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你往碗里放什么呢?”
1940年的一天中午,在八路军的总部之内,突然传出了一声大喊。之后,就看见民兵队长莫三航一手端着一只大碗,一手拉着炊事员高二根,风风火火地在院里喧哗。从他的口中众人得知,他看见高二根拿了一包东西,撒在八路军司令员朱老总的粥里面。
警卫员和其他的参谋立刻重视起来,此时敌人的奸细横行,难不成真的有人给朱老总下毒?正来总部公干的锄奸部部长杨奇清,此时也走了出来,十分冷静地看着院里发生的一切。
几个心细的人弄来了一只小鸡,给它喂了一点儿粥。没过几分钟,小鸡便晃晃悠悠地倒在了地上。
“你们看,有毒!高二根是敌人的奸细!他要谋害朱总司令!”莫三航死命拽着炊事员高二根,再一次大喊了起来。
“该死的奸细,枪毙他!”此时已经有围观的群众和干部在跟着喊了。一时间,应者云集,喊声形成的声浪,险些把屋顶给掀了。高二根一看此种情景,也大喊道:“我没有!”但是,他一个人的喊声盖不过众人的喊声,没有人听他的。
“同志们,别着急,这个案件要审理清楚!动不动就枪毙哪儿行?即使他真的是奸细,咱们也要挖出他背后的特务组织才行!”此时,杨奇清突然走上前来,先制止了大家的喊声,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杨奇清在1930年就参加了革命,在1932年就担任三军团保卫局执行科科长,斗争经验非常丰富。他办案以冷静著称,绝不在头脑发热时做任何判断。为了不造成冤案,更为了保卫锄奸工作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他处理每一件案子都是非常谨慎的。因为在这方面,他有着非常惨重的教训。
1931年,杨奇清还是一位普通的战士。当时,红军的部队的名单泄露了出去,敌人特务每个人都能掌握一二百个。有一个女特务,将自己掌握的名单写在了一个笔记本上。后来,此人被抓获,为了减轻罪责,她拿出笔记本,声称上面的人都是自己的“同伙”!
当时审查工作十分简单,对于被敌人指认的同志几乎不加甄别,不少战士因此而被捕。在审讯中,工作方式也流于简单粗暴,如果有人不“交代”,干部们不会自己鉴别这个人是不是真的通敌,而是会给他们安一个“刻意隐瞒”的罪名,加重处罚。结果一轮审讯下来,竟然没有一个人被排除嫌疑!
整整一个连的战士,全部通敌,这怎么可能?杨奇清在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异议。但是,当时的审查原则过于严厉,他的意见没有人听。于是,不少战士莫名其妙地就失去了生命,红军的很多战士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敌人的谣言中。当时的惨烈景象,杨奇清记忆犹新,所以在日后的工作中,他力求谨慎,不冤枉一个好人。
为了调查这次的投毒案,杨奇清把相关人都找来,亲自问话。从他们的口中,杨奇清了解到了两个当事人:高二根和莫三航的情况。
高二根原本是个伪军,在一次战斗中被我军俘虏。因为他面相忠厚,而且改造学习积极,所以很快就被释放了。此后,他加入了八路军,·并且凭着一手做饭的手艺,被调入总部机关当大灶炊事员。他和朱老总的接触很频繁,甚至可以说,朱老总每一餐的饮食,都要经过他的手。
而这个莫三航,是个各方面都很突出的干部。他不但是个贫农出身,而且工作能力非常强。虽然念书不多,但是他的口才却非常出众,做群众工作时一个顶俩。同时,莫三航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战斗英雄”。他曾经在一次战斗中,他主动殿后,结果被敌人俘虏了。但是后来经过了一番周折,他居然打伤了看守他的伪军,平安地回到了村里。
高二根和莫三航,不管是出身还是经历,可以说天壤之别。不过,杨奇清没有受这些外在因素影响,而是始终致力于案情本身。他从看到高二根的第一眼起,就觉得他不像一个奸细。敌人的奸细,都得是那种诡诈机灵的人。但是,这个高二根十分木讷,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奸细。但是,人不可貌相,是不是这个高二根是个深藏不漏的人呢?杨奇清决定亲自会会他。
但是奇怪的是,当审讯开始后,曾经在院子里大喊:“我没有”的高二根,此时的态度却完全反转。他承认了所有罪行,并且痛心疾首地表示自己“有罪”。这种转变,可真是让杨奇清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难道他真的是坏人?
在询问中,高二根交代了自己作案的整个过程:
他是伪军投诚过来的人,曾经在城里给日本人当过厨师。就在前几天,一个当初的伪军长官找到了他,将一个纸包塞给了他。这位长官表示,只要他能将纸包里的东西混在朱总司令的饮食里,不管结果如何,都能给他一大笔钱。高二根也没有多想,便在这一天的中午下了手。可没想到,他在下毒时,莫三航正好看见,于是便喝止了他。接着发生的,大家就都看见了。
听了高二根的交代,杨奇清马上就问了几个问题:他投诚之后,和敌人是怎么联系的?给他毒药的那位长官,长什么模样?叫什么名字?而且,他在人多眼杂的中午动手,到底是什么动机?
杨奇清的连续发问,让高二根晕头转向,磨叽了半天也没说出来个一二三。
带着疑问,杨奇清又将莫三航叫来了解情况。
莫三航的表现,和高二根迥然不同,他十分健谈,将如何抓住高二根投毒的过程,讲得一清二楚。同时他还表示,自己和高二根是很不错的朋友,此次出手,是出于保护首长安全的大义,绝非刻意邀功。
人有的时候,说得越多破绽就越大。莫三航的一言一行,反倒让杨奇清产生了很深的怀疑。相比起木讷的高二根,巧舌如簧、头脑灵活的莫三航才更像一个奸细。而且,如果按他所说,自己和高二根是朋友,那么看到对方犯错误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帮助和教育,而不是忙不迭地揭发。难道真的是什么大义灭亲吗?杨奇清还真有些不相信。
接下来,杨奇清又进行了深入地走访,结果发现了更多的疑点。原来,高二根的这个伪军身份,并不是因为他自甘堕落而来的。当初,他曾经是城里饭馆的一个厨子,但是有一次伪军抓壮丁,将他给抓进了兵营。从主观上来讲,他不是一个坏人。而且在加入八路军之后,他的表现十分良好,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干工作从不挑肥拣瘦。否则,八路军总部炊事员这么重要的位置,也不可能让他轻易地交给他。
而莫三航,他的实际情况,好像远不如一些人口中的那么光鲜。他虽然是贫农出身,也不算懒惰,但却十分乐于讨好别人,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属于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上级觉得这个人头脑灵活,于是就让他当了民兵队长。
在一次战斗中,莫三航率领民兵袭扰敌人,结果队伍在撤回来之后,发现找不到他了。几个同志又返了回去,结果发现莫三航已经被敌人抓住了。
战友们听说队长被抓,就立刻开始制订计划,准备展开营救。但就在这时,莫三航突然自己回来了。据他所说,他是打伤了看守自己的伪军,然后穿上了对方的衣服,九死一生才回来的。虽然谁也没真正见到他是如何逃跑的,但是鉴于他说的很精彩,不像假的,于是就把他当做了战斗英雄。
随着调查的深入,在杨奇清的心中,莫三航的嫌疑变得越来越大。可就在这时,莫三航又干了一件没有头脑的事。他开始逢人就说:“高二根刺杀总司令,罪大恶极,必须枪毙!而我当场抓住了他,这是多大的功劳?你们说上级会给我个什么官当?”
听说这件事后,杨奇清的嘴角微微露出笑意,事情正在朝着他想象的方向发展。他知道,有人开始沉不住气了。
两天后,杨奇清再次提审了高二根。一开始,高二根还和第一次审讯时一样,坚称是自己投的毒。但是,杨奇清却说道:“老高,你知不知道,莫三航在外面,天天说应该枪毙你。你是不是真的做了错事,自己心里清楚,还是老实交代吧!”
听了这话,高二根明显有些震惊。半晌之后,他终于说出了实情。
原来,高二根并不是什么奸细,而是一位拼命保护首长的无名英雄。就在莫三航回到村里不久之后,高二根就发现他频繁地出入厨房,形迹非常可疑。他想过和警卫员说这件事,但是鉴于两人平时关系不错,他就没有这么干。但是,高二根从此后便开始注意莫三航,一旦发现他进了厨房,自己也马上跟着进去。
几天之后,莫三航突然找到高二根,对他说伪军那边给的钱多,当初他跑回来,有些草率了。如果高二根能跟自己一起投降,他不介意再回伪军那里一趟。但是,高二根已经决定追随共产党,所以严词拒绝了莫三航。事后莫三航找到他,说自己是开玩笑的。高二根信以为真,也就没有揭发检举。
就在事件发生的那天中午,高二根正在给朱老总盛粥。此时莫三航突然走进厨房,当着他的面将一包粉末撒在粥里。还没等高二根明白怎么回事,莫三航便一把抢过粥碗,然后高喊高二根投毒。莫三航的嘴快,又擅长煽动群众情绪,很快就有不少人跟着他一起喊“枪毙高二根!”高二根此时才反应过来,想为自己辩护,但是此时莫三航已经掀起了浪潮,高二根说的话已经没人听了。
事后,高二根被关了起来,等待杨奇清的审讯。此时莫三航又找到他,威逼他承认自己投毒。高二根一开始不为所动,坚决表示自己不会认罪。莫三航一看这种情况,马上又换了一种嘴脸,说只有高二根配合自己,自己才有机会去救他,并且澄清事实。高二根此时方寸大乱,就又相信了对方。于是就有了杨奇清审讯室,高二根认罪的那一幕。
至此,整件事情已经真相大白。杨奇清派人暗中跟踪莫三航,掌握了他投敌叛国的证据。接下来,逮捕行动展开,莫三航落网。面对证据,这个卑劣的奸细完全供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他表示,自己多次投毒,都因为高二根的谨慎而未能成功。所以他就想了这个办法,想先把高二根搞死,然后想办法将炊事员换成自己的人,以达到自己罪恶的目的。谁承想,杨奇清明察秋毫,没有过于草率的断案。结果不但高二根没事,自己还栽了进去。
审讯的末了,莫三航的一句话,险些把杨奇清逗乐了。他说道:“首长,我这算不算是自首啊?咱们的政策不是坦白从宽吗?”这个奸细,到了最后还存在着这样的幻想,怎能不让人发笑!
后来,杨奇清顺着莫三航的这条线,破获了一个企图谋害朱总司令的敌人间谍团伙,抓住了主犯“骷髅”,为根据地的保卫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经过此事后,杨奇清在办理案件时更加谨慎,决不让一个同志受冤枉。他的工作态度,不但让我党根据地内少了很多冤假错案,让敌人的借刀杀人之计无法得逞,还得到了毛主席、朱老总等人的赞赏。
建国后,杨奇清继续从事保卫工作。1955年,周总理首次参加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杨奇清挫败了数次针对周总理的暗杀行动,并且逮捕了暗杀团成员26人,再次立下了功劳。他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了一段段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