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同意推迟发起战役。相反,我认为还有提前。如果你们觉得第43军准备不足,我带着第40军单独上。”
1950年2月的一天,“旋风将军”韩先楚,以个人名义,向身在莫斯科的毛主席发了电报。电报中,他不仅反对不久之前,广州军政会议上大多数将军的意见,还许诺一定会拿下海南岛。事实证明,这份电报改写了历史,甚至连毛主席都在事后说了一句:好险。那么,电报的重要性在哪里呢?
要想说清楚这件事,必须将目光向回看,说说金门战役。
金门战役,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跨海作战。由于此前守卫厦门的汤恩伯,被解放军轻易击败,所以指战员们对于解放金门的成功,几乎没有任何怀疑。在这种普遍乐观的情绪下,战役的指挥者叶飞将军,将大量的精力用来接收厦门市。而战斗的指挥权,则下放给了28军副军长萧锋。
在全军都十分乐观的情况下,28军副军长萧锋犯了轻敌的错误。在上级明确说,必须要筹集到足够的船只才能发起进攻的前提下,28军并未当回事。10月24日晚,三个团的解放军士兵,坐着木船,向金门岛杀去。但是,由于潮汐等问题,导致第一批部队上岛的时间已经晚于预定时间。此时天已经有些放亮,在敌人的炮火打击下,木船一艘艘被摧毁,根本来不及回去,再摆渡第二批部队上岛。而第一批上岛部队则也陷入无法后撤的境地,只能和敌人死拼。经过3天血战,我上岛部队全军覆没。
金门战役,是解放战争开始以来,我军最大的一场败仗。事后,萧锋看着金门哭了,请求党组织给自己处分。而叶飞将军,则是把责任揽了过去,认为是自己的不重视导致了失败。但不管怎么说,金门的失利,揭示了我军海岛攻坚能力不足的现实。从此后,再说到跨海作战,军队首长说得最多的,就是“必须准备万全”。
时间很快来到了1950年,解放海南岛的战斗和情报准备已经做好,由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已经准备好接应解放军。但是此时,船只还没有着落。或者说,到底使用什么船只,还没有最终确定。
如果提起海南岛的防御力量,那比起金门来要强上许多。金门岛的面积仅有一百多平方公里,守军两万余人;而海南岛,面积有3.4万平方公里,总兵力足有十多万人。况且,防御海南岛的是国民党名将薛岳,他为了打好这一仗,还特意营建了一条“伯陵防线”,号称固若金汤。一个金门尚且打得如此费劲,那海南岛将会如何呢?
为了有必胜的把握,在1950年的2月1日,广州军政委员会的成员们,一起开了一个作战会议,讨论如何打这一仗。这次会议的级别很高,既有叶剑英这样的老帅,也有邓华、洪学智等悍将。大家对于登岛之后如何作战,并没有什么异议。需要讨论的,就是用什么船来运载士兵。
会议上,有两种意见是主流,其一就是从澳洲去购买先进的登陆艇,一种就是在木帆船上加装马达,将风力帆船改装成机帆船。但是,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缺点。想要买登陆艇,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家不卖。澳洲是老牌英联邦国家,和美国也关系匪浅,不可能将先进武器卖给中国;至于改装,以当时的加工能力,根本来不及在计划的日期前完成任务。
会议上,韩先楚将军全程闭着眼,没有说话。他知道,自己说话,也很可能没有人听。他的意见很简单,就是直接用木帆船,借助风力渡过琼州海峡,将部队运载过去。在会议之前,有人提过这个计划,但是却被否决了。经过金门战役,我军指挥官对于木帆船的不可靠性已经有了恐惧,不敢再试了。
会议的结果,其实也可想而知。既然不用木帆船,而买登陆艇和改装机帆船又都来不及,那么这一仗,就必须放慢节奏来打。最终,会议形成了三个比较具体的意见:第一,登岛部队先用小部队分批潜渡的方式,逐渐加强岛上敌我军力的对比;第二,加快改装机帆船的速度,突击时仍然以机帆船为主;第三,战役的发起时间,要暂时推迟到6月。
很快,会议的最终决议,也发给了毛主席,而毛主席也是首肯的。对于解放海南岛和台湾岛,毛主席并不着急,因为他已经得到了莫斯科方面的许诺,在未来的一到两年时间里,世界不会发生战争。这也就是说,中国至少有一年的时间来解决国内的问题。这么算起来,时间还是充裕的。
但是,韩先楚却不这样想。这位东北战场上的“旋风将军”,在战场上主打一个快字,对战机的感觉非常敏锐。此时,由于情报工作的超前,海南的防务情况,以及“伯陵防线”的细节,都已经被我军所掌握。此时不打,情况可能会有变动。而且,他研究过琼州海峡的水文和天气,二、三、四月份正好是一个可供风力帆船行动的窗口,一旦错过,可能6月份都未必能等到合适的天气。思来想去,韩先楚最终还是以私人的名义,给毛主席发了电报 ,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表了决心。
毛主席很清楚韩先楚,知道这位战将除了猛之外,也有自己的谨慎,于是选择支持他。他最终同意了韩先楚按原计划,用普通木制帆船进攻的计划。
于是,在1950年3月,战役准备开始。大量的解放军战士,在琼崖纵队的接应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了琼州海峡,潜移默化间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4月17日,上千艘木帆船,载着大量解放军战士,强渡海峡,在海南岛北部登陆成功。薛岳经验的“伯陵防线”,几乎是瞬间土崩瓦解。到了5月1日,海南全岛解放。至此,“旋风将军”韩先楚,又拿下了一场旋风一样的胜利。
不过,这一仗也有遗憾。在察觉战事可能不利的情况下,蒋介石决定收缩兵力,固守台湾。有至少一半的海南守军,最终侥幸撤离。解放军未能按照原计划完成全歼敌人的目标,这算是一个始料未及的意外。但是,瑕不掩瑜,仍然无法掩盖海南战役的成功。
海南战役,不仅重新提振了解放军的士气,而且给国际上也带来了影响。以杜鲁门为首的美国政府,眼看国民政府已经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于是公开表示放弃支持台湾。美国都表了态,其他的西方国家自然是全面跟进。而这一切,也加速了台湾岛内的变化,工人运动、学生运动频起,共产党情报人员异常活跃,大量精准的情报被送回大陆。至于那些临时纠集起来的乌合之众,此时也已经是军心涣散,随时准备在解放军登陆的时候举手投降。一时间,蒋介石众叛亲离,台湾风雨飘摇。
而不久之后,另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台湾的情况发生了逆转,也让海南战役有了异乎寻常的意义。1950年6月25日下午,朝鲜人民军在金日成的命令下,突破三八线,发动了南下的统一战争。这一仗打得太过顺利,也太过快速,不到一个月,战线就已经被压到了釜山一带。不过,这一战也引起了连锁反应,亚洲的军事平衡被彻底打破,美军直接参战的可能性大增。
收到消息后,毛主席吃了一惊。莫斯科方面两年左右时间不会有战争的承诺言犹在耳,此刻就发生了这种变化。中国方面被迫应对,将原本计划用来解决台湾问题的三十万大军火速北调,而东北方面的驻军也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被定为准备指挥对台作战的粟裕将军。中国对台用兵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
而此时,杜鲁门为了自身的利益,也突然宣布重新支持台湾,不但派遣第7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还拿出能武装六十多个师的武器,让蒋介石政府有能力整顿军队。而随着台湾的局势重新变得稳定,我党地下工作者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原本的情报已经慢慢变得不再有效。第一次解决台湾问题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由此可见,韩先楚坚持按照原计划进攻海南,是多么地及时。如果解放军真的将战役拖到6月份,那么很可能在还未开始正式进攻前,朝鲜方面已经开打。届时可能为了应对东北方面的局势,海南的解放也要放缓。那样一来,很可能海南的解放也会和台湾一样,变得遥遥无期。
后来,毛主席在谈到海南岛的时候,曾经感叹时机的险恶。他的原话是:只差两个月,海南就可能变成第二个台湾!如果真是那样,中国如今的发展,将会遭遇更加严重的制约。
韩先楚将军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会判断出金日成会在那样的一个时间里发动战争。但是作为一位战将,他却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兵贵神速,战机稍纵即逝。既然己方的准备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将拳头打出去。否则,原本的战略可能就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至于他的思想,和叶剑英、邓华等将帅的谨慎思想谁更正确,那就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