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他是毛主席点名要营救的人,号称红色历史学家,为何最后叛变了?

He Was The Person Chairman Mao Named To Rescue, And He Was Known As A Red Historian. Why Did He Betray In The End?

2023-06-14 15:56

我方希望国民政府可以释放各地的被捕人员。例如皖南事变时被俘的新四军官兵,如叶挺等、广东的廖承志、张文彬等人、新疆的徐杰、徐梦秋、毛泽民等人、四川的罗世文、车耀先等人、湖北的何彬等人,以及浙江的刘英,西安的宣侠父、石作祥、李玉海等人。以上人员均系爱国志士,请予恢复自由,以利抗日!”1944年5月15日,毛主席致电正在与国民党谈判的林伯渠,提出了以上要求。电文之外,毛主席还给出了一个重点指示:“重点营救徐孟秋!”相比于新四军军长叶挺和亲生弟弟毛泽民,毛主席对这个徐孟秋似乎格外关怀。

那么徐孟秋是谁?他又是靠什么来赢得毛主席的重视?最后他的结局如何呢?让我们翻开历史书,看一个曾经前途无量的红色历史学家,怎样走上了一条遗憾的不归路。

他是毛主席点名要营救的人,号称红色历史学家,为何最后叛变了?

徐孟秋是安徽寿县人。他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封建家庭,父母天天教育子女的无外乎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那一套。不过,因为家里条件还不错,所以徐孟秋得以受到较为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打下了深厚的历史学基础。他十岁那年,由于父亲不会经营,徐家家道中落,徐孟秋开始尝到人世间的心酸冷暖,内心开始有了变化。

1920年,徐孟秋为了生活,进入了一所养蚕技术培训学校,并很快成为了学生领袖。这所学校的校长和教员酸腐落后,徐孟秋就想发动一场运动来警醒他们。可没想到运动没搞成,自己却被学校开除了。他又进入一所商业学校学校,但仍然和校方闹出了不愉快,又被开除了。此时,他听说国共联合开办了上海大学,便欣然前往。在这里,他碰到了共产党人瞿秋白、邓中夏等人,心扉一下子被打开,感觉进入了一片新天地。入学不久,他也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徐孟秋虽然外表文质彬彬,但是胸中却有一团革命的烈火。入党之后,他也很快接受任务,去老家开展革命活动。正是他,成立了安徽省的第一个党支部。

他是毛主席点名要营救的人,号称红色历史学家,为何最后叛变了?

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从事革命运动相当危险,徐孟秋不得不以一个教师的身份为掩护。但是他对此并不甘心,他要当的,是叱咤疆场的军人,不是每天摇头晃脑的教书匠。所以不久之后,他又回到了上海,继续深造。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开始从上海大学招收学生。徐孟秋正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之际,却突遭噩耗——自己的父亲病危,急需他回去料理后事。徐孟秋虽不甘心,但也没有办法,只能放弃了这次机会。1925年8月,他来到广州,准备报考黄埔军校。但是党组织根据需要,安排他去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做政治工作,主管宣传。徐孟秋对此非常失望,一种逆反心理开始滋生。

1926年,蒋介石自导自演,发动了针对共产党人的“三二○”事件,徐孟秋与其他不少共产党员也因此而扣押。后来经过多方营救,徐孟秋成功获释。他奉命来到武汉工作,成了十二师政治部的一名秘书。一年后蒋介石又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此时徐孟秋正好生病住院,所以躲过了第一波的清洗。接下来,他得到了“杀手王”王亚樵的保护,在法租界当了一名编辑。不久之后,党组织又派徐孟秋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他是毛主席点名要营救的人,号称红色历史学家,为何最后叛变了?

1930年,徐孟秋回国,秘密进入苏区,担任了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建立,徐梦秋任了代理政治委员和政治部主任。在这段时间里,徐孟秋积极任教,讲授马列主义和政治工作的要领。很多日后著名的将领,比如说张爱萍、刘亚楼等人,都曾是徐孟秋的弟子。此外,他还积极为红色期刊撰稿,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苏区的时间,是徐孟秋一生中最为充实的一段时光。当时和他最谈得来的,就是毛主席。两个人都是史学大家,又都对时局政治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所以谈话相当投机。只要一有时间,两人就会秉烛夜话,通宵达旦。他和毛主席的关系,也在同志之外多了一层朋友的光环。

当然,徐孟秋的心中也有自己的遗憾。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为此他曾经多方努力。但是到头来,他从事的却总是政治和教育工作,这让他始终觉得不太痛快。不过好歹,自己致力于民族解放的理想,在苏区得以充分释放,这对徐孟秋来讲是一种补偿。

他是毛主席点名要营救的人,号称红色历史学家,为何最后叛变了?

但是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很快徐孟秋就会遭遇一生最大的变故。这次变故,直接将他从高山的顶上打落深渊!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徐孟秋虽然不是战斗人员,但是长途的行军仍然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在过雪山的时候,由于衣服鞋袜单薄,徐孟秋的双脚被严重冻伤了。在那个缺医少药的环境里,他只能不顾伤痛继续前行。等到了延安的时候,他的伤势已经蔓延到了双腿。万般无奈之下,由阿拉伯裔医生马海德主刀,徐孟秋被截去了双腿!这宣告着他当一名将军的理想彻底破灭。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徐孟秋非常照顾,不仅给他安排了最好的窑洞居住,还特别供给他每月一斤猪肉、半斤鸡蛋、两斤黄豆,这在当时已经是规格很高了。而徐孟秋表面上,也没有受到伤残的影响,依然积极工作,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史资料。比如著名的《红军长征记》,便是由徐孟秋担任的总编辑。他也因此,有了“红色历史学家”的称号。此外,他还与丁玲、李克农、陆定一等34人一起,创建了陕北红军的第一个文艺团体“中国文艺协会”。

他是毛主席点名要营救的人,号称红色历史学家,为何最后叛变了?

但是,徐孟秋只是以工作来抵消致残后心理上的痛苦。一个人能承受的痛苦是有极限的,这在往后的几年里会被充分地展示。

1936年,为了给徐孟秋治伤,党组织特批他去苏联治疗。当他走到新疆省迪化县的时候,却听说了苏联内部正在进行一场运动,不少人受到冲击,其中还包括自己的一些好朋友。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徐孟秋选择留在了新疆,和陈潭秋、毛泽民一起工作。当时的新疆,是在军阀盛世才的掌握下,徐孟秋和毛泽民等人都在其政府里担任官员。

新疆当时文化和政治教育非常落后。徐孟秋给延安写信,说明了新疆省的情况,请求了大量的书籍援助。这对新疆来讲,是一个不可估量的贡献。不久之后,几人又联手掀起了新疆的抗日浪潮和新文化运动,一度让这片土地上燃起了革命之火。

虽然工作上成绩斐然,但身体上的残疾,仍然是徐孟秋心中的痛点。1941年,他听说苏联能给他安排做假肢,于是便准备前往。可到了苏联之后,医生却说他的伤残程度太严重,想要安装假肢必须去德国。不巧的是,现在苏德正在开战,徐孟秋只得回到迪化等待时机。

他是毛主席点名要营救的人,号称红色历史学家,为何最后叛变了?

就在这时,本来老实的盛世才却突然发难,对新疆省内的共产党员举起了屠刀!

盛世才本人,不过是一个旧式的军阀,根本没有什么新思想。当初他善待共产党人,不过是想利用共产党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他对徐孟秋等人搞得新文化运动和抗日宣传非常不感冒,对他们教育民众走革命道路的做法更是警惕。恰在这个时候,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受到严重打击。而蒋介石和宋美龄也飞赴新疆,授意盛世才对共产党下手。盛世才于是捏造罪名,将陈潭秋、毛泽民、徐孟秋等140多名共产党人逮捕,逼着他们“投诚”!已经身体残缺的徐孟秋再也禁不住敌人的严刑拷打,最终叛变革命!

事件发生活,党中央毛主席为解救被捕同志进行了多方努力,本文最开始提到的那一封电报,就是这方面工作的证明之一。此时,所有人都不知道徐孟秋已经叛变,所以毛主席才会特别批示“重点营救”。后来有一个消息传来,说徐孟秋已经牺牲,不少领导人还对此表示了遗憾。

徐孟秋当然没有牺牲,但是生活也不算如意。他虽然叛变革命,但是盛世才却依然软禁着他,直到1945年盛世才调离新疆。这之后,他因为在红军时期的职位高,所以被安排担任了军统局少将军衔的特研组组长。这是一个无所事事的闲职,平时没有任务,自然也就得不到重视。也就是说,徐孟秋叛变换来的,不过就是苟延残喘,凑合活着。解放战争中,就连这么一个闲职,徐孟秋都没坐稳,被一个叫赵耀斌的人所顶替。此后他消失了一段时间,直到1949年南京解放,他去找自己当初的战友刘伯承,希望能得到一个从轻发落的机会。但是刘帅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并在拒绝他的同时通知了警卫部门,将徐孟秋抓进了老虎桥监狱。1976年5月22日,徐孟秋在狱中病逝,结束了自己遗憾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