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我可干不了财政部部长。我过去长期打仗,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学过经济,真是没有这个能力和水平,请中央再考虑一下,让其他更合适的人当财政部部长。”
1954年6月1日儿童节这天,在中南海的菊香书屋,刚刚进京不久的湖北省主席李先念,正在向毛主席诉着苦。此前他已经接到通知,中央要任命他做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这个决定让他有些惶恐,就赶紧向陈云、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做了反应。陈、邓二人苦劝,李先念仍然不想接受。于是,毛主席决定亲自出马,让李先念接下这副重担。
然而刚一见面,李先念就继续推辞,表示自己干不了财政部部长。毛主席默默地吸了一口烟,然后说道:“先念同志,你说你干不了,不想干,那好,我只能把国民党的财政部部长宋子文从台湾请回来,让他干好了。”
毛主席的声音不高,语气也很平静,但是却透露着一股威严。李先念知道,主席这是有些生气了。其实,他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向对自己非常了解的毛主席,这一次为什么非要“强人所难”,逼自己去当财政部部长呢?自己是否要接下这个重任呢?
红军骁将李先念
李先念经常对人说:毛主席是我一辈子革命的导师。这话绝对不是奉承。毛主席和他的革命情谊,是别人很难理解的,那是一种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毛主席对于李先念的能力看得很透彻,甚至李先念自己都没有注意过的一些才能,都被毛主席挖掘出来了。
李先念是湖北黄安人,在1927年,18岁的他因为参加黄麻暴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2年,他带着三百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因此被任命为红四军第11师33团政委。一年后,他又担任了红30军政委。
1935年6月16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成功在四川懋功会师。联欢时,毛主席第一次和李先念见面。
这次见面的气氛非常好,毛主席对刚满26岁,就已经成为红军重要政工干部的李先念十分赏识,夸他是“英雄出少年,前途无量”。后来,毛主席还拿出地图,和李先念讨论部队的下一步行动意向。李先念将附近的气候、地理、生活状况和群众基础全都介绍了一遍,最后才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毛主席当时就称赞他:“很有见解,咱们真是相见恨晚啊!”
1936年10月,党中央发起宁夏战役,命令红四方面军一部西渡黄河作战。李先念指挥30军,在靖远县的虎豹口突破了黄河天险,又在其他兄弟部队的协同下,占领了战略要地:一条山和五佛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紧接着,红军为了打通与苏联的国际线路,创立河西根据地,决定以红四方面军为主,组建西征部队,也就是十分著名的西路军。李先念被任命为西路军委员会委员,随队出发。
宁夏、青海一带,是军阀马步芳、马鸿逵的势力范围。二马十分猖獗,又通过宗教捆绑住了当地的老百姓,让红军的工作很难开展。同时,红军的补给线过长,很难维持,所以出征不久就陷入了困境。但即使如此,李先念仍然指挥着部队,在凉州和永昌之间不断杀伤敌人,取得了歼敌四千余人的辉煌战绩。
但是,客观存在的困难却实在难以解决。西路军逐渐陷入困境,最终非常无奈地失败了,不少部队都被打散。但就是在面对这样的困难时,李先念仍然没有放弃。他带领着四百余人的小部队,翻越了海拔四千多米的祁连雪峰,并且通过安西、敦煌,星星峡等地,最终来到了新疆。这四百余人中的大多数,都成为了后来我军的军事和政治骨干。
1937年12月26日,经过多方的全力营救,李先念终于带着数百名西路军指战员回到了延安。很快,毛主席就接见了他。见面时,主席充分肯定了西路军的战斗精神,他表扬李先念说道:“西路军这次的战斗非常壮烈,你们能带领一部分同志,经历那么多困难到达新疆,这份坚定,除了共产党人领导的红军,任何军队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抗日英雄李先念
此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李先念非常想去抗日前线一展身手。但是,为了统一全军思想,毛主席先是安排他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和马列学院学习。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闭幕,很多抗大的学员都陆陆续续走上抗日前线,但李先念却迟迟没有等到任命。
此时,许世友的叛逃未遂事件余波仍在,而张国焘也突然逃入了国统区,使得原先红四方面军的干部被“另眼看待”。对于他们的任命,也一度是非常小心的。
终于有一天,政治部主任谭政找到李先念,对他说:“先念同志,组织上决定,让你到八路军129师当营长,你有什么意见?”
要知道,李先念此前是军政委级别,现在让他去当营长,这等于连降5级,有些太狠了,换成一般人肯定无法接受。但是此时,李先念只想上战场打鬼子,根本不在乎级别问题。于是他很坚定地回答说:“我没有意见,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然而几天后,李先念却接到通知,说是毛主席要见他。他过去之后,看见主席阴沉着脸,正在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
“我听说,他们让你到129师当营长,有这回事吗?”主席问道。
李先念点了点头,回答道:“是的主席。”
毛泽东显然非常生气,把手里的烟猛地一下掐灭,然后说:“这太不公平了!让你去当营长,这不是屈才吗?”
最后,在毛主席的干预下,李先念没有去当营长。当时,新四军刚刚组建不久,急需能力强的军政干部。党中央任命李先念为第四支队参谋长,在鄂豫边区领导抗日斗争。从后来的发展来看,新四军的支队算是师一级单位,所以这一次,李先念的职务不算降得太厉害。
当然,到底职务如何,是升是降,李先念将军本人并不在乎。他想的,就是参加抗战,将侵略者赶出去。
刚到鄂豫边区时,新四军的军事实力还很弱,根据地的经济也不行。李先念决定以统战为武器,打开经济的突破口。鄂豫边区附近的情况复杂,有很多自发组织的抗日团体,还有不少民间的豪绅。李先念和他们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争取到了他们的支持,从而打开了经济通道,让鄂豫边区变得欣欣向荣。
同时,李先念也积极地发展部队。他先是组建了新四军游击支队,并且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部队发展到了九千人。手里的武器,也通过不断地缴获变得丰富了起来。
1939年,党中央决定将豫鄂边、鄂豫皖、鄂中的抗日力量集中起来,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由李先念担任司令员。从此后,他开始频繁出击,将日伪军打得不敢露头。
1941年2月,李先念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第五师全师共1.5万余人,但是武器装备比较落后,不具备和敌人硬拼的实力。于是,李先念指挥部队,经常进行大范围的跳跃迂回,以超强的机动力为武器,多次挫败日伪军的军事行动。
1941年12月,李先念得到情报:日军被大量调往太平洋地区,武汉附近的敌人人心浮动。于是,他集结兵力,对盘踞在汉阳西南的敌人发动了突袭。结果由于敌人持续不断地投入兵力,仗越打越大,最后成了一场持续整整两个月的大战役。
最后,这场战役以新四军的胜利而告终。第五师不但歼敌五千二百余人,还解放了汉川、汉阳、沔阳等地区,成功地扩大了根据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到了抗战胜利之时,鄂豫边区在李先念的领导下,发展成为拥有土地9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正规军5万,民兵自卫队30万的大型根据地。即使放眼国内,鄂豫边区也是排名非常靠前的大根据地。
转战经济领域
1946年,党中央得到情报:蒋介石集结了30万大军,即将对李先念不利。李先念的手里只有5万余人,不足以和敌人抗衡。于是,毛主席立刻给李先念发电报:
“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今后行动,一切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要请示,以免延误时机。望团结奋斗,预祝你们胜利。”
接到命令后,李先念立刻开始进行布置。6月26日,他率领北路军1.5万人,秘密而神速地突破了敌人重兵把守的平汉铁路,抢在敌军发动攻击前,跳出了第一层包围圈;接着,他们穿过天河口,进入伏牛山南麓的山林地区,用地形甩开了追兵。7月11日,部队到达师岗,再次兵分两路向西突进。之后,李先念又抢渡丹江成功,打开了入陕门户南化塘。最后,大部分突围部队从南化塘进入陕南,突围行动圆满成功。
突围成功了,但李先念却病倒了。由于环境艰苦,使得他的胃病复发了,逐渐难以支撑。毛主席听说后,电令他回延安休养。
再次踏上延安的土地,让李先念十分感慨。自己和党中央一别八年,这中间的种种艰辛汗水,只有自己知道。
不过,其实毛主席也同样知道。他对李先念创建鄂豫根据地、率部突出敌人重围的种种功绩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且说李先念“很了不起”。
1947年5月,李先念被任命为中原局第二副书记,兼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司令员,率部进入河南,配合刘邓的中原野战军行动。这期间,他打了不少胜利,开辟了大量的根据地。
淮海战役开始后,李先念开始逐渐退出一线指挥系统,转而开始承担大量的后勤保障工作。从这一时候起,他开始从一个战将,慢慢往经济领导转型。
1949年2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所有领导已经都开始准备解放后的工作。此时李先念表示,自己想要回湖北工作。他表示:“我从参加革命开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湖北战斗和工作的,我对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所以我觉得,我回湖北工作比较适合。”
毛主席当即批准了李先念的请求,将胜利后的湖北交给他管理。
3个月后,武汉解放,党中央立即任命李先念为湖北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让其全面主持湖北的所有党政军工作。
当时的湖北,情况仍然比较复杂,有大量的不良商人囤积大米、布匹、煤炭等物资,造成民不聊生。李先念请来经济专家陈云,借用上海的成功经验,调集大量物资进入市场。结果很快,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就被稳定住了。
接下来,李先念又调集部队,剿灭了为害乡里的土匪,并且在全省的每一个乡村都建立起了人民政权。借着这个势头,李先念又顺利地推进了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同时,李先念又积极扶持本地工矿企业,让工业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
经济工作并不是李先念的专业,但是他善于学习,也善于听取专家和底层人民的意见,另外还善于实践和总结经验。所以很快,他就在湖北打了几个漂亮的经济仗。他不但顶住了资产阶级的再次入侵,还彻底解决了中南地区的人民温饱问题。
调任财政部部长
李先念这样的成绩,当然会引起党中央的注意。尤其是主管经济工作的陈云,更是对其赞赏不已。陈云发现,两个人在对付资本家、发动经济战役、协助地方工农发展生产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思路几乎一模一样。这让他有了一个想法:让李先念这员战将离开地方,到中央进行经济工作。
1954年,原先从事经济工作的一批干部下马,中央急需调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进入中央。此时,陈云找到周总理,推荐李先念当财政部部长。
陈云的推荐,并不是出于个人的偏爱和朦胧的感觉的,而是有实实在在依据的。陈云指出:李先念有四点优势:
第一、年富力强!李先念这一年刚刚45岁,算是比较年轻的高级干部了,日后能够做工作的日子比较长;
第二、头脑清晰!虽然李先念文化程度不高,但是记忆力非常好,经济数据几乎是过目不忘;
第三、爱学习!李先念主持地方工作后,经常向人请教问题,不耻下问,而且还喜欢钻研。这让他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经济工作能力;
第四、过往历史!从历史上看,李先念并不是那种单一的将才或者是政治人才,而是放到哪里都能闪光的全面型人才!主持经济工作,应该也没有问题。
最终,周总理上报毛主席批准,调李先念进京当财政部部长!
然而,接到调令后,李先念却有些心虚。经济工作是国家的重中之重,自己能行吗?他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学习经历:在家乡上过两年私塾,将将能认字时便辍学了;后来在延安,他学习战争和马列主义,这些都没问题,但是经济方面的课程,自己根本听不懂。让连经济课都上不了的人去当财政部部长,这不是开玩笑吗?
于是他赶到北京,先和陈云谈话请辞。两人一番谈话后,陈云看李先念的态度仍然如故,就赶紧找来了邓小平帮忙,希望能让李先念接受任命。邓小平找来李先念,也是劝了半天,可发现对方仍然是无动于衷。邓小平也有些生气,说了一句:“我们认为,财政部部长你就是最佳人选,你做好上任的准备吧。”
几次谈话,让李先念感觉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正在此时,毛主席听说他到了北京,而且对当财政部部长的事儿顾虑重重,于是便找他来谈话。接着就发生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主席有些生气地说:你不干财政部部长,我就把宋子文请回来!
这句话,真的让李先念有些吃惊。他意识到,这次中央的决心非常大,自己如果继续推辞,就真的有些不合适了。于是在沉默片刻后,李先念站起来说道:“主席,我知道了,既然中央已经决定让我来干,那我就干!而且我不但要干,还要争取干好!”
给出了保证之后,李先念就开始做起了准备。他知道,自己的基础不好,那怎么办?只有学习这一条路。他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用了一年时间,将所有马列主义的经济学著作全部读完。对其中讲述的经济规律和道理,他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另外,李先念还注意向专家学习。陈云长期主管经济工作,而邓小平则是前任财政部部长,李先念把这两个人当作了自己的老师,遇到不懂的东西,就向二人请教。对于邓小平的那些理财高招,他更是积极学习、认真贯彻,让财政方面的工作顺风顺水。
而且,李先念还非常注意跟自己的下属学习。财政部的那些干部,都是长年在这条战线上工作的人,经验丰富,知识结构严谨。李先念以平易近人的态度,虚心向他们求教。那些干部不但没有一个人轻视他,反而都将他视为认真负责的好领导。
就这样,李先念很快就掌握了财政工作的规律,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更有甚者,他还成为了经济问题的专家,他提出的经济意见和方案,都有着非常长远的打算,以及非常合理的可操作性。
回想起来,如果没有毛主席的鞭策,李先念可能仍然在顾虑之中,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把经济工作干得这么好。他的经济工作才能,也算是被毛主席给激发了出来。
后来,毛主席在谈论新中国经济工作的时候,经常会说:“在我们党内,经济方面也有“四大名旦”,李先念就是其中之一。”这句话,就是他和人民对李先念工作成绩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