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长津湖》和《水门桥》中,志愿军手中的“巴祖卡”可谓是大显神威,打坦克、炸泵房,立功无数;而仅仅在《水门桥》中出现的“大喇叭”、“大抬杠”,也同样是志愿军眼中的攻坚利器。如果不是因为不认识英文而用错了弹药,可能战斗会是另一种样子。那么,这三种武器都是什么东西呢?他们各自都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巴祖卡火箭筒,是老蒋留给志愿军的最大礼物
巴祖卡火箭筒,是美军一整套反坦克火箭筒的总称。其研制项目的立项,最早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其设计口径为51mm,发射筒全长为1.68米,质量3.4千克。但是刚刚开始研制不久,一战就结束了,整个项目也就停了下来。
二战开始后,德国的闪击战让人不寒而栗。美国的军工部门于是重启研制计划,很快就搞出了M10火箭筒。由于它有些像传统乐器“巴祖卡”,因此而得名。
M10火箭筒的威力其实一般般,如果对上欧洲战场的德国坦克或者苏联坦克,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对付装甲薄弱的日军坦克,威力却是足够。而且他的穿甲能力,也可以保证击穿日军修筑的工事掩体。因此在太平洋战争中,巴祖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军上将艾森豪威尔对巴祖卡推崇备至,称其为胜利的四大工具之一。当时中国的远征军和中央军,也装备有大量的巴祖卡。
二战结束后,蒋介石为了打内战,从美国弄来了大量的军火。巴祖卡火箭筒也因此再次大量流入中国。但是蒋介石号称“运输大队长”,他弄来的武器,大部分在解放战争中,成为了我军的战利品。所以在新中国建立之后,解放军手中拥有着数量巨大的巴祖卡。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巴祖卡也作为志愿军为数不多的反坦克武器,被投放到朝鲜战场。不过,巴祖卡在对付对方重型坦克时,还是稍显无力的。随着日后苏式和我国自研的反坦克武器大量生产,巴祖卡走入了历史。
大喇叭——超级巴祖卡
《水门桥》中志愿军口中的“大喇叭”,就是美军最新的反坦克武器——超级巴祖卡。它的学名是M20式反坦克火箭筒,口径89毫米,长度1.5米。由于前边有一个更大的喇叭形挡板,因此被志愿军称为“大喇叭”。这种武器的威力,比老旧的巴祖卡要强大不少。当时朝鲜人民军的攻坚利器T34坦克,在“大喇叭”的火焰下着实吃过不少的苦头。釜山战役时,朝鲜坦克损失了接近一半,其中大部分要算在“大喇叭”的头上。美军被俘的24师师长迪安少将,就曾经亲自用它炸毁过朝鲜的T34。
“大喇叭”的研制命运,和巴祖卡一样坎坷。由于设计定型时二战已经接近尾声,为了削减军费,这种武器并未列装部队。但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发现现有的武器对T34无能为力,这才紧急重开生产线,生产“大喇叭”。以老美的工业能力,这种武器很快就被大量地生产出来。后来的美军步兵师配置表中显示,仅仅一个师的“大喇叭”配备量,就已经达到了将近600具!
有意思的是,“大喇叭”后来,却成为了美军自己的噩梦。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作战,在云山战斗中,缴获了几具完整的“大喇叭”和其配套弹药,并且将其送回了国内。在沈阳52兵工厂内,新中国的军工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仿制成功,并且定型生产。1951年5月开始,这种新武器以“51式火箭筒”之名大量进入朝鲜,成了反坦克和反工事的利器。
大抬杠——用错弹药的无后坐力炮
所谓“大抬杠”者,就是美军装备的M20型无后坐力炮。这是一种具备击发和退壳能力的单兵作战火炮,有效射程和最大射程,都要远远优于“巴祖卡”系列火箭筒。它对木石结构工事的摧毁能力,也比火箭筒要来得更强,只是在穿甲能力上有所逊色。这种武器除了肩扛之外,还可以使用三脚架和车载发射,使用方式更加多样。
“大抬杠”也是研制于二战期间,并且在1945年的冲绳战役上首次亮相,也同时显露出了强大的威力。战争结束后,“大抬杠”进入了美军的战斗序列。按照规定,美军的一个步兵连里,就会装备有3具“大抬杠”。
和“大喇叭”一样,“大抬杠”和中国的缘分也不浅,后来也成了志愿军手中的利器。
二战结束后,蒋介石同样从美国那里弄来了大量的“大抬杠”。这次为了能有一个长久的供应,他命令军工部门开始仿造。但是当时中国南方的那几个兵工厂,生产能力薄弱,材料根本不过关。在留下了一堆的研制资料后,项目就被搁置了。
抗美援朝开始不久后,志愿军就缴获了几具“大抬杠”,并且送回国内仿制。那时候东北的兵工厂的实力,比南方的兵工厂要强得多。在得到实物之后,结合了解放战争时期留下的资料,很快就仿制出了52式无后坐力炮,并且将其送入朝鲜战场 。由于本身材料方面的限制,52式的炮管寿命不如美军的,但是却可以使用缴获的对方弹药。正所谓“用彼之道还之彼身”,对美军威胁巨大的武器,居然就是他们自己的武器,这还真是有些讽刺了。
抗美援朝战争,除了是中国的立国之战以外,还是一场中国军工的革新之战。从高精尖的飞机,到火箭筒、无后坐力炮,中国军工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的道路。以当时的工业基础来看,能做到这一点也同样是非常不容易的。中国的军工人员,也同样是这场战争胜利的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