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这一句,写出了贵妃装扮的华贵。其中提到的“金步摇”是什么?相传它与慕容鲜卑的姓氏有关,这是否是事实?听我细细道来。
步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而得名。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材料主要有金、银、玉、玛瑙等。而搭配此种首饰的帽子,就叫做“步摇帽”,或者“步摇冠”。
据传说,前燕的奠基人慕容廆,他的祖父叫做幕户跋,曾经在魏国初年率其诸部大人入居辽西,之后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有一天,慕护跋进城,发现城中人都在戴步摇帽,他觉得很时髦,也就买了一顶。后来他经常带着这顶帽子出去,人家问他:“这是啥啊?”慕护跋回答道“步摇”。由于草原人的发音不标准,从慕护跋口中说出的“步摇”二字,别人听起来更像是“慕容”。加上慕护跋的族群此时并没有姓氏,遂以“慕容”为姓。
同时,对慕容鲜卑的姓氏由来的考证,还有一个说法也比较普及,就是这个姓氏来源于“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这句话,从头从尾各取一字,和为慕容。但是这种说法,问题很大,因为慕容鲜卑拥有姓氏之前,还没有汉化,这句话对他们来讲跟天书似的,又怎么可能用它来当姓氏呢。
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在注《资治通鉴》之时,指出以上两种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来支持,应该属于讹传。这样一来,所有研究鲜卑的史学家立时傻眼。胡三省的说法,确实是事实,上述两说确实没有原始的资料可以佐证。自此,慕容鲜卑的姓氏到底怎么来的,又成了一个疑问。
近年来,日本学者白鸟库吉的《东胡源流考》出版,在里边提到,“慕容”二字的古发音,和蒙古语bayan的发音很相近。而bayan,就是元朝之后常见于中国史书的“伯颜”一词。
提起伯颜,我们可能立即会想到,明英宗遭遇土木堡之变时,一直对他倾心相交、庇护有加、最后分别时还洒下热泪的瓦剌首领伯颜帖木儿,还有元顺帝继位前期,在朝专擅跋扈的一代权相伯颜。这个词在蒙古语里含有“酋长、长官、君长”的意思。若白鸟库吉的推论没有错,那鲜卑慕容部首领的姓很可能是来自祖先的官爵。其实以祖先的官爵为姓并不少见,如汉人的姓氏司马、司徒、上官、帅、侯等,都是来自祖先官爵的名称。
也许事情就是这样, bayan这个词在公元2至3世纪时最接近汉语的“慕容”,而且这两个汉字无论字形或字义都无轻蔑或不雅之意,后来慕容氏建立燕政权,为美化领导者,一则使用这两个既美观又好听的字作为元首的姓氏,再则创造出“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也”的说辞与汉族文化接轨。所以,白鸟库吉推测慕容源自 bayan有相当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