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1958年,王必成说粟裕是“阴谋家”,贺龙感叹:可深信深交之人

In 1958, Wang Bicheng Said That Su Yu Was A Conspirator, And He Long Lamented: You Can Trust Someone Who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You.

2023-10-18 01:15

粟总是个‘大阴谋’家!

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一向有“王老虎”之称的王必成将军,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现场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而粟裕将军,则是黯然地坐在那里,面无表情。

1958年,王必成说粟裕是“阴谋家”,贺龙感叹:可深信深交之人

事实上,在当时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针对粟裕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首先多位元帅对粟裕提出了批评,紧接着就有大量的人跟风,抓住某些问题上纲上线。当时,粟裕被指责为犯有极端个人主义者、反对领导、争夺军队权力、告洋状等等错误。甚至还有人说,粟裕将军勾结外国势力,破坏国家建设。越来越猛烈的风暴,使粟裕感到无可奈何。

但是,当王必成开口说粟裕是“阴谋家”的时候,还是让一些有正义感的人感到困惑。无论谁都可以指责粟裕,但唯独王必成不应该。从他的性格,到他和粟裕的关系,这都是不应该的。王必成是个仗义执言的人,又长期在粟裕的指挥下战斗,两人关系匪浅。如果连他都开始跟风去批判粟裕,那就太让人心寒了。

1958年,王必成说粟裕是“阴谋家”,贺龙感叹:可深信深交之人

但是,王必成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整件事情发生了反转。

王必成是一名老红军,16岁时就参加了赤卫队。之后他参加了红四方面军,从一个通信队队长连长一路成长为副师长,并且参加了长征。这一路走来,他屡立战功,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和非凡的指挥能力。

1938年,为了在南方敌后保有一支抗日力量,新四军成立了起来。粟裕率领的挺进师和十几支红军游击队,被改编进入了新四军之中。为了加强和新四军的联系,毛主席派遣王必成南下,到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担任团长。1939年11月,新四军第1支队和第2支队合并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粟裕担任副总指挥,主抓军事指挥。从此后,王必成就开始在粟裕的指挥下战斗了。

1958年,王必成说粟裕是“阴谋家”,贺龙感叹:可深信深交之人

粟裕加上王必成,确实让新四军的战斗力更上了一层楼。两人合作的第一战,是在丹阳县的延陵镇打响的。当时,江南指挥部成立不久,日寇便来袭击。他们的兵力不弱,足有二百多人。但由于我军布防严谨,他们的扫荡无法取得成功,只能退却。王必成率部,在贺家村设伏,一鼓作气将其全部歼灭。

这一仗,王必成击毙了日军中队长以下168名敌人,并俘虏了三名日寇。这一战,创造了新四军在敌后的歼敌数量纪录,王必成也因此被党中央给予通报表彰。他“王老虎”的外号,也是因此而来的。

1958年,王必成说粟裕是“阴谋家”,贺龙感叹:可深信深交之人

1940年,为了抵抗苏北地区顽固派的骚扰和摩擦,新四军不断进行反制。敌人首领韩德勤集结多支部队,对新四军发起进攻,黄桥战役打响了。这一战,顽固派军队占有武器和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但是在指挥上却显得鲁莽而简单。粟裕指挥王必成、叶飞、陶勇等将领,主次分明地对顽敌进行了打击。这一仗,不仅完美地打击了敌人,宣告了新四军不容忽视的战斗力,还极大地扩展了我军在苏北的根据地。而“叶王陶”三人,也就此成为了粟裕麾下最得力的“铁三角”。

1946年6月,解放战争爆发。此时,粟裕是华中野战军的司令员,而王必成则是他麾下第六纵队的司令员。在苏中战场上,那次威名赫赫的“七战七捷”,就是由粟裕指挥、王必成主要执行而完成的。粟裕有谋,王必成有勇,两人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1958年,王必成说粟裕是“阴谋家”,贺龙感叹:可深信深交之人

1947年,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合并,粟裕成为了新组建的华东野战军的副司令员。也就在这一年的5月,孟良崮战役打响了。为了切断敌人整编74师的退路,王必成率领第六纵队,果断攻占了垛庄。退无可退的整编74师,只能困守孟良崮,直到最后被歼灭。虽然这一战,王必成并没有参加主攻,但是同样功不可没。战役后,粟裕曾动情地说:歼灭整编74师,六纵立下大功。

1950年,当粟裕正在筹备解决台湾问题的战斗时,朝鲜战争爆发,战争重心立刻向东北方向移去。而与此同时,困扰粟裕多年的眩晕病,也变得越来越厉害。迫于无奈,粟裕先是在青岛疗养,之后又去了苏联治病。而王必成此时另有任务,于是就离开了粟裕的麾下。

1958年,王必成说粟裕是“阴谋家”,贺龙感叹:可深信深交之人

从1939年进入新四军,一直到1950年,在整整11年里,王必成在粟裕的直接指挥下,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成就了自己的无上荣光。他对于粟裕低调谦逊的性格、才华横溢的军事能力,以及爱兵如子的管理方式,既十分了解,也极为钦佩。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然而,在粟裕病愈回国后,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他虽然担任了解放军的总参谋长,但是接连发生的三件事,却让他的境遇变得非常尴尬。

第一件事,是粟裕在计划攻打马祖等岛屿事件上的失误。1955年,粟裕召集南京军区副司令皮定钧等人开会,共同计划,探讨同时攻打马祖等三个岛屿的可能性。然而,当时我国的海军力量仍然薄弱,还不足以同时攻打三个岛屿,所以有人就说,粟裕这是违背了我们集中力量攻击一点的战斗原则。同时,粟裕在开会时,并没有经过国防部批准,这被认为是一种越权行为。

1958年,王必成说粟裕是“阴谋家”,贺龙感叹:可深信深交之人

第二件事,是粟裕向苏联总参谋部索要材料的事情。1957年访苏期间,粟裕提出,当时中国国防部与总参谋部职责分工并不清晰,希望能够看到苏军的职责分工材料以作参考。然而,他说这话的时候,没有经过国防部和外交部的批准,这违反了外事原则。

第三件事,是关于撤回志愿军命令的问题。1958年,当志愿军从朝鲜撤回时,粟裕以总参谋部名义下达命令,让五个作战单位回国。然而,粟裕在发出命令时,并没有请示国防部和毛主席的意见。在制度上,他并没有单独调动大规模作战部队的权力,他的做法严重违反了程序。

1958年,王必成说粟裕是“阴谋家”,贺龙感叹:可深信深交之人

以上三个关于粟裕的重要事件,都是在战术规划、外事交流和军令执行方面的失误和越权行为。事实上,对于这些事件到底真相如何,如今争论仍在持续。但是,这些事件对他的形象和地位,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正因为如此,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成为了被批判对象。

当时,作为上海警备区司令的王必成,也参加了这场会议。会议刚一开始,便有人点名要求王必成发言,“揭发”和“批判”粟裕。一向仗义执言的他,没有逃避,当时便清了清嗓子,说道:“很多同志指示我,要揭发‘大阴谋家’粟裕。确实,粟裕可以说是个‘大阴谋家’,但是我只在‘大’和‘谋上’有所体会。我跟随粟裕作战多年,对他有所了解,他的‘大’和‘谋’,就是大胆谋划。当年,济南战役尚未结束,他就向毛主席建议进行淮海战役,从根本上解决国民党军的主力军队。中央采纳了粟裕的意见,我们才取得了决战淮海的胜利。这个谋略有多大?我没有资格评论,也不敢评论,但是毛主席很清楚。至于‘阴’的一面,我不知道,也没有体会,还是请知情者揭发出来,让我们学习学习吧。”

1958年,王必成说粟裕是“阴谋家”,贺龙感叹:可深信深交之人

这番话,与会议的主题完全相反,但却不卑不亢,掷地有声,当时就震惊了在场的许多人。在批评的声音已经泛滥成灾时,王必成敢在会议上公然发言支持粟裕,这不仅仅是敢于表态,更是要冒着极大风险。

不过,这种仗义执言的态度,还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欣赏。贺龙元帅就感慨地说道:“王必成这个人,可深信,可深交。”

令人遗憾的是,王必成的话没有改变粟裕将军的命运。在会议结束后不久,粟裕就做了一篇检讨,然后被调离一线部队。这之后,王必成一直为粟裕鸣不平,哪怕他自己也面临着种种打击。

1984年,粟裕将军去世。噩耗传来时,一向有泪不轻弹的王必成,也忍不住泪流满面。此后,他还坚持给总政治部写信,要求给粟裕平反。但直到1989年他也去世了,也未能看到粟裕名誉的恢复。不过,在1994年,粟裕的名声终于得以恢复。王必成将军的愿望,也终于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