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少将王扶之探亲,乘牛车返家,认出车老板之后大喊:爹我回来了

Major General Wang Fuzhi Visited Relatives And Returned Home In A Bullock Cart. After Recognizing The Owner Of The Cart, He Shouted: Dad, I Am Back

2023-06-14 15:50

小王啊,如果部队给你放个长假,你想干啥去?

某一天,解放军某部参谋长王扶之在午休之时,突然向身边的警卫员问起了这个问题。

警卫员小王憨厚地挠了挠脑袋,说道:“应该是回老家看看吧,我已经很久没见到我爹了。

王扶之闻言,脸色慢慢地沉了下去,没有再说话。

少将王扶之探亲,乘牛车返家,认出车老板之后大喊:爹我回来了

王扶之将军是陕西省子洲县人,出身于贫农之家。他的童年时期境遇很苦,母亲在他年仅5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王扶之的父亲为了生活,只能带上幼子,去延安城附近当长工。雇佣他的地主虽然和他们家沾亲,却不特殊照顾王扶之父子,给他们派过来的活儿一点儿不比别人少。年幼的王扶之,也成了地主家的一个放牛娃。等到年龄稍长,王家老爹求人把儿子送入了私塾。虽然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但也算是让王扶之开了蒙。

短暂的学习生涯后,王家负担不了学费,于是王扶之辍学,开始给别人家种地干农活儿。可能是因为劳动量变大了,王扶之的饭量开始变得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壮。从外表看,很难想象他还是一个孩子。

少将王扶之探亲,乘牛车返家,认出车老板之后大喊:爹我回来了

1933年,陕北大地上也刮起了一阵革命的风潮。陕北红军不但打土豪分田地,让穷人翻身做主,还经常帮助百姓干活儿,驱赶野兽。王扶之觉得,这样的军队有人情味,便开始亲近他们。在听了几次宣传课后,他明白了穷人想要翻身,必须要进行抗争的道理。于是他背着父亲,来到了红军的招兵处。

大叔,我想跟你们到队伍上,行不?”此时刚刚12岁的王扶之,怯生生地询问招兵办的红军。那个红军一看,这个孩子虽然人高马大,但是脸上却还有一种浓烈的孩子气,于是就疑惑地问:“小鬼,你多大了?

您看我像多大的?”王扶之不敢回答,便把球踢给了对方。

有十六七岁了吗?”那名同志问道。

您还挺有眼里,猜得差不多。”王扶之咧开嘴,嘿嘿地笑了起来。就这样,12岁的王扶之在没有撒谎的情况下,成了一名小红军。由于年纪太小,他被分配到了红26军的“少共营”。这个“少共营”里的人,平均年龄15岁多一点,最大的也就17岁。但是,像王扶之这样刚刚12岁的孩子,还是非常少有的。

少将王扶之探亲,乘牛车返家,认出车老板之后大喊:爹我回来了

王扶之别看年纪小,打起仗来可是一点儿也不含糊。在1935年的劳山战役中,王扶之所在的部队被安排了打援任务。当部队埋伏好之后不久,东北军的110师就进入了埋伏圈。随着上级一声令下,红军多路出击,很快将敌人的阵型砍成了数段。其中一小股敌人向后退却,爬上了一个小山包,想要负隅顽抗!

“少年营”的营长向上级请示,抢下了争夺小山包的任务。二百多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手里拿着梭镖就冲了上去。而山包上的东北军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其中一个领头的人喊道:“底下都是些小疙瘩,不成气候!”然后继续把攻击焦点放在远处的大部队上面。少年们大喊一声,很快就冲上了敌人的阵地。王扶之看准了一个敌人,用梭镖一下子抵住了对方的咽喉,然后大喊一声“缴枪不杀!”那个人看到这个凶神恶煞似的孩子,二话没说就交出了自己的武器!从此以后,王扶之便有了自己的第一支枪。而那个向他缴枪的人,名叫马德良,后来也成了红军,还做了团参谋长。

少将王扶之探亲,乘牛车返家,认出车老板之后大喊:爹我回来了

后来王扶之被上级领导选中,去军团的测绘培训班学习测绘。他学得很好,很快就成了红军的测绘股股长。在后来的抗日战争期间,王扶之在八路军、新四军中都担任过测绘、通讯工作,参加了不少大型的战役,也参与过创建晋西、冀鲁豫、豫皖苏、淮南等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少功勋。解放战争中,他被编入东北野战军序列,从东北打到广西,先后荣立大功三次,职位也升到了团长。

1950年10月下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王扶之率领39军115师343团,最早一批进入朝鲜。借助情报优势,敌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不知道志愿军已经入朝,前进的脚步非常迅速。王扶之接受命令,在云山附近的泰兴里、明棠洞一带阻击敌人。

少将王扶之探亲,乘牛车返家,认出车老板之后大喊:爹我回来了

11月2日,343团和敌人接上了火儿。对方强大的火力,确实吓了前线的指挥员一跳。他们经过侦查,发现自己的当面之敌,正是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王扶之趁敌人立足未稳,发动了夜袭,歼灭了敌人的一个连。这一战,可以算是中国士兵和美军的第一次交手。

敌人集中火力展开反击。前线的部分指挥官被打蒙了,擅自撤了回来。然而343团的战士们则分外勇敢,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继续作战,直到完成阻击任务。

上午10时,敌人的空中掩护来了。它们在志愿军的阵地前沿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狂轰滥炸,许多工事被摧毁,山石和土地被烧得焦黑,大树也被连根拔起。王扶之命令自己手下的1营、2营合力挡住了敌人,并且使用自身的火炮进行反击。激战持续了一天,美骑一师第5团团长哈罗德·约翰逊被炸成重伤,最终不得不率部撤退。

整场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志愿军歼灭敌人第8团大部,第5团一部和两个炮兵营,以及韩军的一部分部队,总计将近两千人。同时,还缴获飞机4架,击落3架,击毁和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6辆,大炮一百多门!这一战创造了历史,王扶之也因此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嘉奖。在接下来的几次战斗中,王扶之的表现依然优异,他因此被提拔为115师的副师长。

少将王扶之探亲,乘牛车返家,认出车老板之后大喊:爹我回来了

在朝鲜的岁月,不光带给了王扶之荣誉,也险些让他魂归异乡。1952年8月,王扶之奉命驻守临津江岸。由于敌人轰炸太过猛烈,他便和几个参谋,以及随军的记者刘鸣正等7个人,在一处山洞内研究部署。

很快,敌人的又一轮空袭开始了。庞大的“丧门神”B29打开弹仓,倾泻下了无数的重磅炸弹。有一颗炸弹不偏不倚,正好击中了王扶之等人所在山洞的支撑岩体。山洞里瞬间发生了塌方,7个人全部被埋在了里面!

不知道过了多久,王扶之渐渐醒来。他不顾耳朵还在嗡嗡作响,拼命地呼喊着别的的名字。结果发现,除了自己以外,还有两名参谋幸存。其他的人,已经全部牺牲了。在搞清楚了自己的处境后,三人开始向着同一个方向挖土,想看看能不能自救。可是挖了三个小时之后,他们发现外面已经被巨石封死,凭他们三人之力是根本出不去的。他们只能平静下来,等待同伴的救援。

少将王扶之探亲,乘牛车返家,认出车老板之后大喊:爹我回来了

此时外面的志愿军工兵,也在一刻不停地挖着土石。虽然不知道里边的战友是否存活,但是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们就不会放弃。不久之后,彭德怀司令员知道这里的状况,命令部队想尽一切办法,一定要把洞口挖开。里边被掩埋的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经过了几天的挖掘,洞口终于被挖通了,王扶之等人获救。死里逃生之后,他询问战友们,怎么就能断定自己还活着?战士们说,在洞口看到了两只苍蝇飞出来。他们觉得苍蝇能活着,就证明里边还有空气。有空气的话,人就可以存活,所以他们才会始终不放弃希望。王扶之感慨万千,从此不再打苍蝇。

少将王扶之探亲,乘牛车返家,认出车老板之后大喊:爹我回来了

1953年,抗美援朝告一段落,王扶之也得到了上级批准,自由休养一段时间。然而,常年的军旅生涯,已经让他和“休养”二字有些生疏了。刚一闲下来,他还真不知道该干什么好了。于是他就在某一天午休的时候,询问警卫员小王。而小王“想回家看看老爹”的回答,一下子戳中了王扶之的心坎。自从他12岁离开家,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18年了。当年匆匆告别的老爹,现在到底什么样子了呢?一种愧疚之情,很快袭上了他的心头。于是王扶之收拾了一下,换上了一身新军装,然后便踏上了返乡之路。

陕西省的子洲县,并不是什么发达的地区。如果王扶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家,需要先坐火车到达西安,然后再坐汽车到子洲县城,然后再走一段乡间路,交通非常不方便。以王扶之的级别,让政府配车把自己送回去也不是不行。但是,这样同他一贯不给公家添麻烦的作风不相符。最终,他还是决定自掏腰包买票,来一个朴素的“衣锦还乡”。

经过了一路的颠簸,王扶之终于来到了子洲县城。这里距离他的家乡傅家新庄,还真是很有一段距离。然而近乡情更切,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看看父亲的脸了。他紧了紧裤腿,抖擞了一下精神,开始向前走去。

少将王扶之探亲,乘牛车返家,认出车老板之后大喊:爹我回来了

这一条道路还着实不近,王扶之从上午走到快到中午,距离家门还有一段距离。此时,从后面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解放军同志,你要去哪儿啊?乡间土路不好走,用不用老汉我搭你一程啊?

王扶之回头,看到了一张苍老的脸。看样子,这个老人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精神依旧矍铄。此刻,他正赶着一辆牛车,在后面咣浪咣浪的走着。

我要去傅家新庄,大爷您顺路吗?”王扶之问道。

那太顺路了,我就是村里的人。上来吧,我搭你一程。”老人爽朗的说道。王扶之道了声谢,一片腿就上了牛车。

一路上,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非常投机。王扶之对老人讲述了自己的战斗经历,老人不时的发出惊叹之声。一会儿,老人突然对王扶之说道:“解放军同志,不瞒你说,我的儿子也在咱队伍上,就是不知道现在他过的咋样了。他是在1935年跟着红军走的,那时候他还小,只有12岁。现在要是活着的话,也正好30岁,和你一样的岁数。

少将王扶之探亲,乘牛车返家,认出车老板之后大喊:爹我回来了

王扶之突然心头一惊,赶紧问道:“大爷,您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他啊,叫王扶之!”老大爷自豪的说道。

爹啊,我就是扶之啊!”王扶之此时眼泪夺眶而出,“蹭”的一声跳下车来,对着眼前的老人就跪了下去,口中喊道:“爹啊,我就是您的儿子,我回来了!

老人望着眼前的这个人,先是一阵疑惑,继而老泪纵横,跳下车来扶起了王扶之,爷俩抱头痛哭。岁月的风霜给了老人不合年龄的一张脸,而王扶之自己,也已经在战火的淬炼中面目全非。父子二人,刚一见面竟然谁也没认出谁来!

这之后,王扶之把父亲接到自己身边照顾。老人的晚年,是惬意而幸福的。而王扶之自己,也因为卓越的贡献,在1964年成为了新中国的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