,战斗也不能算轻松。而且由于情报不准,道路泥泞,各个部队未能完全到位。10月5日,7纵首先和敌人交上了火。但是由于后续部队未能跟进,7纵未能在夜里解决战斗。到了白天,敌人的火力优势开始显现,7纵只能退守张凤集、徐庄一带。而徐庄外围的一部分阵地 ,便交给了王克勤班来守护。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部队进入阵地时,还是黎明之前。王克勤此时显得镇定自若,他一边用短铁锹挖着战壕,一边对身边的战友们说:“同志们,赶紧挖,别怕麻烦别怕累。现在多流汗,一会儿咱们就能少流血。”在他的安排下,他们班不仅修完了主工事,还修建了预备工事和隐蔽工事,做好了万全的战前准备。

清晨时分,敌人的部队开始进攻。整编11师不愧是国民党军的王牌之一,火力确实了得,在步兵冲锋之前,大量的炮弹就飞了过来。徐庄外围的阵地,立刻陷入了一片火海。王克勤一看情况不对,便招呼大家向后方的隐蔽工事转移。有些战士没经历过这样的战阵,手忙脚乱,胡乱奔跑。王克勤一把拉住他,喊道:“注意观察落点。战场上一般不会有两颗炮弹落在同一个弹坑里,刚刚落过炮弹的地方相对安全。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在王克勤的指挥下,整个班十几个战士互帮互助,如同一个整体,往来穿梭于防御阵地和隐蔽工事之间,有效地杀伤着敌人。

国民党部队则是犹如一头蛮牛,总是用同样的战术往来冲锋。一旦步兵受阻就用大炮轰 ,大炮打完接着步兵冲,全无变化。逐渐地,王克勤也适应了敌人的进攻,开始指挥战士们从容地展开反击。在一个白天之内,敌人发起了十几次冲锋,打出了两千五百多枚炮弹,居然没有伤到王克勤班分毫。反而是王克勤班的反击,却屡屡得手,消灭了敌人123人。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黄昏时分,3纵、6纵和7纵的后续部队赶到,对敌人发起了全面反击。双方又激战了一天,整编11师第11旅三千余人,除了二百多人逃跑之外,其他都被解放军包了饺子。而另一方面,2纵也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阻击任务,消灭了敌人两千余人。这一战,首创了解放军成建制歼灭国民党部队的先例,意义十分重大。而很显然,徐庄、张凤集的防御战,是巨野战役胜利的关键。

客观地说,我军与国民党军,在火力上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歼灭敌人的同时,我军的损失也不小。有的班,除了班长全部阵亡,有的班甚至没有留下活人。相比起来,王克勤班0:123的数据,确实有些太过抢眼,也无怪乎刘邓首长会认为数据出错了。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在重新了解了王克勤班的情况后,刘伯承和邓小平才明白,原来自己的部队里还有这样的优秀班集体。刘伯承赶紧将王克勤叫来,和他深入地沟通了一次。在听王克勤叙述了“三大互助”系统之后,他赞赏地说:“你这样的优秀班长,就是拿敌人的一个旅来跟我换,我都不换。

后来,邓小平提出倡议,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全面推广“三大互助”。战士们纷纷结成互助小组,战斗技能和政治水平提升很快。后来王克勤在传授经验时,感叹地说:“以前都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我看来,则是‘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王克勤创造了歼敌232人、俘虏14人、先后9次立功的佳绩。他也因此被评为了“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为了更好地发挥他的作用,总部将王克勤从班长提升为排长。

在1947年的7月,刘邓大军开始横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在攻打定陶县城的时候,王克勤率领全排战士奋勇奋战,一举登上了县城北门的一段城墙。但就在此时,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身体。王克勤此时重伤不下火线,仍然指挥战斗。直到最后,他因失血过多而去世。

1946年,刘伯承邓小平发现奇特现象:一个班杀敌123,自身零伤亡

王克勤的牺牲,让刘邓首长,和十八旅旅长肖永银感觉损失重大。三位首长,以及晋冀鲁豫边区,都给王克勤发了唁电。同时他们还决定,将王克勤所在的排命名为“王克勤排”,以纪念这位英雄。

虽然王克勤已经逝去,但是他留下的财富却让后人受益良多。在他之后,“三大互助”成为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后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生存了下来,其中“三大互助”的功劳不小。相信在以后的岁月里,“三大互助”仍然会在人民军队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英雄王克勤的名字,也将永远为历史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