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In 1955, Chairman Mao Learned That Chen Mingren Was Going To Be Awarded The Rank Of Major General, And He Immediately Instructed: He Must Be A General

2023-06-14 16:22

我觉得,陈明仁将军给定个少将衔太屈才了,他必须是上将!

1955年,新中国的几位领导人在讨论授衔的问题。当时的中国实行苏联化的军事改革,对每个有历史贡献的军事干部都做了评定。这项工作由一向严谨的罗荣桓元帅主抓,所以评定的绝大多数结果,都是客观而令人信服的。

不过,当毛主席的眼睛看到“陈明仁”这个名字的时候,却缓缓地摇了摇头。因为他看到在表格的“军衔”一栏里,填写的是“少将”。主席马上说出了上面那句话,并且将目光投向周总理。周总理也马上表态,支持主席的意见。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可是,如今的陈明仁将军是军长级别,给上将是不是太高了?”有人提出了异议。

陈明仁将军的历史贡献是很大的,我觉得可以给一个上将不为过,大家讨论一下嘛。”主席说道。

那么,陈明仁将军最后的军衔,到底是少将还是上将呢?他的授衔,后来又是如何深刻影响到了军衔评定的呢?

抗战骁将陈明仁

陈明仁是湖南省醴陵人,也是农民家庭出身。他17岁时考入长沙兑泽中学,毕业后回家乡当了一个小学教员。但是,面对天下纷乱的局势,他不愿意苟且的当一个教书匠。1924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考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并且于同年秋天转入黄埔军校学习。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在黄埔毕业后,陈明仁参与了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在著名的东莞战役中,抱病的陈明仁勇敢冲锋,消灭了陈炯明的一个营。在接下来的惠州大战中,他第一个冲上城楼,成了战场上的表率。为此,蒋介石命令全体士兵举枪向他致敬。

陈明仁的个性比较耿直,行事风格干脆。他看不上国民党高层军官的颐指气使,所以多次出言顶撞。在参加“围剿”苏区的战斗时,他更是看不惯上司们欺辱老百姓的行径,多次仗义执言。结果换来的,就是由上至下的排挤和打压。在国民党军队里,他过得并不开心。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本来郁闷到快要辞职的陈明仁,又一次有了战斗的热情。为了民族而抵抗侵略者,这才是他一直希望做的事。1938年,陈明仁出任了第2预备师师长,参加了九江保卫战、桂南会战和滇缅反击战。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九江保卫战,是武汉会战中的一场重要战斗,陈明仁将“敢打敢拼”四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但在4个月的时间内坚持战斗,完成了预定任务,还消灭了大量的敌人。他取得的成绩,几乎达到了武汉会战的一半。

桂南会战,发生在1939年。当时日军在钦州湾登陆,占领了南宁,威胁到了国际交通线的安全。陈明仁率部反击,在石登岭布下埋伏,歼灭了大约一千名敌军。不久后,陈明仁又组织敢死队,突袭日军指挥部,击毙了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

滇缅反击战,是抗战后期最重要的战役之一。陈明仁出任中国远征军第71军副军长,在中缅边境顽强的对抗日军。在战斗中,不但成功地抑制了日军的反击,还将松山和龙陵外围的敌人歼灭大半。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次年一月,陈明仁再次出手,仅用三天时间,就攻破了敌人的回龙山阵地,攻陷了日军口中“难攻不落”的堡垒回龙山要塞。这一战,陈明仁军歼灭了日军18师团和50师团大半,提振了整个民族的士气。

怒怼蒋介石

抗战之中,陈明仁的耿直脾气,仍然不断地给自己带来麻烦。1941年冬天,陈明仁干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儿:他居然和蒋介石爆发了一次激烈的言语冲突!

当时,陈明仁正在昆明西山修工事,而蒋介石正好带着宋美龄前来视察。蒋介石到来时,陈明仁和手下正在干活儿,他们的衣服大多已经破了,有些地方打着补丁,有些地方直接露了肉。即使有个把人衣服没破,上面也沾满了泥土。

蒋介石看到这种情景,立刻大发雷霆,把陈明仁叫来一顿痛骂,说道:“你带的兵怎么都和叫化子似的?这条公路每天来来往往有多少外国人?你们这种军容不是有辱国体吗?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陈明仁突然也急了,他回答道:“我的士兵衣冠不整,这不能怪我,只能怪你自己。衣服是你发给我们的,质料这样糟糕,只穿一星期就破了,还要让我们怎么办?我是黄埔出来的学生,我不能昧着良心弄虚作假。

蒋介石纵横半生,哪里见过有人敢于顶撞他?于是他大喝一声说道:“你跟我这么说话,就是侮辱领袖,我要把你押到重庆审判!”说完之后,他又感觉不对,如果因为这么点儿事儿就处罚陈明仁,别人必定会在背后议论。他马上又改口说:“这次我先放了你,如果下次你还这个态度,我重重地办你!

没想到陈明仁不吃这一套。他大声说道:“我如果犯了国家哪一条法令,应该治罪的,那就请这一次办,别等下次。”然后,他将自己的领章撕了下来,甩到蒋介石面前说:“我这个中将师长算什么?你要怎样便怎样,我还不当这个官了呢!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蒋介石的脸色气到发白,本想重办陈明仁,后来在其他将领的解劝下,此事才算过去。

打了胜仗却遭撤职

抗战结束后,内战的风云立刻刮了起来。为了消灭我党我军,蒋介石决定争夺东北的控制权。而这一次他派出的将帅之中,就有陈明仁。

陈明仁当时,仍然是71军87师的师长。他和64师与辽北2个保安团,以及3个铁路交警大队,一同镇守辽宁重镇四平。当时他的部队表面上看有两万余人,但是真正能打的精锐,也就只有自己的87师。

1947年6月11日,四平战役打响。东北民主联军的十万大军,发动了铺天盖地的攻势。经过战斗,已经有一部分部队突入了城中。而陈明仁则是镇定自若,日夜督战,顽强防守。他不但将民主联军已经进入四平部队全部赶走,并且扛住了外围的猛攻。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蒋介石为了保住四平,又从其他地方调来了四个军,准备对民主联军实施反包围。在各方面压力下,我军只能选择撤围。

四平战役,是林彪元帅一生为数不多的败仗之一。后来毛主席谈及此事,曾经对陈明仁说:“我看你比林彪更会打仗!

但是,赫赫战功却没有得到好的结果,陈明仁很快就尝到了党同伐异的滋味。

四平战役后,蒋介石用飞机把陈明仁接去南京,给他授了勋,还大大夸赞了一回。可没想到陈明仁回到东北后,却接到了一纸撤职的通报。他难以置信地打开通报,发现东北行辕给自己定的罪名居然是“破坏美援,纵兵抢粮”。

后来通过各方面了解,陈明仁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并不是自己有什么问题,而是吃了杜聿明的挂落。

原来在1947年8月,国民党“土木派”大佬陈诚看到东北战局向好,于是便想来摘桃子。正好原本的保安司令长官官部司令长官杜聿明身体有病,于是便被“合情合理”地给替换了。陈诚带着自己的心腹罗卓英,“空降”到了东北战场。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按照老规矩,新官上任必然要烧三把火,拿一些原先统帅的人来“祭旗”。而和杜聿明关系不错的陈明仁,自然就成了陈诚收拾的对象。此时有人告状,说陈明仁在保卫四平期间,曾经用美国援助的粮食麻袋来修工事。于是陈诚借题发挥,就手拿掉了陈明仁。

至于蒋介石,虽然觉得陈诚做得有些过分,但最后仍然表示了支持。他给陈明仁的新职位,有名无实的“总统府参军”。实际上,陈明仁这是被夺了兵权。

陈明仁想不到,自己在四平浴血奋战,到头来还比不上几麻袋美国的大豆重要。他心情之郁闷,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了。

光荣起义

蒋介石很快就尝到了自己亲手酿造的苦酒!自从陈诚到了东北之后,将本来均势的状况搞得一团糟。蒋介石没办法,只能想办法把东北的部队抽回来,主攻淮海战场。但是随着辽沈战役的结束,国民党几十万大军被歼灭,全国的武装斗争形式出现了颠覆性的转变。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等到淮海战役也即将尘埃落定之时,蒋介石猛然发现了一个状况:自己的手下,已经是既没有嫡系将领,也没有嫡系军队了。想要打仗,必须要启用一批被边缘化的将领。而陈明仁,就是蒋介石最早选出来的。

蒋介石给陈明仁的新职位,是长沙警备副司令。陈明仁时隔一年之后,再次掌握了兵权。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陈明仁,已经没有多少心思给蒋介石卖命了。他的态度,就是得过且过。

到了长沙,陈明仁见到了自己的老校长程潜。同样作为蒋介石的炮灰人,他们师生二人可谓是同病相怜。经过几次谈话后,程潜和陈明仁一致认识到,可能只有起义才能达成和平的意愿。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两个人有如此的想法,并不奇怪。在解放大军过江之前,情报战的渗透早已开始。陈明仁的部队中,就有着大量的地下党。平时通过他们的潜移默化,陈明仁早有起义的意愿,只不过碍于一个军人的尊严,他始终下不了决心。

就在他纠结的时候,一个叫李明灏的人出现了。李明灏和陈明仁是同乡,又是他在广州陆军讲武学校时的老师,还是两次东征的战友。他们的关系,简直不要太好。但其实,李明灏早在1943年就已经和党组织有了联系。最早给陈明仁种下弃暗投明“种子”的,也就是他。此次他前来长沙,就是为了具体商讨起义大计的。

经过一番协商,大家意见基本统一。但是陈明仁却提出了一个十分难以答应的条件:自己手下的十几万部队,不能裁撤,必须直接改编成解放军。改编后,必须继续由自己担任司令!

这个条件,在所有的起义将领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如果考虑到部队反复的问题,那么陈明仁的条件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党中央在权衡利弊之后,仍然选择答应陈明仁。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就这样,起义再无障碍。8月4日,程潜通电起义,长沙城得以和平解放!而陈明仁及其部下,也确如中央答应的那样,被完整保留了职位和建制。自此以后,陈明仁的部下就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团,他自己也成为了军团司令。

授衔风波

起义之后,陈明仁将军率领部队,开始协助解放军其他部队在广西一带剿匪。凭着卓越的指挥能力,在很短的时间里,他就歼灭了土匪3万余人!祖国大西南的安宁,有他的一份功劳。

剿匪完成后,第21军团改编为水利工程部队,开始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在著名的荆江分洪工程中,这支部队发扬了陈明仁那种耿直、坚毅的工作作风,攻克了不少难关。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1952年10月,陈明仁接到了新的任命:第55军军长。从兵团司令到军长,实际指挥的部队数量缩水了。但是,此时大部分老兵都已经退役,或者补充到了朝鲜战场,原先的建制已经打乱。如果陈明仁再抱着自己曾经开出的条件,就显得有些矫情了。所以对这个安排,他也就欣然同意了。

不过,这一安排,在日后却带来了麻烦。到了1955年授衔的时候,陈明仁作为一个没有早期革命贡献的将领,按照军长的级别,只能评少将。罗荣桓元帅也是按照这个规定,填表上报的。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一样,毛主席对这个评定有些不以为然。他认为,陈明仁是有重大历史贡献的。抗日战争中的几场战役,已经让陈明仁的名声再世界上有所流传了,给一个少将,确实有些不公。

1955年,毛主席得知陈明仁准备授少将衔,马上指示:他必须是上将

再者说,陈明仁发起了长沙起义,相当于以一己之力解放了整个长沙,同事“消灭”了一支十几万的国民党部队。这种功绩,也已经不小了。给一个少将,会给人一种刻意打压起义将领的感觉。

最后在讨论之后,大家一致决定,同意授予陈明仁上将军衔。不止于此,另外的两个有重大贡献的起义将领:“解放”绥远的董其武、“解放”新疆的陶峙岳,也都成为了开国上将。其他的国民党起义将领,也都或多或少地得到了重新评定。

起义将领是开国将帅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虽然最早不是走的这条路,但是却在后来殊途同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历史功绩,是不会被磨灭的,也是不会被忘记的。而毛主席再面对他们时,选择打开桎梏,破格评定,也显出了伟人的心胸。新中国的繁荣和稳定,也正是建立在这种心胸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