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承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
这句话,是邓小平主席对于自己老搭档刘伯承元帅的评价。刘伯承长期担任我军的军事教材编写、军事干部教育等工作,又担任过八路军师长、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务,既打过强渡乌江、神头岭伏击战等突袭战,也打过挺进大别山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典战役,还在淮海战役围歼过国民党重兵集团。能文能武,“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的称号,他确实当之无愧。
解放战争后,因为身体的原因,刘伯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老骥伏枥,却仍然志在千里。在中国和印度打响战争之后,刘伯承以其独特的影响力,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本可以友好共存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很快独立,并以其不结盟的政策,成了世界独立运动的先驱国家之一。那时候的印度确实有一套,他们凭着“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拖垮了英国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当时,他们就将建交的眼光看向了中国。不久之后,作为大使的潘尼迦便来到了南京,成了印度驻中国大使。
1949年5月,南京城即将解放。潘尼迦拒绝了蒋介石一起撤退的邀请,满怀激情地拥抱了新中国。很快,在潘尼迦的作用下,中印重新建交,印度成了世界上最早承认新中国、并与我们建交的国家之一。从此后,潘尼迦成了中国在世界上的代言人,经常将中国的声音带向全世界。
但是,随着中国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中国,正在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照耀着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点让原本处在这个位置上的印度心中不爽,尤其是印度总理尼赫鲁。
尼赫鲁是印度的开国总理,是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曾经促成了万隆会议的举行,和周总理共同提出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是,印度种姓制带来的傲慢,却让尼赫鲁受不了中国对印度国际地位的冲击,哪怕这种冲击仅仅出自他的想象。这位本来对中国非常友好的印度总理,突然开始在领土问题上和中国搞摩擦,甚至可以说是处处找茬。
中国和印度的领土矛盾,来源于麦克马洪线。当时英国殖民者麦克马洪,背着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和西藏地方代表私自划定了一条边界线。这条线将中印边境线向中国一侧推了整整150公里,是一条既不平等、也不合法的边境线。所以,中印建交以来,一直就这条线的问题而纠缠不清。
领土上有矛盾,这对中国来讲并不是什么解决不了的事。中国和巴基斯坦,也在克什米尔地区有矛盾,但是两国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了问题,此后大家还是友好邻邦。所以在印度提出领土问题之后,我国的意见也同样是通过谈判来解决。但是,印度方面却非常蛮横,认为自己一方已经单方面确定了中印边界,所以没有再谈的必要。言外之意,便是在领土问题上,他们要中国完全屈从于他们的要求,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总理和陈毅元帅多次访问印度,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尼赫鲁操纵国内和国际舆论,越来越孤立中国。同时,他们的野心也越来越大,甚至想要吞并整个西藏!在一次机场的采访中,一个英国的记者公然刁难周总理,陈毅元帅为此还拍了桌子。中印关系,因为尼赫鲁和印度的蛮横态度,一步步走向了冰点。
1959年,印度在朗久地区挑起争端,和中国军队打了一仗。这一次战斗规模并不大,但是却引起了之后的一系列反应。在美苏等国际社会的操纵和纵容下,印度的态度越来越蛮横。自此,中印之间摩擦不断,直到时间来到了1962年。
此时,尼赫鲁的敌对态度可谓越来越明显。他们一方面和中国过去的叛逃者在大庭广众之下见面,故意违反中印之间互不支持叛乱者的协议;一方面大量购置武器,发展军力,大有在“带路党”的带领下,一举攻入中国的意思。
对于印度的动作,毛主席显得颇为无奈。他说道:“我想了十天十夜也没想明白,尼赫鲁为何会搞我们。他们整整搞了我们三年,我们忍了三年,还要忍吗?”
此时,已经在家休养多年的刘伯承元帅,向中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先在中印边界我方一侧,修建公路和防御工事,不要到打起来的时候手忙脚乱。这一点正好和毛主席不谋而合,于是,大量的工程部队进入西藏,开始施工。
为了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斗,党中央指示西藏和新疆的边防部队立刻成立指挥部。新疆方向的部队的指挥由何家产将军负责,而西藏方面的情况,则全权交给张国华将军负责。主席询问张国华:“我听说印度军队有些战斗力,咱们能不能打得赢?”张国华将军响亮地回答:“报告主席,我们一定打得赢!”
解放军指战员信心满满,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打仗不是儿戏,对于中国来讲,如果胜利就能保家卫国,可一旦失败就是失地之辱,而且还不会有人为我们主持公道。为求必胜,第一仗必须打好。张国华在制订计划的时候,说道:“打敌人一个营是打,打一个旅也是打,干脆,我们下决心打他一个旅!”
很快,一个歼灭敌人第七旅的计划就拟定好了,并上报给了党中央。第七旅是印度部队的急先锋,此刻正在克朗节地区。这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是印度人眼中精锐中的精锐。对于张国华的计划,有人认为太过大胆,怕战斗失手;有人则认为可以大胆一些,让张国华放手去打。毛主席此刻说道:“让他们打,打不好就重来!”
但是,话虽然是这么说,但首战失利的情况谁都不想看到。为求必胜,必须有一位德高望重、能力超群的老帅坐镇才好。此时,周总理将自己的眼睛看向了刘伯承。刘伯承也缓缓地说出了一句话:“西藏我没去过,但是不过根据经验,有水必有路。我们不妨派一支部队沿着水流的方向行进,没准儿能形成一支奇兵。”这句话,后来果然应验了。
其实,刘伯承在这些天里,其实一直没有闲着。他一直在研究,如何能更方便地在青藏高原战斗。果然,当毛主席表示想让他过去坐镇的时候,刘伯承并没有怎么犹豫便答应了。但是在身份的问题上,刘伯承却提出,自己只是去当一个“编外参谋”。他对主席和各级将领说道:“我老了,久疏战阵,我提出的意见仅供参考,大家可听可不听,一切根据实际情况来。”
但是,谁又会真的拿刘伯承元帅当一个“编外参谋”呢?要知道战役的总指挥张国华,正是当年中原野战军的将领,刘伯承是他的老上级。哪怕刘伯承真的是个无职无权的白衣,说出的话也是有分量的。
来到西藏前线后,张国华果然对老首长毕恭毕敬。而刘伯承看着昔日爱将,也没有客气。在询问了一下准备情况后,他将张国华叫到身边,说道:“国华,我要你明白,这次我们不是和印度的边防警察打,而是和他们最精锐的正规军打。我听说他们之中,还有一支部队打败过日军。你一定要告诫部队,不要轻敌!”
张国华正色回答道:“我知道了老首长,我一定会告诫部队,不要轻敌!”
随着一道道动员命令的下达,刘伯承的“不要轻敌”这四个字,深深地印在了战士们的脑子里。他们也终于明白,原来军区之前修公路、挖坑道,就是为了今天的战斗。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他们决定拿出拼命精神,好好地打这一仗。
1962年10月20日,对印反击战打响了。解放军兵分两路,对印军第七旅展开了攻势。左翼部队向沙则、仲昆枪、克宁乃桥的印军实行反击,牢牢地吸引住了敌人的注意力;右翼部队,则听从刘伯承的建议,从水路走到锡金边境,又兜了回来,对敌人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他们迅速清除了枪等、卡龙、扯冬、绒不丢等据点的入侵印军。印军除了那个曾击败过日军的营之外,其他的部队几乎一触即溃。其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被我军生擒,连印度的第4军军长考尔中将,也险些成了俘虏。印度军队一泻千里的架势,让解放军战士们都感到了诧异。
当前线的报告传回时,张国华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真是没想到,这些叫嚣得挺凶的印度人这么好打!这比起解放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都不如啊!”
而此时,刘伯承元帅却保持了难得的冷静。他拿着放大镜,在地图上仔细地看着。由于视力不行,他的鼻子几乎贴到了地图上。过了许久,他才缓缓抬起头,说了一句话:“敌人不可能就此认输,大动作应该还在后头!”
他马上拿起电话,对还在指挥的张国华说了三句话:“一定要搞好前方的补给,高原作战,吃穿用要优先考虑;印军后撤后,运输条件要比我们好,而我们的补给线已经被拉长了,这个情况一定要注意;通往前线的道路,一定要加速修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会很多。”
对老首长的告诫,张国华一一做了回答,并且一步步做了落实。听到了前方传回的报告后,刘伯承才踏实了下来。
果不其然,印度新败之后并不服气,在11月14日又集结了3万部队,对我军防线东段发起重点进攻。这一次,印度人摆出了“一字长蛇阵”,让所有士兵们排成纵向,一点点向前推进。
此时,正在作战室里的刘伯承手拿放大镜,一边看着地图,一边听着前方的汇报。半晌之后,他打电话给张国华说道:“敌人的配置,是铜头锡尾,背紧肚松。”
张国华立刻心领神会,立刻指挥部队做了相应动作。他对前方指挥官下达了命令:打头、击背、剖腹、切尾!经过这一番部署,解放军的应对更加协调,很快再次击退了敌人。
两个阶段作战,解放军共歼灭印军8700余人,俘虏近4000人。毛主席在得到消息后非常高兴,他不无骄傲地说:“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边境十年的稳定!”
这场对印自卫反击战,是刘伯承元帅参与指挥的最后一次战役。可以看出,虽然他已经十几年没上过战场,可一旦出手,仍然是神鬼莫测。日本人一直称他为“军神”,这一点,可谓实至名归!
胜利后,刘伯承回到北京,继续低调地生活着。1986年10月7日,这位战功卓著的元帅,在病痛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一段战争史上的传奇也就此落幕。但是,刘伯承元帅培养出的一批批指战员,仍然活跃在新中国的各个军区之中。军神已逝,传人仍在,祖国的江山,仍然不可撼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