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这个帝制时期的选才之道,在历史上确实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兴盛于隋唐,鼎盛于两宋,衰落于明清,也曾经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极为积极的意义。在唐朝,科举虽然有考试之名,但却相当于一个荐举制度的辅助品。一个人考试的排名,往往在考试之前就已经注定。在这方面,一个年过七旬的老状元最有发言权。
唐朝的科举制所以独特,是因为在考试之前,考生往往会拿着自己写出的诗赋文章,去拜访达官显贵。如果显贵觉得好,就会有相应的推荐。推荐的人多了,考试的排名就会比较高。这种行为,被称为“行卷”,在当时的人看来,是很风雅的一件事。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唐朝的考试不过是一种辅助。大唐盛世,文治武功,文坛巨匠灿若繁星。考官们也害怕,如果让名不见经传的人考试夺魁,会有人嘲笑自己不识贤才,有眼无珠。在这种制度下,在文坛名气大的人,在考试时更占便宜。
唐德宗时代,曾经有一个人,名叫尹枢。他生于玄宗年间,很有才华,是四川阆中乡试的解元。他在文坛上很有些名气,对于天下文人的水平如何,他心中有一个十分公道的认识。但是,他并不喜欢行卷,所以虽然多年参加科举,但始终都是名落孙山。
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791 年,已经七十多岁的尹枢再战考场。他这一科,也算是名人辈出,其中就有著名的文学家令狐楚。但同时,这一科也很特殊,因为主考官是一个从郭子仪军中起家的官员——礼部侍郎杜黄裳。
杜黄裳虽然也是进士及第的出身,但是在步入仕途不久,便进入了郭子仪的幕府。后来郭子仪进京,杜黄裳曾一度执掌朔方军务,干了不少有益的事。但是,他在文坛的地位却并不显赫,天下有什么著名的文学之士,他也不很清楚。所以这次当主考官,杜黄裳多多少少是有些勉为其难。所以这一次,他打定了主意,谁来找自己“行卷”,自己就点谁的状元。
也是奇怪,可能真的是因为杜黄裳名气不大,在考试之前,居然真的就没有一个人来找他行卷。这一下,他可真的是有些抓瞎了,到底这个考试的名次要怎样定论呢?
很快,就到了考试的日子,当天的考试题目,是《珠还合浦赋》和《青云干吕诗》。杜黄裳将考题发下去后,十分忐忑的等着结果。这一科的考生确实素质高,很快,考卷就都交了上来。杜黄裳粗略的看了看,却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他只好尴尬地笑了笑,对底下的考生们说:“听说大家都是饱学之士,能不能有人站出来,帮本官一把?”
考生们面面相觑,都觉得这主考官太奇怪了。他是官,自己是民;他是师,自己是生,他能有什么需要自己帮忙的?
此时,七十多岁的尹枢站了起来,说道:“不知道大人想让我们帮什么忙?”
杜黄裳笑了笑,说道:“本官这里,无人能够写榜啊。”
所谓写榜,其实就是排名的别称。杜黄裳和天下文人交集不多,不知道谁更出名一些,自然不敢贸然写榜。
而尹枢一听,则非常高兴,大笑着说道:“我愿意帮大人写榜!”。说着,他就拿着自己的笔,走上了考官之位。他一边唱名,一边点评人物,一边给出排名。他给出的理由十分充分,所以排名就显得十分公平,无人提出异议。很快,写榜接近完毕,天下著名的文士,已经将从第二名以下的所有名次全都占满了。
杜黄裳不禁问道:“老先生,这状元点谁的好呢?”
尹枢要的就是他这句话,他当即说道:“本科状元,恐怕非老夫不可!”!说完,他就在榜首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顿操作,可是让杜黄裳吃惊不小。古往今来,还没听说什么人会点自己当状元的,即使手里有了权力,不还应该“三辞三让”吗?不过,杜黄裳转念一想,这状元确实应该是尹枢的。从第二名开始的名次都是他排的,他不当状元,谁又能当呢?同时,他还看了一眼下面的考生,发现也并无一人有意见。于是,杜黄裳马上盖印,这一次的考生排名就此确定。
这件事,恐怕也只能在大唐才能发生。唐朝虽然总给人感觉胸怀宽广得有些过分,但是那个时代的人确实是自信。尤其是那些文人名士,身上还有些魏晋之风,干起事情来往往超凡脱俗。所以,尹枢点自己为状元,从这个角度上看并不过分。当然,如果这件事挪到宋朝,可能他就会被冠以一个狂妄自大、私相授受的名声,从此和科举无缘了。
当然,尹枢也并非就是借着写榜的机会,给自己捞好处,他确实有异乎常人的才能。后来,他的亲弟弟尹极也参加了科举,同样也拿下了状元。他们兄弟二人,被誉为“梧桐双凤”。只不过,尹极做状元的时候,尹枢已经作古多年,他们没有能在官场上成为对方的助力。
不过,唐朝的科举之不公平,也因此可见一斑。没有名望的人,即使再有才学,也与那些很高的名次无缘;有名望的人,往往即使临场发挥不好,也照样能高中。这同样,也是一种阻止人才上下流动的固化行为。因此到了宋朝,才有了糊名制度和誊写制度。只有杜绝了任何暗箱操作的可能,人才的流动才能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