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China's Millennium Imperial Examination! It Is Not Only The Balance Point Of The Emperor's Strategy, But Also The History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Chinese Culture.

2023-06-14 16:04

说起科举考试,很多人推崇,特别是外国人,认为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也有很多人贬斥,认为它是禁锢人思想的枷锁。但不管怎么说,科举制度从隋朝出现以来,在千年的时间里确实承担着封建王朝人才选拔和政治平衡的重任。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看看这种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清朝光绪年间科举榜文

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科举制产生的进程

中国封建王朝时期的人才选拔一直是统治阶级最重视的问题。从战国时期,各式各样的人才就是各个国家崛起的关键。一直到魏晋结束,人才选拔的圈子一直是在贵族阶层进行。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此时的书籍和文章多是以竹简为载体的,平民之家很难有渠道获得。慢慢的,在魏晋南北朝末期,士族享受了几百年的优越,一方面严重的阻碍了皇帝中央集权的步伐,一方面自己本身也开始走向没落,严重的士族歧视既造成了自己本身的怠惰,也阻碍了统治阶级上层的新陈代谢……

停停停!以上那些都是官话,从科举没了之后说了几百年了,难道没新鲜的了?其实是有的。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从战国到魏晋,随着士族势力的不断扩大,他们几乎垄断了除了皇帝身边大部分官员任免权利!魏晋之前,选官靠的是什么?察举制、世卿世禄制、军功制。这里除了军功制是需要硬邦邦的数据之外,剩下的都要看人才选拔者的眼光和他的心!九品官人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实际上就是皇帝谄媚士族的一种方式,就是统治集团拿权利和世家大族做交易,争取他们的战略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支持。而世家大族更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用自己的官员推荐权将自己和亲支近派全都弄成了官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不管你称职不称职,只要是我家族的人,怎么的也能让你当官!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魏晋士族,一方面垄断仕途,一方面清谈误国

这种权权交易的最终导向肯定是整个统治阶层的僵化,几个大的门阀士族垄断仕途,最后造成的就是东汉末年,袁绍家的四世三公,就是东晋时期的“王马共天下”,哪怕王墩两次起兵反叛,最后皇帝都不敢追究。此时皇帝仍然需要世族提供人才和资源,所以只能任由他们发展。但是皇权和士族的矛盾早晚会有爆发的一天,你一个造反的,我都没法处理你,你把我这个皇帝当什么了?于是,终东晋一朝,皇帝与贵族始终在明争暗斗,最后皇帝败下阵来,落得一个皇位被篡的下场。

隋朝科举发展状况

终于到了隋朝,隋文帝想要通过一些方法来暗搓搓的抑制士族的疯狂发展。为什么是隋文帝?可能是因为他的士族色彩比较淡吧。他虽然极力想把自己说成是弘农杨氏出身,但是武川战将建立北周才多少年?这种的背景让他无法否认。更何况,他还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成员,对中原老士族没有那么强的依赖性。他的目光首先便盯上了已经失去很久的官员任免权。但是,这一权力可是至关重要的,贵为皇帝也不能明抢,否则是容易招来世家大族的抵触甚至是造反。苦思冥想之后,隋文帝突然说:我要通过一个相对公平的考试来选拔人才如何?士族们的回答是:可以。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为什么可以?难道士族不怕寒族来瓜分权利吗?这个问题,我们看看隋朝的科举制度和成效就能明白了。

隋朝科举包括常科和特科两大类项目。常科大致分为秀才科、孝廉科(后改为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一年举行一次。以其中的秀才科为例,从大约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创立,到隋朝灭亡(618年),一共三十年的时间,秀才及第者只有11人。另外,隋朝常科、特科及第的总人数也只有89人。这不到百人的及第者,在中央政局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当然对士族的冲击也基本上没有!

我们再看看考试内容:考试的方式分为口试、策试、试杂文。其中策试最为重要:吏部指定一个与时政有关的难题,由考生作答。让考生阐述对策。试杂文则是命题作文,作文种类包括箴、铭、赞、赋、论、颂、誓等文体,因其种类杂别,故称为“杂文”。每科的考试结果分为甲乙两等,成绩合格了,才能交给吏部铨选授官。那么,在寒族教育非常不普及的魏晋南北朝之后,先不说才学,寒门子弟能把这些文体掌握了就已经不错了,更别提什么深度了。所以说,这种考试,受益者还是垄断教育资源的世家大族。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还要说说主考官。隋朝考试的主考官,那肯定是来自士族,这是必然的,不用解释。前面已经说了,此时的士族已经变得腐朽,他们根本看不起那些寒门子弟,哪里还会从他们中选择人才?别说寒门,就是士族子弟,考试也同样会受到上官的刁难。我们可以看一个故事:开皇十五年,出身于洹水杜氏的才子杜正玄(他此时的籍贯是京兆,但是家族仍是洹水杜氏)参加秀才科考试,并一举中第。仆射杨素听说后不以为然,认为秀才科考试太难,就是古代的圣贤来了也考不上(言外之意就是自己考不上),怎么就有人能考过呢?肯定有问题。他立即让杜正玄仿写古代辞赋名篇5篇,限时交卷。不像杜正玄文不加点一挥而就,按时完成了考试。杨素再次出题,让他写各类杂文十余篇,还是限时交卷,杜正玄再次毫无压力的过关,这才让杨素承认了他的考试成绩。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官职也仅仅是晋王行参军,后来又转任豫章王记室,到死也没有进入国家的核心领导圈子!(此事见于《隋书.杜正玄传》)

另外还有最狠的一点:想要参加隋朝的科举,必须由地方官进行推荐!而地方官基本上都是士族,他们会推荐谁显而易见。呵呵,简直和察举制如出一辙,只是多了一道考试的手续,如此而已!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由此可见,隋朝的科举,只是皇帝给出了一个貌似公平的平台,但实际上却是换汤不换药,这种新的官员选择机制,既可以保证了士族对行政机构的权力垄断,又可以堵天下寒门的嘴,士族自然是何乐而不为。

当然,隋朝的科举如果真的仅此而已,那隋文帝简直可以说是傻了,费那么半天劲到底是为了个啥?选官的权利不还是在士族手中吗?其实不然,这里边包含了隋文帝的政治陷阱:首先,科举制虽然还是士族为官,但是选官的权利已经被上交回了中央,由吏部统一安排,而士族自己仅有推荐权。从此以后,让士族们想做官,就得从“求家长”变成了“求国家”,朝廷在其中的重要性一下子被凸显出来!这种角色的转换正是隋文帝创立科举制的最终目的。当然,皇权和士族的斗争注定是惨烈而持久的,隋文帝只是打响了第一枪,后面的工作要交由他的替代者唐朝了。

唐朝科举状况

唐代的科举,比之隋朝要进步很多。唐太宗李世民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只有“任官惟贤才”,“量才授职,务省官员”,才能达到天下的长治久安。武德五年(622年)的选举诏令标志着唐朝的科举范围已经不仅限于地方推荐人员,而是面向全社会,自由报考。这自然是给了寒族学子一个向上的通道。同时,唐太宗时代,因为皇帝非常重视人才池的培养,他设立国子监,按照国家所需开设课程,培养人才。他还不断扩充学校。增筑校舍1200间,每年可以入学的生员有好几千人。《旧唐书·儒学传序》有记载:“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焉。国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唐朝学校集体学习的盛景。这一状况,比隋朝规模不大、而且立而又废的太学制度进步了很多。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当然唐朝的科举人才池并不仅仅如此而已。除了国子监提供的“生徒”之外,各个州、县选送的“乡贡”也是每科考试的重要考生来源。这样算起来,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规模就非常庞大了,在武德年间,每一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就有上千人,武周时期甚至有上万人同时参加考试的盛景。相应的考取的人数也在增加。就拿最难的进士科考试来说,有唐一朝总共举行了268次科举,录取总人数在7448人,平均每一榜都有28人录取。这比隋朝在比例上多了好几倍。这还仅仅是进士科,其他各科相应的更为简单,录取的人数则更多!

除了唐太宗之外,对科举贡献最大的是武则天。在武周时期,女皇为了选拔人才而大兴制科考试,选拔了大量的人才,比如狄仁杰、张柬之、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武则天于载初元年(689年)二月,在东都洛阳洛城殿亲自策问天下贡士,被后世认为是科举史上的“殿试”之始。这次考试中,武则天亲自临考,所问都是她关心思考的时政问题。这之后,“殿试”这种形式就成为了皇帝亲近人才的典范,被普遍应用。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唐朝科举的没落是在玄宗朝。唐玄宗虽然是武装政变上台,但是仍然不改文艺青年的本色,爱好声色犬马。当时谈及科举,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这很对唐玄宗的胃口,所以推行的很顺利。渐渐地,诗赋从加试变成了必考,科举考试渐渐脱离实际政治的时代便是由此开始。

然而,即便看上去如火如荼,唐朝的科举仍然摆脱不了面子工程的嫌疑。在唐朝,你要想考中,必须先进行所谓的“行卷”,就是拿着自己的文章和诗作去拜访达官贵人甚至主考官,争取他们的认可,然后再由这些达官显贵替自己进行宣传,在科举考试之时,考官才会根据这个人的口碑来决定名次。唐朝甚至有考官让考生自己决定名次的事情,国家级的考试如同儿戏。而且这个时候的科举考试,不糊名,不誊录,哪份卷子是谁的考官看得一清二楚,自然便于营私舞弊。因此,士族仍然保有着官员任命、选择的很大权力。在唐朝,崔、卢、李、郑、王、韦这六个顶级士族门阀,共有宰相102人,其他的稍小的士族还不在其列。由此可见,唐朝在和士族的权力争夺战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没有到完全胜利的阶段。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而又无奈的故事:唐文宗时,皇帝向宰相郑覃求婚,希望郑覃能把孙女嫁给皇太子,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的崔某。为此文宗无语:“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可见,晚唐时期,士族的嚣张跋扈。

虽然唐朝的科举有那么多无奈,但是终究是打开了皇族联手寒族对抗士族的局面。后边的事情,交给蛮不讲理的五代十国来完成。

蛮横的五代十国和宽容的大宋,科举制度的转折点

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没有之一(我个人这么认为)。这个时代,是真正的军阀时代,53年的时间中换了十几位皇帝,而且大部分为武装夺权。这个时代,吃香的是武将,打天下靠的是实力。后晋的成德节度使安重荣的那句“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形象的注脚。在这个时代,所有的文化全都被踩在脚下,文人得不到尊重,世家大族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而且由于他们聚集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他们甚至成为了五代军阀的重点收割对象。而科举,对不起,在这个时代,谁又会觉得它是有必要存在的东西呢。除了后唐明宗李嗣源在位的9年太平日子和后周时期,曾经有过正式的科举和太学制度,其他时代的科举都处于废弛状态。

然而,科举的转折点也在此处到来!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五代十国,疯狂征战的53年

时间终于来到了宋朝。由于五代时期的清洗,现在士族势力已经被彻底打倒,现在天下的治理就完全成了皇族和寒族两个政治集团的事。如此一来,科举的目的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原来的争夺选官权变成为笼络天下人心。宋朝之时重文轻武,所以此时科举的主要任务,是先用一个比较公平的方式给天下文人看到一步登天的希望,笼络住他们不安分的内心,让他们安心的在家苦读;之后,先用自己手中的选择权淘汰掉与自己想法不一致的人,再用剩下的人去压制武官,达到确保皇权安全的目的。而且,皇帝对这种人才选拔还要持谨慎态度,既要获得治理天下的帮手,也要注意寒族力量的分散,免得形成新的士族。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皇帝的领导集团可谓费尽心力。首先就是通过恩科,先把有一定才学、但是进身无门的一部分读书人直接提拔为官员。赵匡胤开宝三年(970),他给主持科举的礼部下了道诏书,命他们整理近十年以及后周乃至后汉的举子档案,统计一下,看历经15次考试全部没有提前交卷、而且还没考中的究竟有多少人。礼部经过仔细核查,列出了以司马浦为首共计106人的名字。赵匡胤大笔一挥:这些人实在不易,得了,统统赐本科进士出身。在宋朝,这种进士有个专门的名称,叫做“恩科进士”,即皇帝开恩特赐的进士。试想,这些人屡败屡战,说明但凡能有点别的出路,他们也不会如此执着。这样的人给他一个身份,他能不对皇帝感恩戴德吗?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宋朝科举图

再有就是开设“制科”。“制科”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小范围考试,这种考试形态源于汉朝的射策,唐代已经非常普遍,到宋朝,逐渐形成了一些“常科”性质的制科,也就是经常重复考试的制科题目。如太祖时设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三科;仁宗时设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明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详明吏理可使从政、识洞韬略运筹帷幄、军谋宏远材任边寄六科,都是从唐朝承袭来的。制科考试的范围虽然不大,应试者的资格却放得很宽,不论是在任官员,还是山野小民,都可由宰相重臣举荐参加考试。已经中过进士的人也可以参加制科考试。北宋名臣富弼和苏氏兄弟,就都是制科选出来的人。制科考试既然是皇帝亲自主考,那录取的自然就是天子门生,对皇帝的忠心自然不必说。

第三就是保证形式上的公平。宋朝之初,考场舞弊还是比较严重,请托、投献之风盛行。为此,宋朝进行了非常严厉的科场改革,防止作弊。首先是采取保举连坐制,将举荐者和考生联系起来,一旦考生作弊,举荐者也要受罚;其次是对考卷实行糊名和誊录,破坏考生的身份辨识度,最大程度上斩断主考官和考生间的联系,防止舞弊;然后是针对出题官,实行锁院制,只要受命出题,出题官便要被锁居贡院,直到考试结束,最大程度防止漏题。最后在录取上面,实行双重定第的制度,即一份考卷必须经过两位主考官审阅,有了共识之后才能最终确定是否录取。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虽然宋朝皇帝们对科举采取了这么多措施,却仍然没有让寒族知识分子变得听话,他们先是在文体上和皇帝打埋伏。宋朝开始,科举的方式还是三板斧:诗、赋、论,并且在考试之时按照韵书来写,一旦出韵,再好的文章也是零分。这一方法就有点明清八股取士的意思了;但是之后,随着寒族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他们积极地要求参与国家政治,甚至为了达到目的不惜改变考试文体。欧阳修任知贡举之时,厌恶无病呻吟的程式化文章,原本程文考卷全部黜落,所取文章,都是言之有物论之成理的“古文”。王安石改革时期,更是一度废止明经科,只取进士科,并将诗词歌赋清除出考试范围。这种改变造成的后果就是宋朝的直臣非常多,蔡襄、包拯、文彦博、章惇等人都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皇帝留的主。到了南宋,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等人更是将相权凌驾于皇权,造成了这一时期汉人政权的无所作为。所幸的是,寒族知识分子因为没有找到相互间联合起来的契机,所以始终没有形成长久性的势力集团,否则是否会再现士族之患还真不好说。因此,皇权对知识分子集团的最终胜利,将要等待明朝来实现。

明清:皇权的彻底胜利,国家的彻底失败

明清的科举实际上是一回事,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天下人都知道,八股取士吗。当然,为何会形成这一结果还是值得细品一下。元朝时期,民族矛盾严重,科举制时有时无,弄得天下人对读书最终能得到什么结果都有了怀疑态度。而官员的选择,自然又成为了蒙古贵族内部的事儿了。中国的地方势力集团当然不干,于是,强大的蒙古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迅速衰落,被朱元璋赶出了中原。然而朱元璋和赵匡胤不一样,他属于行伍出身的大老粗,而且由于在元朝时期家境贫寒,导致了他对官员集团的本能反感。这一点上,他更接近与五代时的后梁太祖朱温。因此,读书、学问、文化的重要性,他的认识并不是很充分。在他的认识里,文人仅仅是协助他取得天下的工具而已。这是造成明清科举呆板的主观因素。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客观因素也不少。朱元璋建立政权后,朝中形成了淮西系和浙东系两大文官集团,天下文人若想当官,必须选择其一投靠。而且通过后来事态的发展,淮西系越来越强盛,甚至对皇权形成了威胁!所以明朝初期,虽然也有科举,但是国家中枢的人才的流动一直是围绕淮西系来进行的,这样的科举对于朱元璋来讲是不需要的,必须改革;其次,原来朱元璋平定江南时,对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人设置的官员进行了统一收编,他个人对这些人的忠心也存在怀疑。同样,这些地方送上来的赶考举子,自己是否能放心使用呢?整理不清之余,朱元璋决定快刀斩乱麻,用军事手段一次性解决问题!于是,骇人听闻的明初四大案开始了!其实,四大案每一案都针对一个集团:胡惟庸案针对淮西功臣、蓝玉案针对武将集团、郭桓案针对江南官员、空印案针对地方豪族。一通组合拳下来,天下再没有能对他构成威胁的势力集团了,大明的江山已经非常稳定了!

然而朱元璋本身是一个不相信任何人的主,他信奉的是:即使把自己累死,也要将所有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他心中最好的格局就是,自己一个人发号施令,底下人勤勤恳恳的干活儿。于是,科举的目的就正式的从给皇帝寻找统治顾问变成了寻找机要秘书。目的变了,自然方式也就变了。我们不妨看看现在企业里选择秘书的条件:文笔好、气质好、字写得好、可以与老板相处融洽。而朱元璋选择机要秘书也是从这几方面着手。于是乎,明朝的人才需求就很明确了:模样要帅,辞藻华丽有文采,书写整洁不潦草,最主要一点,不需要你有自己的见解,听话就行。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于是乎,限制国人数百年的八股文出现了。八股文由于文体固定、教材固定(四书五经),所以根本不需要人有什么创新性思维,国家的大政方针更是不用你来议论。这样一来,天下读书人高兴了,谁都希望考试有范围有重点不是?但是中国的文化却在这种科举制度中受到了深深地伤害,从此失去的,是灵动、创新、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于是,中国的科技开始被西方赶超,中国的地理发现和海洋开发开始停滞,中国和海外的交往被彻底斩断。伟大的华夏民族开始固步自封,并保持着这个状态长达五百多年!

中国千年科举!它既是帝王谋略的平衡点,又是中国文化的兴衰史

晚晴科举

当晚晴之时,西洋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的大门,帝国的统治者们才发现,自己的眼光是如此的狭隘!自己的知识是如何匮乏!但是科举制度的弊端谁都知道,它培养不出新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所以清朝的统治者决定抛弃这种制度。当清朝的慈禧太后忙不迭的停止了科举考试之后,却又发现自己陷入了更深的绝望:由于没有想好替代科举选官的新机制,原本等着靠科举一步登天的传统读书人被一下子斩断了前程,他们愤怒了,不再支持满清政府!于是,天下革命风起云涌,大清朝很快便四面楚歌,最终清帝黯然退位,成了历史上的一片写满耻辱的书页。

总结

可以说,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从来都不是单纯的人才、官员选择机制,而是皇权与其他各方面势力进行博弈的手段,是皇帝与天下人做交易的手段。隋唐以来中国封建制度的相对稳定,以及中国在宋元之际科技的发展,都与科举的出现有着莫大的关系。可以说,中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结构,与科举制度是相得益彰的,世界第五大发明的称号实至名归。但是物极必反,在明清之际,当皇帝的专制达到顶峰的时候,科举也随之变得僵化,成为“毒害”读书人的工具。

变成如今,中国的封建专制已经过去,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已经不需要再用科举来平衡,而脱胎于它的新型考试制度也恢复了原本职能,每年选拔大量人才服务于中国如今的经济社会。但是,现在的人才评定已经不再凭借一纸试卷,一个人想要成功还是需要在生活中的不断努力。如今高考在即,希望所有的学子们都能有个好成绩,并在日后的生活中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