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帅,是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常年的军旅生涯,以及从不间断的体育锻炼,让他养成了办事雷厉风行、直来直去的风格。这不仅让他在战士们心中威信很高,还让他意外地当了一回“媒人”,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成就了一双好夫妻。
情窦初开
朱德总司令的儿子朱琦,是他与第二任妻子萧菊芳的爱情结晶。他出生后,母亲很快就去世了,年幼的朱琦是在继母陈玉珍的抚养下长大的。后来朱德离开家去寻找救国之路,父子俩从此分离。1937年,朱琦被国民党军抓了壮丁,辗转见到了父亲。当时,朱德总司令抚摸着儿子,激动地说:“没错,是我的儿子,是我儿子!”然后二人抱头痛哭,周围的人也被感动得潸然泪下。
此后,朱琦就被父亲留在了延安。朱琦也是个上进的青年,经过学习,已经渐渐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后来朱琦离开父亲,到华北参加抗日武装斗争,作战十分勇敢。1943年,朱琦在山西万县参加了一场战斗,结果不幸被子弹击中右腿。八路军中缺医少药,朱琦最终没能完全的治愈,留下了终身残疾。
瘸着一条腿,朱琦无法再继续留在前线,只能回到延安从事文职工作。当时他在抗大七分校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对一个叫赵力平的女学员怦然心动。赵力平是个志存高远的女孩子,年纪虽小,却已经是个“老革命”了。她对延安十分向往,这次来抗大学习,是徒步从家乡走过来的!女孩的乐观向上和青春活力打动了朱琦,于是他对赵力平频频示爱。
但是赵力平此时刚刚18岁,向往着一段平等自由的爱情。她对朱琦本来没有意见。据后来赵力平会议,朱琦给人的印象是待人热情,没有架子,而且模样俊朗,非常招人喜欢。而且,对方的炽烈追求也让她非常感动。但是一听说朱琦是朱德总司令的儿子,她立马陷入了犹豫。她觉得,朱德官太大,自己如果嫁给朱琦,恐怕日后就没有自由和平等了。
有时候,闺蜜对爱情的破坏也是比较厉害的。当赵力平对自己的朋友征求意见时,这个朋友的顾虑和她一样:朱德是八路军总司令,官实在是太大了,跟他儿子结婚,以后肯定没有自由了!于是赵力平下定决心,拒绝了朱琦。
再遭拒绝
朱琦没有放弃,恳求校长彭绍辉和教导员顾玉玲斡旋。可是赵力平心意坚定,不管谁来说话都不同意。爱情是双方的事,任何的一厢情愿都会造成不幸。于是朱琦决定将这段感情藏在心中,不再对赵力平穷追不舍。但是,收藏不等于放弃,朱琦仍在等机会。此后的两年间,朱琦一直等着赵力平回心转意,因此到了年近三十还没有结婚。
两年之后,抗大这一批学员毕业,赵力平留校从事统计工作,正好成了朱琦的下属。二人的朝夕相处,让朱琦心中的爱恋之火复苏了。在一天工作结束之后,朱琦鼓起勇气,对赵力平说:“咱们两个的事儿,你怎么考虑的?组织上又和你谈了吗?”
赵力平一惊。她没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朱琦竟然还没放弃自己。可是,当初的顾虑现在仍然存在,还也依然还是那个向往自由的女孩。于是她冷冰冰地撂下了四个字:“我不愿意!”
朱琦急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家庭给女孩造成的心理压力,还以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于是赶紧询问赵力平不同意的原因。
而赵力平的回答也很奇葩:“你是四川人,但是我既不爱吃大米,也吃不了辣椒。”
朱琦笑了。他以为,这是小女人的矫情,只要安抚一下就好。于是说:“没事儿,生活习惯,可以慢慢适应和改变啊。”
赵力平没有继续谈话,在朱琦尴尬的笑容中,她收拾好东西,扭头回宿舍了。
朱琦不明所以,继续找机会询问赵力平。这回,赵力平没有拐弯抹角,直言了自己的顾虑:“你家官太大,我家是普通百姓,咱俩肯定不行!”。这下,朱琦无语了。想不到在这个姑娘心里,还有着老旧的门户之见。没办法,他只能去求继母康克清。
康克清也是过来人,对姑娘家的鼓励十分理解。于是她告诉朱琦,找机会让赵力平回家坐坐,让她感受一下朱总司令家的待人之道。
虽然在战场上,朱总司令是个杀伐决断的将军,但是在家里,他却是个慈祥的丈夫和父亲。康克清也同样既是老革命,也是慈母,一家人的生活气息是非常祥和的。只要赵力平一来,肯定可以打消她的顾虑。
于是第二天,朱琦就向赵力平发出了邀请。这让姑娘十分为难,她知道这一去,肯定免不了要谈感情问题,她还真有些害怕;但是不去,岂不是驳了康克清面子?要知道这位“康妈妈”可是解放区战时儿童保育会代主任,这要是不给她面子,以后恐怕自己都会遭同志们的白眼。
正当此时,“闺蜜”又出场了。赵力平万般无奈之下,找到几个相熟的朋友询问对策。朋友们出了个馊主意:去可以去,别一个人去,我们一起去。
听到赵力平的回答,朱琦有些不高兴了。这次他邀请赵力平去自己家“考察”,带那么多“电灯泡”算什么话?两人最后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回家之后,朱琦向康克清诉苦。康克清劝导朱琦:“感情的事儿勉强不来,你慢慢做工作,一定不能着急。”这件事,于是又被搁下来了。
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办公室爱情”,朱琦和赵力平虽然在感情上很尴尬,但是工作中却没有任何影响。后来,二人都随校来到了位于内蒙的120师师部。朱琦出任通讯科科长,赵力平出任文书科参谋,继续着朝夕相处、但是又充满隔阂的生活。
强势保媒
不久之后,来自朱琦身后的“攻势”又开始了。康克清对赵力平的独立和向往自由的精神非常欣赏,同时也为朱琦的终身大事着急,于是托了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李贞撮合。李贞找到赵力平,拉着她在草原上散步。在路上,李贞以康克清为例子开导赵力平:你看,康克清也是农村妇女出身啊,现在和朱总司令相濡以沫,也没什么不好啊。而且,朱琦本身也很优秀,新人新思想,不会让你受苦的。
李校长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天,赵力平却没有丝毫明确表态。可能是她对这段感情有些厌烦,也可能是觉得自己当初过于坚决,害怕朱琦会怪自己。总之,李贞拉着她说了半天,让人没能得到让人满意的结果。
朱琦真的急了。他已经苦等了赵力平两年多了,天天朝夕相处又不能在一起,对谁都是一种煎熬。他不想放弃,也不会放弃。于是朱琦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动用了自己的身份,直接找到120师的师长贺龙想办法。
贺龙虽然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师长,但是却是我军高级将领中有名“媒人”,非常擅长给人解决感情问题。当初王树生将军追求女医生杨炬,犹犹豫豫的迟迟没有进展。后来就是贺龙出马,几乎是以生拉硬拽着就把二人婚事给办了。这在八路军中,算是一段佳话了。
朱琦来找贺龙师长,恐怕也是自己最后的希望了。如果不行,可能这段感情真的要无果而终。贺师长对眼前这个年轻人非常欣赏。朱琦对感情的百折不挠,非常像当初谈恋爱时候的自己。于是贺龙决定,单刀直入,用自己当初追求夫人薛明时候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这天,贺龙让赵力平过来谈话。赵力平原本以为是来谈工作,结果没想到贺龙见面直接就是一句:“小赵,你和朱琦什么时候结婚?”
赵力平当场就糊涂了。自己还没有答应朱琦谈恋爱,怎么现在直接说结婚了?
贺龙接着说:“咱们的队伍马上就进张家口了。小赵,你们两个的事赶紧定下来,定下来我们就进张家口。”
赵力平更糊涂了。部队进张家口是军事行动,和自己结不结婚有什么关系?不过,她现在也明白了贺龙的意思,恐怕没个说法,今天过不去这一关。当然,接着说是因为朱德官大肯定不行,革命队伍人人平等,这个顾虑本身就不是正当理由。于是,赵力平说道:“师长,我才20岁……”
“二十?都二十了,还小哇?”贺老总不等她说完,就瞪着眼吼了一声。赵力平吓了一跳,不敢再说话了。
贺龙看自己已经占据了主动,于是决定再加一把火,冷冷地说道:“这婚结也得结,不结也得结。同意不同意?什么时候结?”稍微顿了一下,又补了一句:“下个星期怎么样?”
赵力平插不上话,只能低头不语,对贺老总的问话不做回答。
贺龙有些生气,又拍着桌子说道:“我是师长,我说了算,我签字,说结婚你们就得结婚!还顾虑什么?朱琦有哪点不好?甭说了,马上结婚!”说着,他拿出纸笔就写了一个条子,上面写着:“批准朱琦同志与赵力平同志结婚!”
赵力平看无法反驳,只能半软半硬的说道:“既然是组织决定的事,那我就照办吧。”
得嘞!贺龙知道事儿办成了,于是来了个欲擒故纵,态度突然缓和下来,说道:“小鬼,这事儿得说清楚了,如果你真不同意,我也不能包办!”
赵力平的下一个动作,着实让贺龙吓了一跳。之见这个姑娘突然“嚯”的一下站起来,头也不回的走到门口。可走到门口,赵力平又说了一句话:“那就同意呗!”
贺龙笑了,拿起他的大烟斗,狠狠地抽了几口德胜烟。
一个星期后,1946年3月23日,朱琦和赵力平在内蒙的丰镇举行了婚礼。当时,晋绥军区司令部来了30多个人参加婚礼,仪式搞得比较隆重,摆了五六桌。而贺老总“送佛送到西”,当了婚礼的主持人。
婚礼之后,朱琦夫妻俩就写了信,各自给父母报了喜讯。当时朱德和康克清还在延安,见信之后,二人终于放心了。但由于战争的原因,朱琦夫妇只能长期在外工作,甚至不敢要孩子。直到两年多以后,二人参加了土改工作团,顺道去西柏坡汇报工作,赵力平这时才见到了公婆。
多年来,虽然朱琦对她关爱有加,但是赵力平的心里对自己的公婆仍然有些莫名其妙的恐惧。俗话说“丑媳妇怕见公婆”,赵力平不丑,但是总因为出身有些自卑。可没想到,朱德和康克清一见儿媳到来,满面春风,没有一点儿大官的架子。当时朱德穿了一见已经褪色的旧军装,丝毫看不出来他是人民军队的创始人。
此时,赵力平突然感到放松了,觉得自己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真的像回家一样温暖。于是他直接就管叫朱德“爹爹”了。康克清也是慈眉善目,让赵力平倍感温暖,于是她脱口就叫了一声“康妈妈”。
自此,赵力平正式融入了朱家。她一生朱琦相亲相爱,和公婆关系也非常好。1951年,赵力平产下一个男婴。由于当时正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朱老总立刻决定给孩子取名叫“援朝”。此后,朱德夫妇多次表示,要帮助儿子儿媳来带孩子。于是在“援朝”10个月大的时候,这个孩子被接到中南海,开始享受爷爷奶奶的无限关爱。
赵力平和朱琦共同度过了28年幸福的婚姻生活。1974年,朱琦心脏病发,离开了人世。此后,赵力平一直留在天津工作,没有再结婚。此后她也曾经想回到北京照顾公婆,但朱德坚决不搞特殊化,一直没让赵力平回北京。知道1988年,赵力平离休,才算回到了北京,和康克清生活在了一起。1992年,康克清去世,赵力平操办了后事,以后每年清明节,她都会前往八宝山给公婆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