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楚考烈王是有子还是无子?史书记载很含糊,太史公也是个八卦的人

Does King Chu Kaolie Have A Son Or No So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Are Very Vague, Tai Shigong Is Also A Gossip

2023-06-14 16:04

《战国策》中都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楚考烈王无子》。其大意是说,楚考烈王没有儿子,作为相国的春申君很着急,满世界给他找适宜生孩子的女子入宫,但是没有任何响动。后来春申君的门客李园将自己的妹妹李环(有一说叫李嫣,咱们这里采用李环这个名字)介绍给春申君,春申君很喜欢,就收为自己的侍妾。后来李环有孕,李园就劝春申君把自己的妹妹献给楚考烈王,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完成政变,让春申君的后代成为楚国的国王。春申君应允,把李环送入楚宫。后来李环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李环则为王后,而李园则通过妹妹的关系,掌握了楚国朝政。后来楚考烈王得病,春申君的门客朱英觉得事情即将有变,劝春申君逃离楚国,春申君不听。最后楚考烈王薨,李园抢先入宫,在春申君入朝之时杀死了他。

楚考烈王是有子还是无子?史书记载很含糊,太史公也是个八卦的人

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算得上是诸侯王室绯闻中知名度最高的。如果你觉得《战国策》的硬度不够,还有两本绝对强横的史书——《史记.春申君列传》和《越绝书》,也都记载了这件事(越绝书中关于春申君的部分有出入),可谓言之凿凿。很多人据此认为,楚考烈王没有生育能力,他和李环的两个儿子都是别人的种。

但是,这些记载也让人疑惑,以现在医学来看,妇女怀孕的首月,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应,要靠试剂或者验血来检查激素水平,才能确定其是否怀孕。通常要到第三个月,孕妇自身才会有很明显的感觉。那我们不禁要问,从李环知道自己怀孕,到10月怀胎生产,中间也就是7-8个月的时间,不足月产子,难道不会引发怀疑吗?即使在医学不发达的战国时期,难道妇女在进宫之前,是否怀孕这么大的事儿还查不出来吗?尤其在是楚国这个盛行弑君的国家,那么多贵族子弟蠢蠢欲动,难道就不会觉得这是孩子的可疑性是自己夺位的机会吗?

楚考烈王是有子还是无子?史书记载很含糊,太史公也是个八卦的人

当然,这个仅仅是我的猜测,不足月生子也并非不可能。然而,史书中关于昌平君和楚王负刍的记载,让楚考烈王是否真的无子都成为了问题。首先说,据《史记索隐》中记载,楚考烈王在秦国为人质之时,还曾经有一个儿子昌平君,他的血统就没有受到过质疑,如此看来,楚考烈王的生育能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另外,同样是《战国策》,以及另一部史书《左传》中,都记载了楚国的末代楚王负刍,是“嫔妃所生”,也就是楚考烈王的儿子,这更说明楚考烈王的生育能力没有问题。

但不管是儿子还是弟弟,他登上王位的故事却是确定的:楚幽王死后,楚哀王继位。负刍行弑君之事,先是让门客干掉了楚哀王,然后又杀掉了王太后李环和李环的哥哥李园,然后他才散步流言,说楚考烈王和李环的两个儿子,即楚幽王和楚哀王,都不是楚考烈王亲生!他其实是用这个政治谎言,为自己的登位创造合法性!

楚考烈王是有子还是无子?史书记载很含糊,太史公也是个八卦的人

退一万步说,如果把《楚考烈王无子》的记载和楚王负刍的流言合在一起,我们可以解释楚幽王不是考烈王亲生的原因,但是楚哀王的来历却无法解释。要知道此时李环已经入宫,成为王后,后宫宫禁森严,什么人能大胆到来此处与王后通奸?当然,此处有一说是李环与哥哥李园通奸,生下的楚哀王,但是这很不合常理。如果兄妹早已通奸,李园为什么还要中间倒一道手,让春申君来给妹妹受孕?自己来不行吗?这样还可以省去和春申君斗智斗勇的步骤,并且让楚国未来的血脉成为自己的,那岂不更方便?而且妹妹后来成为王后,已经有了儿子熊悍(即楚幽王),何必要再去冒险来个老二呢?难道真是恋奸情热,冒险在宫禁森严之处干出通奸之事?如此明目张胆,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疑点,如果楚王负刍真的有这种怀疑,为什么楚幽王在位时候他一言不发,到了楚哀王被自己刺杀了才蹦出来说话?所以说,楚考烈王无子,十有八九是史书上的八卦。

楚考烈王是有子还是无子?史书记载很含糊,太史公也是个八卦的人

我们再来看更早的史书《越绝书》,其中有明确记载,春申君于楚考烈王生前已经被处死。如果采信《越绝书》,那所谓他和李园李环那点事儿就更是子虚乌有了。

真正的历史事实,很有可能没有这么戏剧性,李环就是被哥哥李园送进的楚宫。而楚考烈王也没有生育障碍,和李环顺利怀孕生子,而且连生两子,相继继承王位。后来楚幽王死后,楚哀王势力单薄,楚王负刍弑君,并散布前两任国君并非国家正统血脉的流言,以凸显自己的正统性。而楚王负刍最后死于秦国统一战争,之后由于天下人对楚国的怜悯,所以就没有人来戳穿他的谎言。这之后经过几十年的流传,他的这种说法被当做史实,被记载在《战国策》中,后来又被《史记》收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史记》中比较八卦的记载,还有秦始皇的身世问题,和《楚考烈王无子》颇有相似之处,而且更加缺乏证据。从这两个记载可以看出来,太史公对自己作品的文学性追求,有时候会胜过对严肃性的追求。他曾经说过,《史记》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只是他个人对历史的理解与记录,是不是真的符合事实,他自己恐怕都不那么上心。作为后世学子,咱们也就不要死抱着书本了,还是用自己的头脑构建自己的历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