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甘肃省哈达铺镇:杨成武口中的长征加油站,红军在这里顿顿有肉吃

Hadapu Town, Gansu Province: The Long March Gas Station That Yang Chengwu Mentioned, Where The Red Army Can Eat Every Meal

2023-06-14 15:37

哈达铺镇,是位于甘肃陇南市宕昌县西北的一座小镇,也是个川滇两省通衢、道路四通八达的地方。这里生活区域的规模不小,生活环境十分优美。但是对于长征中的红军来讲,这里的意义却非同寻常。哈达铺镇不但是长征方向的转折点,还是红军难得的休养生息之地。战士们在这里,过了一段不愁吃喝的日子,并且储备了很多接下来继续前进的必需物资。因此,这个地方也被称为“长征路上的加油站”。

甘肃省哈达铺镇:杨成武口中的长征加油站,红军在这里顿顿有肉吃

1934年10月,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失利后,采取“走为上”的方针,开始了长征。此时,毛主席还未恢复最高军事指挥员的地位,红军的战术十分不灵活,很快就遭遇了湘江战役的惨重损失,部队减员超过了一半。

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城,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毛主席恢复了军事主官的地位,并且以一个“四渡赤水”摆脱了敌人的追击。这之后,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进四川,爬雪山,取得了一个个胜利!

甘肃省哈达铺镇:杨成武口中的长征加油站,红军在这里顿顿有肉吃

不过,虽然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但是内心却始终有一个疑问在纠结:他们究竟要去哪里?有不少的同志希望南下四川、云南的边远地区,但是面对敌人中央军和地方军的联合围剿,南下的把握并不大;而毛主席和另一部分人却希望可以北上,去靠近苏联的地方去创建根据地,但是这样做,又会让大部分官兵背井离乡。到底该如何抉择,需要一次正式的会议来商议和抉择。

就在这一时刻,攻打腊子口的战斗打响了。

腊子口位于甘肃境内,是四川通往甘肃岷县一道狭窄的隘口。这里的宽度仅有三十多米,两边是千丈的悬崖峭壁,中间则是一条浪深流急的河水,河上架有一座简单的木桥。想要进入甘肃,腊子口是唯一的通道。而且,镇守这样的天险,往往只需要一挺子弹充足的机枪。

甘肃省哈达铺镇:杨成武口中的长征加油站,红军在这里顿顿有肉吃

攻克腊子口,关系到红军能否继续前进,意义重大。但是如何打,却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1935年9月,战功赫赫的红四团,采用正面吸引火力、两翼迂回的办法,在一位善于登山的苗族战士帮助下,终于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功突破腊子口。而距离腊子口不远的哈达铺镇,也旋即被红军占领。

接下来的几天,毛主席带领的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全体指战员,也陆续进入了哈达铺镇。短时间内,这个小镇一下子涌入了这么多人,本来应该更加繁荣。可是恰恰相反,红军刚来的这些天,哈达铺镇显得异常萧条。

甘肃省哈达铺镇:杨成武口中的长征加油站,红军在这里顿顿有肉吃

由于地理位置便利,哈达铺镇是当时一个重要的商业集散地,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号林立,贸易相当繁荣。而且,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中药材之乡,来往的药农和药商络绎不绝。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里的发达,导致那些针对红军的谣言在哈达铺镇上传播。在川康地区,国民党的地方部队曾经大肆造谣,诋毁红军,说红军的军纪如何败坏,如何欺压百姓,随意杀人。而且就在不久之前,驻防在腊子口的国民党部队经常来这里骚扰,抢夺药材和粮食。老百姓分不清哪支军队是好是坏,于是便只能紧闭门窗,不敢过正常的生活。

甘肃省哈达铺镇:杨成武口中的长征加油站,红军在这里顿顿有肉吃

红军到来时,状况已经相当困难。由于长时间行军,部队疲惫不堪。除了武器装备消耗极大之外,还有大量的伤员需要救治,大量的粮食等其他物资需要补充。原本军需部门已经准备好了钱,准备购买粮食和药材。可谁知哈达铺镇上的商铺四门紧闭,不管谁说话,就是不做生意。

对于这种情况,红军其实也是见怪不怪,他们一路走来,被中伤、误会的情况已经见得很多了,他们也知道如何去应对。于是,他们不顾自己身体的虚弱,马上展开了宣传工作。他们一方面宣传革命的道理,一方面宣传红军的纪律。哈达铺镇的老百姓一开始将信将疑,但是后来发现,这些士兵却是不干那些欺压良善的勾当,而且买卖公平,为人和善,于是对红军的态度开始转变。哈达铺的老百姓都很热情,一旦发现红军没有恶意,便立刻开始热情地招待了起来。他们不仅拿出药来给红军治伤治病,还请红军吃饭,甚至将自己的住处借给红军居住。

甘肃省哈达铺镇:杨成武口中的长征加油站,红军在这里顿顿有肉吃

一看局面打开,党中央立刻下达命令:发给全军上下每人一块大洋,让他们去改善伙食!总政治部还提出了一个“大家要食得好”的口号,在当时感觉颇为温馨。

当时的哈达铺镇,有八百多家商号,经济繁荣,价格也较其他地方更低。在这里,一头猪只要五块大洋,一头羊只要两块大洋,肉类供应充足。而且此前,驻守腊子口的鲁大昌部逃走后,给红军留下了数百担粮食和两千多斤食盐。战士们于是在哈达铺买肉买菜,美美地吃了好几顿,体力迅速恢复。

甘肃省哈达铺镇:杨成武口中的长征加油站,红军在这里顿顿有肉吃

为了密切群众关系,在部队休整期间,总政治部还发出命令,要求各个单位请驻地周围的群众会餐!这一下,更是让哈达铺的老百姓吃惊不小,他们以前只见过搜刮自己的军队,还从没见过请自己吃饭的军队。相较之下,谁是真正为了老百姓而战斗,就更加显而易见了。于是,哈达铺百姓慷慨解囊,支援了红军大量物资,其中包括:2万斤食盐、20万斤粮食、5000斤食用油、1000匹骡马、15万斤柴草、5万斤豆类、7000双布鞋等等!

除了物资上的支援外,哈达铺镇的老百姓还当起了义务宣传员,对外传扬红军的美名。一位叫张炯奎人,是居住在此的前清秀才,他就为红军写下了一首诗:“仓皇无计欲何之,正是闻风丧胆时。只道伤残同列寇,哪知仁义胜王师。人言戳掠皆虚语,自悔潜逃反失资。瞥眼雷霆惊震后,听来一路赞扬辞。”

甘肃省哈达铺镇:杨成武口中的长征加油站,红军在这里顿顿有肉吃

解决了休整问题,党中央的领导们就要开始解决下一个问题了:红军到底向哪里去?毛主席开始命令情报部门给自己搜集报纸。结果在哈达铺镇的市集上,有人发现了国民党发行的《大公报》,就给拿了回来。毛主席在报纸上,发现了陕北红军的消息。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他立刻就找到了方向。

毛主席赶紧召集红军的高层指挥员,在哈达铺镇的关帝庙召开会议。经过一番商议,大家最终决定,红军北上陕北,去和陕北红军会师!就这样,哈达铺镇成了“决定长征命运的决策地”。

这之后,毛主席对红军进行了改编:红一方面军被整编为陕甘支队,然后抓紧采购、补给,为北上抗日做好了准备。为了更好地激发战士们的士气,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彭家伦还专门创作了一首歌曲,名叫《到陕北去》。

甘肃省哈达铺镇:杨成武口中的长征加油站,红军在这里顿顿有肉吃

不久之后,陕甘支队开拔,而红二、红四方面军则是在之后陆续来到哈达铺镇。在这里,他们不但得到了全面的补给,还收获了意外之喜:经过宣传,哈达铺镇有两千多名热血青年报名参加了红军!后来,杨成武将军曾回忆过哈达铺镇,并且不无感慨地表示:“哈达铺是红军长征路上名副其实的加油站。”

红军虽然在后来陆续离开,但革命的火种却被留在了哈达铺镇。在接下来的革命岁月中,哈达铺镇依然以自己发达的贸易,为红军提供便利。革命胜利后,当地建立起了红军纪念馆,以纪念那段难忘的经历。而红军住过的老街道、毛主席住过的药铺、红军开会使用的关帝庙,都成了著名的红色景点,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