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发生了一件大事:红色巨人苏联轰然倒地,从一个超级大国分裂成为了15个大小不等的国家。东欧的政治震荡达到了高潮,大量国家破产,世界格局被重新定义。
在此之后不久,一封由土耳其寄来的信件,出现在了党中央领导人的桌案上。写信者言之凿凿,承认曾经犯过罪,但是也表示此时已经痛改前非,希望党和国家看在他历史功绩的份上,允许他回国定居。那么,此人是谁?到底犯过什么罪?最后中央同意他回来的请求了吗?
这个人,名叫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他曾经为新疆的解放作出过很大贡献,是中国最年轻的开国将军。他的前半生,可谓传奇。
马尔果夫出生于新疆尼勒克县,1923年3月生人,是一个普通的牧民之子。和大多数的穷苦人民一样,马尔果夫一家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那时候的新疆 ,先后在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三大军阀的轮流统治中,那些老的贵族仍然得势,下层民众动荡不堪。为了贴补家用,马尔果夫在12岁时,到伊犁打工谋生。
伊犁是当时中国对外的窗口,在苏联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的风潮从这里进入新疆。马尔果夫在工作时,接触到了这些进步理论,受其感召,先是在学校进修,之后成为了一名教育者,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广为传播。
当时在新疆当政的,是军阀盛世才。盛世才出身奉系,是个唯利是图、首鼠两端的人。当时的新疆,是苏联援助中国的窗口。为了能从援助中多吃些好处,盛世才对共产党人表现出了非比寻常的友好。他一方面允许、甚至是支持共产党人传播自己的思想,一方面请共产党人帮忙,构建自己的教育和经济体系。有一段时间,盛世城还表示过,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那一段时间里,双方的合作非常愉快。
1941年6月,德国开始进攻苏联。苏联由于准备不足,在战争初期十分被动,自顾不暇。对中国的援助,也是戛然而止。失去了这条生财之道,盛世才瞬间变脸,开始与国民党勾勾搭搭。在中统局大特务徐恩曾的游说之下,盛世才决定对共产党人动手。陈潭秋、毛泽民等烈士惨遭毒手,而马尔果夫也被逮捕。
1944年,盛世才又在苏联和国民党之间骑墙不定,结果被蒋介石调入重庆,当了一个闲差。而国民党的官员,还未完全控制新疆,只能和苏联搞好关系。结果在苏联的干预下,马尔果夫获释。此时,正值新疆人民发起暴动,反抗国民党的统治。马尔果夫立即加入其间,成了新疆民族军的一员。
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曾经选送大量干部去苏联学习,其中就有表现优秀的马尔果夫,经过学习,他的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都有所提升,和苏联人也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友谊。只不过,他当时还没有想到,这种关系,会给自己带来恶果。
1949年9月,第一野战军准备进入新疆了。马尔果夫带领着一部分民族军的战士,在东疆接应解放军。双方会师之后,马尔果夫引领部队入疆。在之后开展的剿匪行动中,马尔果夫表现突出,后来在1951年,成为了解放军第五军的军长,以及伊犁军区司令员。
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大授衔,年仅33岁的马尔果夫,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在整个将军队伍中,他是最年轻的。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来看,未来等着马尔果夫的,应该是一条光辉的大道。
然而,一切都在1962年,发生了变化。
苏联这个国家,国土面积广大,但是人口却相对非常少,人口密度极低。在其建国之后,斯大林为了快速发展工业,对农业进行了一种近乎掠夺的发展。结果,工业水平上来了,但农业生产却很难维持。二战之后,苏联的人口再次遭到重创,农业生产更加疲软。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劳动力。但是,人口从出生到成长,至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苏联有些等不起。于是不知道是谁的主意,他们将注意力转向了中国的新疆。
新疆有很大一块区域,是与苏联接壤的。由于从沙俄时期开始,双方的领土变化很大,一些不明就里的牧民,竟然越境放牧,这导致了他们对边境概念十分模糊。所以在解放前,苏联为了能让新疆人民跑到自己这里来做工,在边境上安排很多扩音器,每天用维吾尔语广播,说苏联过得如何如何好,欢迎中国百姓过去。那时候,有不少人都听了这种广播,选择去苏联讨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苏中两国本来有一段非常和谐“蜜月期”,边境上的广播也在1950年停止了。但是,对于人口的掠夺,苏方却并未停止。他们对曾经去过苏联的、以及有苏联血统的人,发给所谓的“苏侨证”,并且和中国政府商量,希望他们回苏联工作。新中国本着自由来往的原则,提出去哪里工作,要听取当事人的意见。结果在苏联的各种施压之下,这些所谓的“苏侨”,大部分被掠夺去了苏联。
但是随着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上台,中苏矛盾加剧,最终在1959年彻底破裂。苏联立刻恢复了边境广播,继续吹嘘己方如何优越。同时,大量的苏联特务,还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新疆的乡村,连哄带蒙地让中国老百姓办理“苏侨证”,然后名正言顺地带他们去苏联。
1961年,全国经济形势因为中苏交恶而陷入困境。苏联人大举“要债”,而去只要中国的生鲜农产品,强行掠夺走了大量的粮食、蔬菜和水果。新疆虽然承受的压力较小,但是群众的困苦仍是可想而知的。苏联的“克格勃”拿着糖块、面包和一些纺织品进入新疆的大小村镇,以这些“礼物”为铺路石,大力宣传苏联发展得如何好,人民生活如何安康富足。新疆的不少老百姓都听信了他们的话,天天幻想着可以去苏联生活。
在发展老百姓的同时,“克格勃”特工还将手伸进了中国的军队。他们的策反目标,就是那些曾经在苏联学习过的人。很快,马尔果夫和另一位开国少将祖农·太也夫,就沦陷在了他们的攻势中。二人配合“克格勃”,不断深入中国的乡村,帮助苏联人宣传,蛊惑老百姓。
在马尔果夫等人和苏联特工的诱惑之下,不少民众拖家带口地收拾东西,举家前往苏联。一开始是一家两家,慢慢地就是成群结队了。而苏联人则是派出了卡车在边境上等着,一有中国人过去,立刻上车拉走。
边境的解放军,对于这些百姓几乎是毫无办法。他们手里拿着“苏侨证”,按照政策,我们是无权强行留住他们的。更有甚者,他们直接穿过苏联人破开的铁丝网,神不知鬼不觉地非法越境。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部队在边境上竖了一块碑,上面写着:非法出境等于叛国。但是,这仍然无法阻止那些想走的老百姓。
1962年3、4月间,这种大规模的越境行为达到了高潮,塔城、霍城等边境县城,共有六万七千余名民众,携带了大量财物,强行越过了苏联边境。当地的社会秩序变得混乱不堪,有的县甚至只剩下了数百人,正常的生产建设已经难以维持。面对这种情况,边防军战士心急如焚,多次打电话询问上级要怎么办。上级请示中央后给了指令:不要与群众发生矛盾,来去自由。
这件集体性质的“越界”事件后,受影响的边民变得越来越少了。但是,马尔果夫和太也夫的报告也已经发到了党中央。自知难以继续在中国发展的他们,提出了想去苏联的想法。毛主席看了报告后,十分无奈地说道:“人家都把手伸进我们的军队了,我看,他们想走也不要强留了。我就不信,苏联那边真的是天堂!”有人提出,让新疆当地的高级领导去做做工作,看看事情能否转圜。毛主席摇摇头说:“我看不必了,这种事现在说是说不清楚的,再过二三十年,他们就会明白的。”
这一次,不仅马尔果夫等两位少将走了,还有四十多位校级、尉级军官也走了。这虽然看上去是损失,但其实却是净化了军队的风气。所有思想薄弱的军官,都已经全部离开了部队,军队的团结更加紧密了。至于那些百姓出走后撂荒的土地,则由内地调集人马前来耕种。很快,该地区的经济就有所恢复。
而那些前往苏联的老百姓,到了地方才知道现实的恶劣。苏联在请他们大吃三天之后,就开始给他分配工作。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被分配到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农场,继续当农民。逐渐地,苏联人对他们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差,甚至公然抢夺他们的财物。言语上的冲突、工作上的歧视,更是比比皆是。慢慢地,他们开始回想起自己的祖国了。但是来时容易去时难,现在想回头,哪里还来得及。
而马尔果夫等军官,到了苏联之后,也成为了被排挤的对象,根本不受对方重视。他们的工作被调来调去,最后干脆被“发配”到海外基地了事。在苏联开始进攻阿富汗之后,马尔果夫的工作再次调动,去土耳其任职生活。
1991年,由于经济“偏科”和信仰缺失的双重打击,红色巨人苏联轰然倒地。那些看管中国百姓的士兵,全都因为缺少军饷而溃散。中国老百姓于是从农场逃了出来,去中俄边境的霍尔果斯口岸集结,表示希望回国。他们已经听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初见成效,国家富强了,他们自然是想要回来。
但是,由于他们走的时候,并未办理合法的离境手续。现在想要回来,在这些手续上是有所缺失的。而且,从他们走的那一天,就已经作出了选择。这之后的一切后果,自然也应该由他们自己负担。最终,国家没有再给他们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们只能继续背井离乡,在外国的土地上生活。
至于马尔果夫,则是因为苏联的解体,直接被遗弃在了土耳其。此时的他,也已经后悔了,于是赶紧给党中央写信,希望能回国定居。然而,他的罪过,比那些离开的百姓要大得多。祖国纵然大度,也不会相信曾经从事过叛国和间谍活动的人。于是,马尔果夫的申请被驳回,他的出路问题,还是要自己想办法。
后来,马尔果夫想办法回到了阿拉木图,但是却从此一病不起,很快就去世了。他本有一个很好的人生开局,只可惜后来未能守住初心,沦为了别人的工具。从那时起,他的悲剧结局就已经注定。毕竟,除了祖国之外,其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义务对你好。将美好生活的希望寄托于外部环境,自己却不努力,这样的人,如果能成功,那真的是对努力者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