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 MY GOD!”
1950年1月初,一群金发碧眼、高大威猛的士兵正蜂拥地冲向一座公路旁的高地,眼看已经得手。但是一阵响亮的军号声撕裂了天空,虽然仅仅是简单的几个音节,却让这些高大的士兵们吓破了胆,大叫着往回跑去。他们几百年来称霸世界的威严,从此一扫而光。
这些士兵,曾经有一个响亮的称号:英国皇家陆军来复枪兵!
在1587年英西海战以后,英国人逐渐称霸海洋,在国际贸易中攫取了大量财富。用这些财富,他们又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用先进的武器和生产力占领了一块块殖民地。最为强大时,他的殖民地遍及了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各大洲,不管地球自转到哪一个角度,都会有一块英国的殖民地被太阳照耀。因此当时的英国有一个让世界震颤的别称:日不落帝国。
英国和中国的交往开始于1793年的马戛尔尼访华。当时腐朽的清政府夜郎自大,让这个危险的对手看到了机会。1840年,随着英国海军的一声炮响,古老中国的大门被打开,随之而来的是接踵而至的不平等条约。英国人当时还是世界的领袖,没少在中国捞取油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德国为首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英法等老牌列强为了争夺利益大打出手,英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再次成为了战争的前沿,国家再次遭到沉重打击。而两次大战之间,世界掀起了一股国家独立的风潮,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严重缩水。曾经的日不落,现在已经大不如前了。
新的世界呼唤新的秩序,高傲的英国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会了寻找靠山。几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他们便义无反顾地投入了美国的怀抱,成了一个忠实的跟班。1950年,美国介入朝鲜战争,英国在第一时间就选择了追随。他们派出了总共1.4万人参战,人数仅次于美国。这其中,就有由阿尔斯特上校率领的英国皇家陆军二十七旅来复枪团。
阿尔斯特上校对自己的队伍有一种迷之自信,曾经放话说道:“以英国皇家来复枪团的实力,完全可以打志愿军一个军的兵力!”确实,按照实战经验来说,来复枪团的士兵们身经百战,都是从二战时的欧洲战场摸爬滚打过来的,确实有很强的战斗力。但是如果看一看历史,恐怕他的底气就不是那么足了。1949年5月的“紫石英”号事件,英国军舰被解放军炮兵打得狼狈不堪,正副舰长都受了重伤,最后跟随客轮才得以逃脱;1949年10月,解放军在能武力解放香港时选择了谈判,让一万左右的英国士兵逃掉一劫。对这些英国一年前的糗事,阿尔斯特不愿承认。他对中国军队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清政府时期。这也就注定了英国皇家来复枪团会经历一场糟糕的战斗。
1950年12月13日,毛主席致电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要求我军要越过三八线追击敌人。彭德怀调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30余万人,发起了第三次战役, 将战线推过了三八线。而美军一方,刚上任的李奇威将军知道挡不住志愿军潮水般的攻势,明智地选择了后撤。
但是要撤也要有撤的方法,美军决定在南朝鲜的土地上来一次“坚壁清野”,将所有能用于支持做战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全部毁掉。但是志愿军来得迅猛,距离南朝鲜首都汉城已经不远。此时美军的破坏工作还未完成,于是就安排了英国皇家来复枪团在釜古里阻击志愿军。
此时的志愿军39军,正在加紧往汉城前进。为了切断汉城与议政府两地的联系,39军347团派出前卫营的1连和3连攻占釜古里。战斗在1月2日夜晚打响,志愿军战士很快就拿下了第一个战略目标釜古里小学。这时,周围的敌人反应过来,进行了激烈的反扑,战场态势一下子变得胶着起来。
情势危急之下,素有“钢铁连”之称的7连出战。他们奉命夺取小学左侧的一个小高地。只要这个小高地拿下,就可以卡死敌人的南逃之路,为主力部队赶到争取时间。
而此时,在这个小高地上驻扎的,就是英国的来复枪团的一部。他们在睡梦中被战斗的声音惊醒,显然还有些迷糊。在7连不断的冲击下,这个高地很快易手。骄傲自大的阿尔斯特上校以为自己能打一个志愿军的一个军,却在一个连的攻击下抱头鼠窜,真是绝妙的打脸。
与此同时,347团主力也已经进入釜古里市内,和驻守的英军展开了巷战。英军的火力强大,适合远程作战,但在巷战中却施展不开,这让双方打了一个势均力敌。此前,志愿军战士用了10天时间急行军400公里,身体已经十分疲劳。但是在战场上,仍然没有一个人退缩,仍然抱着必死的决心和敌人拼命。当双方接近到一定程度后,又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英国士兵此前对自己的拼刺技术一向很自信,可这次却遭遇了真正的对手。在一阵拼杀之后,共有300多名英军成了俘虏。
英军很快明白了一件事,和志愿军进行巷战无异于自杀。他们唯一的出路,是打通学校左侧的小高地,也就是现在“钢铁连”7连的阵地。他们先是调来了先进“百夫长”重型坦克,对7连进行炮击;紧接着又召唤飞机进行轰炸,将小高地上的石头炸得四处乱飞。经过一段时间的火力准备,英国兵开始对高地发起冲锋。然而志愿军战士的抗炮火能力已经今非昔比,敌人的重火力并未造成太大伤害。看到敌人发起冲锋之后,战士们立刻奋起反击,将这一波敌人顶了下去。
接下来的几小时,战场上上演了炮击、冲锋与反冲锋的循环表演。英国来复枪团在恢复理智之后,确实爆发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在炮火的掩护下,不断的冲击着志愿军的阵地。而7连的战士们也凭借惊人的意志力,一次次地将敌人打回去。在打退对方第三次冲锋之后,7连的班以上干部,除了副连长王凤刚之外,已经全部牺牲。此时,师参谋长薛剑强和团参谋长王世庸赶到阵地上,亲自指挥部署。突然,敌人开始了新一轮的炮火准备。王凤刚大喊一声“卧倒!”就把团参谋长王世庸扑倒在了地上。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炸响,为了保护战友,王凤刚英勇牺牲。
王凤刚的死,再次激起了7连的战士们的勇气。他们高喊着“为副连长和战友们报仇!”,将一颗颗子弹向敌人扫去。英军的第四次冲锋,很快又告失败。
几轮冲击没有得手,英军指挥官又想出了新的办法。他们开始集中炮火,轰击小高地背后,用这种方法切断了7连的弹药补给。7连的战士们没了弹药,只能靠拼刺刀和石头继续对抗敌人,伤亡也跟着进一步加大。新补充上来的干部,也都纷纷受伤,无法指挥作战了。
此时,连队中资格最老的人,就是司号员郑起了。这条黑龙江的汉子平时和蔼可亲,此时却变得异常大胆和坚毅,主动承担起了指挥的责任。他将全连剩余的武器全部集中起来,把还能继续战斗的13名战士分成了三组,轮流在阵地上值守。靠着这种安排,7连又撑了一阵子。等到了只有7人能作战的时候,所有的弹药基本都用光了。郑起冒着危险,去敌人的尸体上捡子弹,又凑了十几条枪和一百多发子弹,还有一串手雷。靠着这些武器,他们又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冲锋。现在阵地上,还剩下三五个手榴弹,一个爆破筒。
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已经是最后的时刻了。郑起看向所有的同志,在他们的眼神中只有坚定地信念。此时,敌人新一轮的炮火准备又开始了,过不了一会儿,敌人新一轮的冲锋就会展开。郑起将剩下的武器放在一堆儿,然后摸了摸腰里的军号,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果不其然,英军很快开始了新一轮冲锋。在沉闷的空气中,敌人距离阵地越来越近。70米、50米、30米……。郑起一声令下,仅剩的几个手榴弹和爆破筒飞了出去,又炸翻了几个敌人。正在敌人惊恐失措的时候,一阵嘹亮的冲锋号响了起来,7名志愿军勇士随即也发出了惊天的呐喊声!
此时,奇迹却发生了。正在冲锋的英军突然掉头就跑,似乎他们身后有一个军的志愿军在追他们!这倒让7连的战士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其实,在战争结束之后,人们才知道,以美英为首的联合国军最怕的居然就是志愿军的冲锋号!因为冲锋号响起之后,紧接着就是我军雷霆万钧的冲锋!他们面对这种冲锋是束手无策的,所以久而久之,就对冲锋号声产生了畏惧。尤其是经历了第一、第二次战役的惨败之后,这种畏惧更是深入到了他们的本能之中。所以当郑起的号声响起之时,他们以为是志愿军的增援到了,心理防线立刻崩溃,这才有了仓皇逃命的一幕。
从几百年前的日不落,到如今精锐部队被对手的军号吓退,英国军队真是走过了一条过山车似的轨迹。
靠着军号争取的时间,347团的增援部队赶到,英军再也没有能力进攻高地。此时美军的命令传来,各支军队火速南撤。英国皇家陆军来复枪团扔下了大量辎重,连团旗都顾不上拿,就从别的路上撤走了。如今,这面团旗和郑起的军号一起进入了博物馆,成了那段历史的见证。而39军也在几天之后进入汉城,在世界的面前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与文明。
抗美援朝战争确实是中国的立国之战。这一战不但打出了中国威名,打出了国际地位,还让美军陈兵鸭绿江、搅局中国经济发展的野心彻底破产,可谓功德无量。我们如今生活在和平而富裕的环境中,应该牢记先烈们曾经做出的奋斗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