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陈毅元帅的这首《孟良崮战役》,将那场波澜壮阔的转折之战,展现得淋漓尽致。国民党武装的第一王牌整编第74师,在我军5个纵队的合力打击下,在孟良崮小山上灰飞烟灭,其师长张灵甫被击毙。但是,这一战的凶险也是无与伦比的,甚至陈毅和粟裕,一度感觉这一战要打不下去了,动摇了决心。
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之所以敢于孤军深入,在死地固守,就在于他个人的一个想法:以自身为饵,执行“中心开花”的战略,让其他部队对解放军形成反包围。这个想法,也险些变为现实。就在解放军猛攻孟良崮之时,国民党的新泰第3兵团、整编65师和25师,以及号称“第一杂牌军”的黄百韬部,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军构成了威胁。
为了顶住他们的进攻,解放军不得不派出与进攻孟良崮的同等兵力,进行了顽强地阻击。如果不是汤恩伯、李天霞的不作为,很难说张灵甫的想法会不会成功。所以在战斗结束,陈毅、粟裕两位司令员在进行了简单地总结后,火速命令部队转移。
大战之后急行军,这本就是对体力的一个极大挑战。而相比起那些身体健康或者轻伤的战士来讲,伤员的转移更加困难。他们行动不便,想要走必须要有人帮助。在当时缺乏医务人员的情况下,他们的转移成了一个大问题。而伤员们自己也知道,所以一部分能够自主行动的重伤员,纷纷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自己想办法转移。
据老兵栾绍本回忆,他的受伤和转移过程,很具有代表性。在进攻孟良崮时,他是战斗组长。当时,他在一轮进攻时打完了身上的弹药,于是便扛着一个伤员,准备下火线补充。结果走到一半,下方的一个副营长派人送上了弹药,还有国民党空投失误、落在我军阵地上的罐头和大饼。于是,栾绍本将伤兵进行了交接,拿着弹药,带着一个班的战士,重新开始冲锋。结果在天快亮的时候,他在进攻一个石头堆砌的堡垒时,被子弹打穿了小腿。
一看战友受伤了,一名叫老夏的战士,扛起栾绍本就往回撤。结果走到半路,老夏被敌人的子弹打穿了胸膛。在自己即将牺牲之时,老夏拼尽最后的力气,将栾绍本推到了一个安全地带。但是,栾绍本失血过多,最后失去了意识。等他再醒来时,已经在战地医院里了。
经过了简单地处理和输血,栾绍本脱离了生命危险。医务人员给他吊上了一瓶药水,又喂了一碗面汤,情况算是比较稳定了。之后,他被送到附近的一个村民家里养伤。但是,刚来没多久,他就听说,战役胜利了,张灵甫被击毙了。而紧接着,一个上级派过来的护士就出现在了门口,说是要带着栾绍本火速转移。
但是,栾绍本一条腿不能沾地,在没有担架的情况下,这要怎么走?他想了一个办法:用绑腿将自己的伤腿和辅助的一只手,全都绑在了脖子上,另一只手则拄上一根棍子,就这样在护士的搀扶下出发了。
他们这一气,走了四十多里路。等到栾绍本伤口实在疼得厉害,人也饿到头晕眼花的时候,才停下来休息。此时,身后仍然隐隐传来敌人的枪声。护士小赵有些害怕,就问栾绍本该怎么办。栾绍本问道:“你带手榴弹了吗?”小赵听了,伸出了两根手指。栾绍本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咱们都是老八路军,我还是党员,决不能当俘虏。如果敌人上来了,咱们就和他们同归于尽!”护士小赵点了点头,说道:“都听你的。”
不过,这毕竟是最坏的打算。休息了一会儿,吃了点儿东西后,二人开始继续走。又走出了二十多里,他们才在一个村子里暂时歇脚。此时,栾绍本伤口崩裂,险些又出了危险。小赵进行了急救,才让他又挺了过来。第二天天刚亮,两人又继续向东走,结果在青州附近碰到了解放军的担架队,这才算彻底脱离了危险。
栾绍本还算是伤比较轻的,还能自主移动,尚且有这样的凶险,那些真正的重伤员,必须要抬在担架上才能转移的,此时更是危险。当时华野确实准备了不少的担架队,但是比起激增的重伤员来,仍不足够。所以,垛庄在战役开始阶段,一直是重伤员的中转站。
5月20日,当撤退的命令传来时,担架队火速进入垛庄,对重伤员进行了紧急转移。但是,伤员的数量实在太多,担架队往来几趟,还有几十个重伤员来不及运走。此时,敌人越来越近,大部队已经转移,连担架队的护卫部队都接到命令,必须在当晚12点之前撤退。那几十名重伤员,已经来不及转运走了。
转运队的领导,一边走一边寻找能够支援的救护人员。他们确实幸运,很快就遇到了一支转运回来的担架队。转运队长拦住他们,要求紧急派遣一名急救人员和医务人员,带着担架队去垛庄转运伤员。
这时候,敌人已经不远,回垛庄危险性相当大。但是,转运伤员非常重要,这个任务也必须完成。此时,一位刚刚19岁的医务人员挺身而出,说道:“我一个人带队回去,不用别人了。”接着,他就带着一百多名担架队成员,趁着夜色返回了垛庄。
此时的垛庄,异常的安静。老百姓知道国民党军队要来,已经躲起来了,而敌人还没来,村子里几乎没人在活动。但是,当担架队来到了临时的病房时,却发现一个伤员都没有了!这可怎么办?这些重伤员没有担架是走不了的,他们怎么会凭空消失呢?
医务人员赶紧让担架队的大家,在村里挨家挨户地寻找,最后才在一间大屋子里找到了重伤员们。原来,在知道部队撤退、转运力量不足之后,这些伤员就已经作出了决定。他们拖着行动不便的身躯,自动集中了起来,然后在黑暗中等待着敌人的到来,以及最后壮烈牺牲的那一刻。
然而谁知道,当大屋房门打开时,伤员们发现,进来的人竟是自己的同志,是来接自己转移的人!他们喜极而泣,抱着担架队的成员们,久久不愿放手。
战士们是为了最终的胜利而受伤的,部队又怎么会扔下他们不管呢?相比起日本人杀死自己伤员、国民党遗弃自己伤员的做法,人民军队却从不曾做过这等让人不齿之事。这也让战士们看到,自己的队伍是一支仁义之师,他们日后在作战时,更加没有后顾之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