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When The Red Army Captured The Luding Bridge, Where Did The Reinforcements Go? Liu Wenhui's Attitude Says It All

2023-06-14 16:00

在红军长征的道路上,“飞夺泸定桥”是关键一役。1935年5月29日,红军红二师四团一昼夜行军240华里,成功地夺取了架设在大渡河上的交通要道泸定桥,为全军打开了通路。这一仗不仅是关乎红军生存与胜利,还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军事奇迹。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新中国建立之后,对这一历史事件也做了详细的总结和回忆。在很多人的描述中,红四团行军时,曾经几次遭遇敌人的阻击。尤其危险的是,在他们走到将近一半的时候,对岸出现了敌人的增援部队,数量足足有两个旅。两军各举火把照明,隔着汹涌的大渡河赛跑。后来天降大雨,将两军的火把全部浇灭,敌人这才停了下来。红军趁机超越对手,抢先夺得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喜欢研究细节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敌人的这支援军,在红军夺桥之后,仿佛失去了踪影。他们既没有试图将泸定桥夺回来,也没有在其他地方设伏阻击,两个旅的士兵,怎么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呢?在多少年后,才有一些他们当时的行动细节被披露出来。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在当时,负责阻击红军、防守泸定桥的,是川军军阀刘文辉。刘文辉是四川省主席,人称“多宝道人”,在政治上八面玲珑。他和国民党的其他军阀一样,做什么事情是要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本次他阻拦红军,他完全是按照蒋介石的命令行事。如果按照他的本意,这个活儿他是不想干的。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刘文辉后来回忆,川军贫穷,手中武器落后,装备的老旧程度甚至还不如当时的红军。而且,蒋介石让他打红军,既没给武器,也没有出足够的军饷。所谓“皇帝不差饥饿兵”,不给够物资,还让他们去打仗,在没有信仰的部队中,谁会去卖命呢。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而具体到泸定桥的问题上,刘文辉的态度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他接到阻拦红军的任务后,也知道泸定桥是关键,便让人把桥上的木板全都撤走。谁都知道,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把桥炸了,但是刘文辉根本不会这样做。

泸定桥始建于康熙年间,是一个建筑奇迹,也是川藏地区的重要交通路线。在平时不管是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军队的调动,都离不开这么连接大渡河两岸的唯一通道。真要是为了阻拦红军就把桥炸了,以后刘文辉自己用什么?川藏百姓用什么?要知道炸桥容易修桥难,真要是为了阻挡红军把桥炸没了,他刘文辉找蒋介石要钱修桥,蒋介石能批准都叫奇怪。而让他自己出钱修,刘文辉还真出不起。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算来算去,刘文辉明白了,红军,他是打不过的。真要是和红军拼上了家底,到时候坐收渔翁之利的还是蒋介石。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想辙让红军留在原地,等着薛岳出手。或者盼着红军神通广大,能赶紧离开自己的防区去折腾别人。所以,他对歼灭和阻拦红军这个任务,就显得非常不上心。而他的这种态度,也很快在自己的军队中传播开来。

于是,在那个大雨的夜晚,两个旅的士兵就踏踏实实地安营扎寨了。对他们来讲,首先确实不相信红军可以有能力抢自己的先手;其次,就算被红军抢了先手,也无所谓,做做样子打一打就得了。反而要是真的和红军打起来,以川军的战斗力,也没啥胜算,败了没什么难堪。他们增援泸定桥,不过是做个样子。而这场恰逢其时的大雨太可爱了,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停下来休整。如果有人怪罪下来,就说天气恶劣,难以行军,将责任推给老天爷就行了。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第二天雨停之后,这支部队也并非全无动作。他们的主力磨叽了半天,也没有出动,反而是派出了一个连,让他们象征性地往泸定桥方向靠拢。连长官卑职小,只能硬着头皮上。走到一半,连长也不走了,命令底下的一个排长,带着手下过去增援!

这玩笑开得有点儿大。说好的是增援部队是两个旅,齐装满员的话,足得有两万人。即使川军空额严重,一万人总也是有的。可没想到一番踌躇之后,竟然让一个排、三十多个人去增援!要知道,泸定桥那里的守军大概是两个团,满员的话六千人,用得着三十多人增援吗?这就好比是一个在沙漠中快渴死的人,你给他嘴唇上滴一滴水,能起到什么作用?恐怕连续命几分钟都不够。所以这位排长后来也索性耍了三青子,走到一半就带着自己的部下停了下来,说什么也不走了。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不走也没关系。反正从旅长到连长,谁也没真想着去增援泸定桥。他们要的,就是表现一下态度。现在泸定桥的桥板已经撤了,但愿红军一看此路不通,赶紧去别人的防区,别在自己这里折腾了。只要出了这块地方,咱们就用不着管了。如果真的红军如神兵天降,冲过了这个光溜溜的铁索桥,那自己就更犯不着去送死,赶紧送他们往下一站走就是了。总之川军的政策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赶紧让红军走,别和自己硬碰硬的交战!

只不过谁也没想到,川军的执行力是如此之差,在上峰三令五申之下,拆桥板的工作进行得依然很缓慢。直到红军到达了对岸,还有一部分桥板没有拆除。

于是,一边是懈怠怕事的川军,一边是拼了命的红军,两军就在泸定桥头相遇了。战斗的胜负,到这里已经没有悬念了。

1935年5月29日,红军的夺桥战斗打响了。在杨成武团长的指挥下,由18名战士组成小分队,乘竹筏过河,去包抄敌人的侧翼;另有22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在泸定桥上攀铁链走铁索,向敌人的守桥部队发起正面进攻!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战斗打响后,川军一度还占了一些优势。准备抢滩的18勇士,被敌人的火力压制在滩头动弹不得。此时,红军神炮手赵章成手扶迫击炮筒,闪电般地打出了仅有的三发炮弹。三声巨响后,敌人的滩头阵地被炸出了一道缺口。早就人心惶惶的川军部队以为红军来了炮兵营,立即崩溃,向后方的泸定城退却。红军侧翼小分队立即起身,向泸定桥头包抄过去。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此时的川军桥头阵地,也是一片狼藉。由于事先准备不足,他们的火力配置十分有限。而红四团为了完成夺桥任务,几乎把红军的家底全都掏了出来,火力凶猛得难以置信。此消彼长之下,川军只能使用了最后一招:在桥头放火,让烧红的铁链阻止红军的突击队。

然而一切似乎都是徒劳的。在红四团二连连长的带领下,22名勇士无所畏惧,在敌人的火网和火墙之间穿梭前进,很快就到达了桥头。而同一时刻,侧翼包抄的小分队也已到位。两下夹击之下,泸定桥桥头阵地瞬间崩溃,已经吓破胆的川军放弃防守,退入了泸定城。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巧合的是,此次飞夺泸定桥,正面突击22人,侧翼包抄18人,整整40人,比一个整装排仅多了4个人!不知道那个在半路不敢前进的排长看到这种情况,会作何感想。

夺得泸定桥后,红四团一边铺木板一边迅速过桥,开始攻击泸定城。此时的川军已成惊弓之鸟,稍一施压当即做鸟兽散。泸定桥和泸定城就这样被红军夺了过来。不久之后,中央红军主力到来,通过泸定桥继续北上。而那两个旅的川军部队,可想而知,自然是不敢拦阻,目送红军过境。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此后的刘文辉并没有受到蒋介石的惩处,继续在权力场上纵横捭阖。1941年之后,他觉得蒋介石不可靠,于是和我党开始了秘密合作。1949年12月8日,刘文辉和邓锡侯、潘文华一起,通电起义,正式成为了新中国的一员。此后,刘文辉成为一个开明绅士,处处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政治觉悟。1959年,刘文辉调任林业部部长,为新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添砖加瓦。这期间,他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并教导子孙“搞政治没意思”。一个当年精于算计的军阀,最终也是归于了平淡。

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增援的敌人去了哪里?刘文辉的态度说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