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代表最高方面来问你两个问题:第一,还能干下去吗?第二,名单该给我了吧?”
1933年的一天,在上海的一个寓所,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宋庆龄,正眼神犀利地看着眼前的一位年轻人。这个人满头乱发,给人一种惊魂未定的感觉。不过,在听到问话后,他先是摇了摇头,然后坚定地说:“上海的工作恐怕还真干不了了,至于名单,您给我十分钟!”
这个年轻人,是著名的革命家廖承志。在不久之前,他刚刚被捕。不过谁也没想到,为了在龙潭虎穴中脱身,他居然声称要“主动交代”,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名字交换一条生路。这种看似叛变的行为,确实吓了不少人一跳。但是,在得知他的真实意图后,所有人都称赞他的机智。
1933年3月,对于上海法租界的密探们来说,真是“收获满满”的一个月。从中央苏区秘密来到上海治疗腿伤的著名共产党员陈赓,居然在他们这里落网了。几乎同时,正在积极从事地下工作的廖承志,也被很意外地逮捕了。一个月抓住了两位共产党方面的“大鱼”,法租界的密探们沾沾自喜。
陈赓很快就被国民党的特务们带走了,不过,倒是没人认为他会有性命之忧。众所周知,陈赓救过蒋介石的命。蒋介石虽然独裁,但是在江湖义气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陈赓落入他手,当不会有性命之忧。但是,陈赓是秘密被捕的,如果不及时营救,蒋介石纵然不杀他,也绝不会放他。陈赓会面临的一个最坏的结果,就是终身监禁,将牢底坐穿。
廖承志被捕后,认定党内出了叛徒。他必须要想办法,找出叛徒,将情报传递出去。另外,廖承志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赶紧通知同志们来救陈赓。
时间就是生命,廖承志意识到,这件事已经刻不容缓。为了尽快出去,廖承志矢口否认对方的一切指控,坚称对方“抓错了”。然而,敌人的密探却在这时干了一件让自己后悔的事——他叫来了一个叛徒,让他当面指认廖承志。
很快,叛徒来了,指着廖承志就说道:“他是廖承志,廖仲恺的儿子,他是共产党的大官,手里掌握着不少秘密!”而廖承志在看到叛徒的那一刻,突然也放下了心来。原来,此人名叫王其良,是党组织的一位外围人员,知道的秘密不多。既然叛徒是他,那就好办了。于是,廖承志倒打一耙,说对方诬陷!然而,敌人并不相信。
廖承志眼看这一关不好过,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何香凝。在自己加入共产党之后,为了保护母亲,选择不再回家居住。而且,母子二人约定,对外以姑侄相称。如果哪天廖承志突然带着陌生人出现了,那就是自己被捕了,何香凝就会赶紧营救。何香凝社会影响力巨大,只要她一出手,廖承志恢复自由便指日可待了。
想到此,廖承志装作可怜兮兮地对敌人的密探说:“先生,我认识一个共产党员,我可以给你指认,还可以带你们去抓他。但是,我也希望你们能减轻对我的处罚。”
密探听说过共产党人百折不回的精神,但如今看廖承志如此爽快地表示要出卖自己的同志,觉得不敢相信。但是,要真是通过他再能抓到几个共产党员,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好事。于是密探请示了一下自己的上级,同意了廖承志的要求。
廖承志带着密探,坐车直奔光裕坊8号楼。这里根本没什么共产党,只有他望眼欲穿的母亲何香凝。他带密探到这里来,就是要传递消息的。
很快,车就到地方了。廖承志戴着手铐,二话不说就往楼上走,并且在那个熟悉的房门前敲了几下。密探赶紧跟进,却发现开门的,是一位气质不凡的中老年女性。仔细一看,这不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何香凝吗?
密探气急败坏,问廖承志共产党在哪儿。廖承志却说:“这是我姑姑的住处,既然路过,我就上来看看。”
密探明白了,自己被耍了。但是,他们也没别的办法,毕竟这些人级别太低,根本不敢动何香凝。他们只能是将廖承志拖出来,塞进车里重回监狱。
但是,廖承志的目的已经达到。不久之后,何香凝的影响力便开始发散出来。上海的各大报纸上,很快就刊登出文章《廖仲恺子承志被捕》。而何香凝也给蒋介石发了电报,其中说:“小儿承志,在沪昨晚被外国捕房拘捕……余愿与儿共留囹圄……即死亦愿在华界,不在租界。”
接着,何香凝又在寓所接见记者,表示:“小儿承志年只26……才于二星期前,辍学返国……不谓昨晚突遭逮捕。”
一时间,宋庆龄、杨杏佛、柳亚子等重量级人物纷纷发表言论,要求给革命先烈廖仲恺留下后嗣,查实廖承志一事是否冤屈。为了营救成功,他们聘请了当时上海最著名的律师吴凯声,要在法庭上公开营救廖承志。吴凯声也抓住了一个漏洞——王其良指证廖承志并无物证和旁证。他在法庭上将这一点刻意放大,最终造成了一个可喜的局面:舆论一致认定王其良是诬告。
在社会的一致声讨下,上海的特务机关和法租界的密探们也坐不住了。为了能最后留住廖承志,他们坚称,廖承志要想释放,必须有保人,要保证其被释放后不能离开上海。柳亚子先生立刻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愿意作保。至此,敌人再也没有理由关押廖承志了,只能将其释放。
这件事很快就尘埃落定,几天后,宋庆龄来到了何香凝的家中,探望廖承志。说话间,宋庆龄突然向何香凝使了一个眼色。何香凝心领神会,立刻借故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下了廖承志和宋庆龄两人。
宋庆龄两三步走到廖承志面前,低声地说出了本文开始的那句话:“我现在代表最高方面来问你两个问题:第一,还能干下去吗?第二,名单该给我了吧?”
宋庆龄所说的“最高方面”,指的是共产国际。早在1931年,宋庆龄就因为营救牛兰夫妇,通过了共产国际的考验,成为了其上海情报网络的一部分。这之后,她又多次营救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不断地赢得信任,在组织内部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重要。此次她前来,说是要探望廖承志,其实就是来接头的。
正如本文开始所说的那样,廖承志表示,经过这么一折腾,自己已经在大众面前露了像,日后可能不能再从事地下工作了,党组织已经在安排他撤离了。而上海地区龙蛇混杂,恐怕日后也很难再开展地下工作了。
而宋庆龄所说的名单,就是叛徒名单。这次廖承志入狱,通过种种蛛丝马迹,已经搞清楚了如今在情报网络中一些叛徒的姓名。他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将名单默写了出来,连同营救陈赓的嘱托,一起交给宋庆龄。宋庆龄将名单卷成了一个纸卷,塞进了一支香烟里。
至此,两个人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接头。
不久之后,廖承志离开了上海,去往中央苏区。而宋庆龄,则是又在上海掀起了一轮营救陈赓的热潮,最终在一番里应外合之下,陈赓恢复了自由。后来廖、陈二人在苏区相聚,一同参加了长征。
廖承志参加革命之后,多灾多难,曾经多次入狱,既坐过敌人的牢,也被自己的同志抓起来过。不过,他的革命意志始终十分坚定。对于宋庆龄,他也是十分佩服。在公开场合,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夸赞宋庆龄在地下工作中的能力和作用。两人的关系,也一直保持得非常好。1981年,宋庆龄的入党申请被批准,廖承志亲自去给自己的这位长辈道喜。这两位曾经从事过秘密工作的英雄,都十分令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