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新中国的开国第一大将粟裕将军,逐渐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尽头。他的神态很安详,因为在几年前,他已经对自己的后事作了安排。在1980年,他对妻子楚青提出了一个要求:“我走之后,不要开追悼会,不要有任何悼念仪式。我的骨灰要撒到东南八省,与曾经的战友们一起。”
粟裕将军,是一个战功和作风成反比的人。他在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中,指挥了淮海战役这场经典的转折之中,一个人拿下了敌人超过70%的主力部队,功劳不可谓不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却非常低调,即使受到了冤屈和不公待遇,也从来都是默默承受。他以自己的姓氏为引,称自己为“沧海一粟”,过着普通一兵的平凡生活。
极端的战功与极端的内敛,让粟裕成了一个历史上很独特的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粟裕将军心中那种极端的责任感。他并不认为,自己指挥战斗、解放国家有什么错,也同样不会天真地认为,战争是一场不会流血的权力游戏。对于解放事业和战场上的牺牲,他有着非常清晰地认识。但是对于每一个牺牲的战友,他又都会铭记于心,将他们的去世归结为自己指挥上的问题。这种想法,如同一块千斤巨石一样,压在粟裕将军心头,数十年都未曾有所减轻。
1924年1月的一个夜晚,年仅17岁的粟裕,为了躲避家庭给自己安排的包办婚姻,只身来到常德。在这里,他进入了二师附小和二师范读书,想要当一个有新思想的教师。但是,由于接触了邓兴明、藤代远等共产党人,他的思想有了改变。1927年,粟裕来到武昌,投入到叶挺的旗下,成了一名革命战士。从此后,他的信仰没有一刻动摇过。
1927年10月,粟裕随着南昌起义的部队转战,结果在赣闽边界的武平遭遇袭击。在掩护大部队转移时,他被一颗子弹击中。这颗子弹从他的右耳上侧头部颞骨部穿了过去,看上去伤势极重,即使救治也无力回天。战友们无奈,含着眼泪取走了他身上的武器,转身再上战场。
然而,粟裕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感觉恢复了些体力后,开始朝着队伍行进的方向爬行。爬着爬着,他头部一阵眩晕,顺着山坡滚了下去,险些因此而丧命。但是,路过的战友发现了他,搀扶着他追赶队伍。这次的经历,让粟裕感受到了非同一般的战友情。
时间来到了1934年,一直在南方坚持游击斗争的粟裕,奉命以参谋长的身份,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挺进。在部队行进到怀玉山时,遭到了敌人的围攻,撤退出来的同志仅有五百多人。这次行动虽然从战略上讲,是一次成功的突围,但是死难者仍然不少。多年后,粟裕在《回忆浙南三年游击战争》一文中,仔细描述了战场的情形,并且记录下了黄富武、王维信、宗孟平、李重才等二十多名烈士的姓名。他写得相当详细,包括战友的个人经历、职务和牺牲时间。他认为,这些人才是三年游击战争中“最光荣的功臣”。
牺牲战友的名字,就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一样,时刻压在粟裕的心头。从那时起,他的身边就多了一个小本子,记录下了每一个牺牲战友的名字。这个小本子,他须臾不会离身,并且时常翻看,以让自己记住他们。这种心理负担,他背了几十年。
1938年,粟裕参加了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向苏南的敌后地区挺进。两年后,他又奔赴苏北,在陈毅的领导下,开辟根据地,打击日伪军。在这一时期,粟裕不仅要凭借着极为劣势的武器,与日伪军周旋,同时还要谨防国民党顽固派挑起的摩擦。8年抗战,他打了数不清的仗,指挥了韦岗之战、黄桥战役、高邮战斗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在取得辉煌战功的同时,那个小本子上的名字也开始慢慢增多。而粟裕心里的那块大石头,分量也变得更加沉重。
1946年6月,解放战争全面打响。粟裕指挥苏中解放区三万多人的部队,面对敌人12万人的围攻。结果,粟裕以灵活的战术,打出了著名的七战七捷,重挫敌人的锐气。1947年,粟裕与陈毅再次合兵一处,组成了华东野战军。他们一起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等著名战役,又在淮海战役中,一举消灭了敌人的精锐力量。这些战役,使得在解放战争的后半程中,解放军如入无人之境,基本没有受到强烈的抵抗。粟裕将军的战功,确实足以彪炳春秋。
但是,这些战役,又有哪一场不是靠着战士们的牺牲换来的呢?粟裕那个小本子,早已承载不下那么多烈士的名字。他只能在自己的脑海里,记住那些离他而去的战友。他不是不知道战争会有牺牲,但是却又为每一个牺牲的同志感到惋惜和悲伤。这种矛盾的心理,总是让他很难过。我们总觉得,难得看到粟裕将军的笑容,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
粟裕将军指挥打仗,经常以大规模的运动为前提。往往部队一个急行军,就是几十里山路。这种经常性的急行军,一度让人难以理解,甚至一些名将都认为,粟裕的指挥有问题。解放军著名的将领许世友,就曾经因为行军过于辛苦,和粟裕发了脾气。但是,粟裕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两个目的:保存自己,歼灭敌人。他宁可让自己的战士们在行军途中多受累,也不愿意看他们在战场上多流血。
正如古代名将一样,粟裕也是爱兵如子的。虽然身为将军,他不能拒绝上战场的任务,但却经常去思考,如何让战士们更多地存活下来。在作战前,他总是会按照三个原则来制定计划:
第一,每一次作战,都争取用最小的损失,来换取最大的成果。
第二,考虑战场上的每一个指挥细节,做好万全准备,绝不允许出现无谓的伤亡。
第三,作战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伤员的掩护和救治工作,不能将仍有生还希望的同志扔下。
尤其是第三点,特别为粟裕所重视。每次战斗打响之前,他总会将卫生部和野战医院的领导都叫来,亲自过问发了多少急救包,准备了多少担架,医院里预留了多少手术床位。他所要求的量,总是超过自己预计的伤亡数字。而受他的影响,部队里的急救人员,也本着不放弃一个同志的理念,在战场上执行自己的任务。孟良崮战役中,就曾发生过担架队穿过敌人封锁线、趁着夜色抢救伤员的事情。他们也因此,成了战士们在战场上冲锋的最大后盾。战士们都知道,即使自己受了伤,也不会被人抛弃。
粟裕经常说:“我们的部队,一定要有尊干爱兵的风气。我们干部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战士们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也因此,他对于士兵的关爱,往往上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对于部队训练时表现出的一些不良风气,他总是能仗义执言。
从1966年开始,部队也受到一些不良人员的影响,训练变得逐渐荒疏。在对印度的边境战争中,虽然由于敌人过于疲软,让部队没有费多大力气就取得了胜利。但是,战争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还是让粟裕十分担心。只不过,他此时已经不再担任军队的具体工作,有话也说不出来。
1971年,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老干部重新走上了领导岗位。粟裕看到了希望,便将自己对未来战争的思考写成材料,上交中央军委。这份材料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将“爱兵”的概念贯彻下去。他说道:“战争必然是要死人的。但我作为一个革命了几十年、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兵,如果面对新的战争形势,看不出问题所在,或者看出问题却不敢讲出来,一旦打起仗来,就会多死多少人,多付出多少代价。到那时,我们这些老兵,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这之后,粟裕多次出国考察军事,对于新的武器、新的战术做了很多研究,写了很多有价值的报告。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中国的军队可以跟上国际的步伐,掌握未来的战争趋势,让战士可以在战场上尽量少地面临危险。
在自己的晚年,粟裕将军心里的大石头,显得格外沉重。他对自己当年队友的思念,每一天都在折磨着他的心。1978年,他来到了黄山脚下的谭家桥。在这里,他曾经指挥红军,完成了外线转移的第一仗。那一仗非常惨烈,第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以下,有近千名战士付出了生命。看着这片熟悉的战场,粟裕将军老泪纵横。
这次回来之后,粟裕将军的心里一直无法平静。1980年的一天,他郑重地对夫人楚青说道:“我在战争年月,身经数百战。那些和我共同参加战斗的同志,牺牲者有数十万。我很幸运地活了下来,见证了革命的胜利。在我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也不要举行追悼会。我希望你们把我的骨灰,撒到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那些我战斗过的地方。我要去那里,和我的那些老战友在一起,告诉他们胜利的消息。”
1984年,粟裕将军去世,党中央根据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做了妥善处理,分别撒在了东南八省。这位举世无双的将领,在去世后,终于卸下来心中的那块大石头,回到了自己的战友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