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歼12飞机设计完成后,为何没装备?和20年后的米格29有同样的问题

After The Design Of The J-12 Aircraft Is Completed, Why Is It Not Equipped? Same Problem As The MiG-29 20 Years Later

2023-06-14 15:50

嘿!咱们自己设计的飞机真帅气,这简直就是‘空中李向阳’啊!

1973年9月10日,叶剑英、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中央领导齐聚北京,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飞行表演。这次飞行表演对于新中国来讲,是划时代的。因为表演用的飞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没有沾一点外国元素的战斗机:歼12型飞机。领导们看着战鹰在空中做出各种技术动作,心中激动不已。叶剑英元帅更是脱口而出,说出了上面那句话。

歼12飞机设计完成后,为何没装备?和20年后的米格29有同样的问题

然而,正可谓“开局即巅峰”。歼12飞机的高光时刻转瞬即逝。这架完美达到所有设计要求、格斗性能异常优良的飞机,最终没能成为守护祖国蓝天的雄鹰。究竟为何会如此呢?

时间还要回到几十年前。

新中国建立后,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国家,就是曾经的苏联。当时的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走了一条非常极端的工业化道路,在短期内便把国力推上高峰。新中国建立之后,苏联对这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兄弟给予了不少技术上的援助,那个时候正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

歼12飞机设计完成后,为何没装备?和20年后的米格29有同样的问题

然而随着斯大林的逝世,新一届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机缘巧合下走向台前。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虽然中苏关系表面上仍然融洽,但暗地里已经是暗流涌动。1960年,苏联单方面撤回了所有的援华专家,销毁了所有资料,将中国原子弹、导弹和核潜艇的研究事业全部扔在了半路上。谁都能看出来,这是赫鲁晓夫害怕中国掌握先进武器、抑制中国发展的一个手段。

苏联专家临走时,中方领导出于礼仪,举行了一个规格很高的宴会,对多年来他们的贡献表示了感谢,大家最后算是洒泪而别。不过从那一时刻开始,中国军工不得不摆脱对外的依赖,走一条自己的路。

歼12飞机设计完成后,为何没装备?和20年后的米格29有同样的问题

这条路是一条艰辛的路,但是中国走得很稳。1964年6月29日,东风-2战略导弹试射成功。紧接着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导弹和原子弹构成了核威慑体系,让中国终于有了和其他世界强国一较高下的资本!

1964年,苏联情况突变,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勃列日涅夫掌权。中苏关系并没有因为对方高层领导的更迭而得到改善,反而更加复杂。勃列日涅夫崇尚武力,经常对国际事务横加干涉。对于中国,他也在多次的国内外会议中,表示出了自己的不友好。从1965年开始,两国边境开始频繁出现不友好事件。苏联士兵经常蛮横地驱赶中国一侧的普通百姓,后来又升级到和中国的边防士兵产生冲突。谁也不好说,这种冲突什么时候会演变成真正的大战。两个核国家的大战一旦打响,很可能是毁天灭地!

歼12飞机设计完成后,为何没装备?和20年后的米格29有同样的问题

此时相比起其他武器,中国方面最吃亏的地方是空军。虽然此时两国的主力机型都是米格-21(中国的歼7,是米格-21的中国化版本),但是毕竟中国方面并没有实现百分之百的国产化,真的要是打起来,一旦一些关键部件对方断供,中国空军将会面临没有飞机可用的局面。况且,米格-21是一种比较常态化的战斗机,如果真的出现核战争,中国的很多大型机场必然遭到破坏,飞机升空后可能就没有地方降落了。

与此同时,世界的空战格局,也没有像很多人想象一样,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美国的F4战斗机舍弃了近战格斗,专攻导弹高科技,结果在越南战争时被廉价的米格-17打得很惨。在我国的国土防控中,也曾出现过用老旧的歼5、歼6击落过敌人先进战斗机的事情。一切似乎说明,机动性好、近距离格斗能力强的战斗机,并未过时。

歼12飞机设计完成后,为何没装备?和20年后的米格29有同样的问题

根据当前的局面,党中央提出要以“适应人民战争,需要开展空中游击战”为设计思想,设计出一种具有高机动性、能短距起降、维护比较简单而且造价低廉的小型战斗机!最重要的是,这种飞机从里到外,必须全部国产化,不能有一丁点国外的东西!

1969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向南昌飞机制造厂设计室及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分别下达了任务,两个单位很快行动了起来。因为历史原因被关进牛棚的南昌所总工程师陆孝彭很快恢复了自由,开始带领工人和研究人员,加班加点地干了起来。很难想象,一个战斗机的设计部门仅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初步方案便被搞了出来。

歼12飞机设计完成后,为何没装备?和20年后的米格29有同样的问题

为了稳妥起见,当时的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将军要求南昌所的同志,带着方案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征询意见。大家集思广益,很快生产出了样机,并进行了风洞、强度、系统模拟三项可靠性实验。1970年3月,样机基本定型,由空军为其定名为歼-12!

又经过了两年多的发展,歼-12的原型机已经基本完成。于是在1973年9月10日,飞机在北京接受了国家几位将帅的检验。现场,歼12的表现非常抢眼,只见它在跑道的一侧开始加速,在经过了仅仅500多米的滑跑之后便冲天而起。在天上,歼12不断地做着各种极限动作,表现出了令人惊异的机动性。在一个大回环动作中,歼12的转弯半径显得非常小。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歼12的转弯半径仅为1140米,而爬升率则达到了180米/秒!在国际上的同类型战斗机中,歼12的机动性几乎无出其右者!叶剑英元帅高兴之余,大喊一声:“这简直就是空中的李向阳啊!”这便是本文开始的那一幕。也从此,歼12有了自己的绰号。

歼12飞机设计完成后,为何没装备?和20年后的米格29有同样的问题

歼12的优越性能,和自身极高的推重比不无关系。歼12的发动机,是一台涡喷6乙型喷气发动机,其加力推力39.72千牛(4,050千克力),在当时的世界上并不能说先进,比起十七年前的苏联米格21所用的发动机来,其推力也小了将近一吨。但是,歼12的空重仅有3.1吨,比米格21轻了将近一半,所以虽然发动机推力小,但是推重比依然达到了0.91!

在此后的5年间,歼12进行了上百次的实验。几乎每一次上天之后,它的性能都会有所提高。南昌所对飞机进行了不断地改进,其中还完成了一次大的升级。最终定型的歼12,完全达到了曾经下达的设计标准!

歼12飞机设计完成后,为何没装备?和20年后的米格29有同样的问题

但是,最终这种飞机没有进入战斗序列,而是被放进了博物馆。这当然有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大量资金用于经济建设的原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时代已经变了。

就在中国开始提倡“空中游击战”的时候,世界上的新式飞机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一架战斗机,已经成了一个由远及近、可以独立执行多重任务的战斗平台。空中格斗的时代,不能说完全过去,可也不再是空战的全部。此时出现一个只能执行格斗任务的飞机,意义已经不大了。

歼12飞机设计完成后,为何没装备?和20年后的米格29有同样的问题

由于开发时的指导思想出现了问题,就导致了歼12本身存在着很多短板。比如说由于进气道的限制,歼12无法安装雷达,也就是说它无法使用导弹,这显然跟不上形势;另外,为了追求更轻的空重,歼12的油箱容量很小,这也就导致它的作战半径仅有600公里,只能进行区域突防,干不了别的。同时,为了将就机炮的载弹量,歼12只装备了一门30毫米机炮和一门23毫米机炮,火力还不如老旧的歼-5。

其实,就和当初抗战胜利后,解放军对游击队进行改编一样。随着时代的进步,“游击队”走向终结是必然的事,不管是地上的还是天上的,都是如此。所以后来新中国在其他的武器开发之时,开始紧跟国际形势,以实战的角度来调整自己的武器装备。这样做,至少确保新武器在二三十年间不会落伍。

歼12飞机设计完成后,为何没装备?和20年后的米格29有同样的问题

让人感觉奇怪的是,在中国下马歼12的同时,苏联却上马了一个新的战斗机项目,其设计理念几乎与歼12如出一辙,那就是著名的米格29战斗机。这种飞机同样是重量轻、机动性强、推重比大,能适应短距起降等极端情况。但是也和歼12一样,仅有600公里的作战半径。这种飞机出现之后,广泛的装备在欧洲那些土地面积狭小的国家中。但在中国去采购战斗机之时,却果断地放弃了这种先天不足的飞机,而选择了拓展能力更强的苏27,这才让中国的空军得到了长足发展。

歼12飞机设计完成后,为何没装备?和20年后的米格29有同样的问题

虽然歼12最终没能在祖国的天空中一展身手,但是它的出现,绝非是没有意义的。首先是为了发展这款飞机,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材料学领域,都做出了多项攻关,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其次,在战斗机的设计领域,我们的科学家们也取得了很多经验。可以说没有歼12,就不太可能有后来的歼10;而没有歼10,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歼20!由此可见,歼12虽然是个并不成功的研究成果,却是我国几十年航空道路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