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还得是你出面。就说约他来看文件,不信他不来。”
1971年9月下旬,在北京到南京的列车上,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正在一个密闭的车厢里,对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王洪文小声地嘱咐着。曾经在许世友手下当过兵的王洪文,此时在老首长面前丝毫不敢怠慢,忙不迭地点着头。但是半晌之后,他却抬着疑惑的双眼,问道:“他要是不来呢?”
“不来?这个你自己想办法,必须把他弄来。实在不来,我就来硬的。我已经准备好了两个师的兵力,还怕他不成?”许世友将军有些轻视的看着王洪文,脑子里已经有了新的部署。
许世友是赫赫有名的开国上将,谈话中的这个“他”到底是什么人?会让许世友备下两个师的兵力来对付?
这个人确实不简单,他就是时任上海市革委会主任、空军第四军第一政委的王维国。
王维国,河北元氏万年人,在1938年抗战时期参加了八路军。他在1919年出生,父亲是一个开明的乡绅。由于是家中独子,王维国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具有高小的文化水平,曾经在石家庄的师范学院读书。后来由于日军的侵略,学校被迫停课,他才决定投笔从戎,参军抗日的。
像王维国这样有文化的人,在当时的八路军里并不多,所以他参军不久,便被调入县委工作。他有过扛枪上战场的经历,但更多的时候,则是从事文职工作。他总是对身边的战士普及教育兴国的道理,让他们多读些书。在他的影响下,很多战士都成了文武全才。不久之后,由于工作出色,王维国被调入山西,到部队中任副政委。建国后,他被调去河南军区任职,表现仍然优异。
1952年,空军急需青年干部去补充,王维国也被调了过去,在某部政治部工作。逐渐地,他慢慢从副政委、政委的位置上一步步爬升,直至后来成为了武汉空军政治部的负责人。
这时候的王维国,一直表现得谦恭厚道。但是谁知道,他的骨子里却是一个追名逐利的小人。20世纪60年代,全国政治风云突变,一些势力集团开始将黑手伸入军队。王维国作为军队的政工干部,不仅没有保持该有的态度,反而趋炎附势,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不断突破底线,成为了别人手下的一枚黑色的棋子。
这种投效,确实给王维国带来了一定的好处。1967年,他进入上海担任革命委员会常委;1970年,又成了上海革委会的副主任;1971年,他又当上了空军第四军的第一政委,达到了一生事业的顶峰。
正当王维国志得意满,以为攀上了大树的时候,事情却急转直下:在庐山会议上,他们这个小集团的阴谋被毛主席查知。在接下来的南巡之中,毛主席多次组织地方干部和军队干部开会,统一思想,并且再次批判了“天才论”,强调自己不当国家主席。同时,他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庐山的事情还没有完。
毛主席的言行,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于是,他们居然丧心病狂地制订计划,准备刺杀毛主席!最初的方案,是让人在上海动手,而执行人就是王维国!
根据计划,王维国要在毛主席接见自己的时候,用自己控制的武装力量实施刺杀。王维国也确实做了准备,在行动之前,他准备进入毛主席的专列刺探情报。但是,负责警卫工作的汪东兴尽职尽责,始终拦着他,没有让他得逞。
9月13日,随着外蒙古温都尔汉草原上的一次撞击,新中国成立后最危险的一次政治斗争宣告结束,毛主席彻底控制了局面。王维国听说后,赶紧将自己的亲信招来,让他们赶紧回家焚烧相关材料,并且串通好了口供,以备检查组到来时,可以应付过去。殊不知,他所做的这一切,全部是徒劳的。
9月17日,许世友将军接到通知,让他和王洪文一起进京开会。会议上,总理通报了相关的情况,许世友也表示了自己坚决拥护毛主席的决心。散会后,毛主席让人将许世友叫到了菊香书屋,当面对他下达了命令:秘密逮捕王维国。
之所以要秘密逮捕王维国,是因为在他的周边,还有其他的一些同案分子要抓。如果这件事办得不周密,很可能打草惊蛇。许世友深知其中利害,于是就在回去的列车上,和王洪文一起制定了计划。
许世友首先对于王维国的下一步动向做了预测,那无非就是三点:领兵叛变、逃跑或者静止不动。
领兵叛变,这一点不得不防,因为王维国毕竟控制着空军的一部分力量,而且手中还有上海的警察可以调动。力量虽然不强,但是也不能不予理睬。所以许世友已经做好准备,先调一个陆军师过来,进驻机场,控制飞机的起降;再让第六十军军长张明调一个师,做好外围机动,防止任何意外的发生。
至于逃跑,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王维国想要逃,只能是争取南逃出国。这也就意味着,他只能走三个方向:南京、杭州、苏州。南京有许世友自己坐镇,想来王维国没有这个胆量过来;杭州方面,还有另一名案犯——空五军政委陈励耘要防备,张明已经做好准备,机场上三岗,跑道全部用军车封锁,也是固若金汤;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苏州了。许世友已经做好了部署,让两个营的兵力控制了苏州机场,堵住了王维国逃跑的最后通道。
如果王维国静止不动,那么就轮到王洪文出场了。王洪文和王维国两人以前多有交往,也算是有一层朋友关系。按照许世友的计划,王洪文要打电话,以看中央文件的名义,把王维国钓出来,然后再实行抓捕。他也知道,王洪文并没有什么果敢的行动力,所以这一次,他把抓捕的工作,交给了自己的副手,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肖永银。
肖永银将军,是一位勇猛与智慧并重的沙场悍将,深得刘伯承元帅的欣赏。解放战争之中,肖永银一举抓获了东陵大盗孙殿英,给解放军的威名之上又添上了辉煌的一笔。他除了勇敢之外,还有着超乎寻常的机智。将任务交给他,许世友十分放心。
很快,计划就开始推进。肖永银、王洪文带着几个人,十分小心地前往上海,住进了延安饭店。一路上,几个人始终小心翼翼,唯恐被王维国安排的眼线发觉。不过,这一点他们多虑了,王维国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在上海也不算只手遮天,也还没有大规模监控上海的能力。于是,肖永银等人的行动,得以顺利推进。
安顿好了之后,肖永银与上海警卫部司令员周纯麟、政委刘亚松秘密见面,让他们配合清查自己的内部,严格封锁自己已到上海的消息。周、刘二人都不是王维国的党羽,肖永银对他们很信任。
很快,抓捕工作就布置好了。剩下的,就是由王洪文打电话,将王维国钓出来了。在一天的上午,肖、王二人来到一个单独的房间,给王维国挂了电话。
王维国这几天,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唯恐出事。他正在闭目养神,突然有人来报告,说是上海市委书记王洪文打电话找他。对于王洪文,王维国还是比较放心的,知道这个人素无城府和谋略,所以也就放心地接了电话。
只听电话那头说道:“王主任,你尽快过来一下。我这里有一份从中央弄来的文件,内容非常重要,你过来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此时的王维国,对于离开自己的办公区域非常小心。虽然他听出来了,对方确实是王洪文,但是也不敢怠慢。他回答说道:“王书记,我这里过去不太方便,你能不能把文件的内容电话里告诉我?”
王洪文一惊,他怕的就是这种情况。王维国自己要是不想过来,自己绝对奈何他不得。正当他急得抓耳挠腮之时,却看到了一旁的肖永银,神秘地伸出了一根手指。王洪文立刻心领神会,说道:“这个恐怕不行,这份文件刚刚出炉,中央也只有一份。我必须保证,和你看文件的时候没有第三个在场!”
一听了这话,王维国突然感觉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王洪文的水平他清楚,一个人绝对不是自己的对手。既然不能有第三人在场,那么也就意味着没人来抓自己,那还怕什么?于是王维国赶紧回答,自己马上过去。
很快,王维国就赶到了约定的地点。当他推开会议室的大门时,看到的根本不是王洪文,而是肖永银。正当他吃惊发愣的时候,肖永银一声令下,两旁的警卫人员走了过来,给王维国戴上了手铐,并且在他的头上蒙了一块红布。
很快,陈励耘也被如法炮制地抓捕成功。肖永银打电话给许世友:“您要的两个东西已经到手了,我们吃了饭就往回赶。”许世友则回答:“你们别吃饭了,赶紧回来。”可见,这位出身少林寺的将军,心情有多么急迫。
阴谋刺杀毛主席的罪人王维国,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逮捕了。许世友将军布置好的两个师一枪未发,一场危机便消弭于无形。
很快,同案犯纷纷落网,党中央对王维国等人展开了审讯工作。此时,他们的主心骨已经没了,只能是赶紧交代问题,以争取宽大处理。王维国详细讲述了自己如何参与刺杀毛主席的阴谋、如何在军队中拉帮结派、打击异己、攀附权贵。法庭在记录之后,将王维国正式收监,择机再次开庭。
1978年4月,法庭再开,宣布了对王维国的判决:虽然他罪大恶极,但是政府仍然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放了他一条生路,只判了他14年监禁。由于此前已经被关押了5年,所以王维国只要再服刑9年就可以恢复自由了。
那么,这14年的牢狱之灾,给王维国带来了什么改变了吗?从后来的情况来看,似乎并没有。
1985年,王维国出狱,被安置在河北的一个筒子楼里生活。此时,他听说自己已经失去了军籍和党籍后,便立刻对当地的党政人员抱怨道:“你们居然背着我取消了我的军籍和党籍,这是不合规定的。按照规定,你们在这么做之前,必须通知我本人。都这么多年了,没有一个人和我提过这件事!”
之后,他还经常对周围的人抱怨:“我干了几十年革命,就这么被全面否定了,这不公平。我对革命是有功劳的,这不能忽视。好,既然你们不认我,那我索性也不革命了。我累了,以后要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他用政府给他的补助,买了一身西服和一根“文明棍”,每天穿戴起来,在人们怀疑的目光中招摇过市。
有人说,在他们的小集团中,王维国的认罪态度是积极的,但也是出狱后抱怨最多的。这让人很怀疑,他到底是否真的被改造好了?抑或是他的内心,他始终就是这样的一个样子?虽然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此时的王维国已经失去了作恶的能力。愿意成天把自己搞成那样,是他自己的事,也是在丢他自己的脸,对于我们来讲,这是没有一点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