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中,许世友的名声是最响亮的。他的是一位真正的性情中人,又是一位武林高手,这让人很容易把他和历史上的那些大侠联系起来。当然,作为豪侠人物的标配——酒,许世友也是来者不拒,甚至说海量都不足以形容。有人曾说,许世友一辈子喝的酒,如果用解放牌重型卡车来装,也要装上三四车,这还是少说着。不过他一生中,有一个喝不过的对手,让他钦佩不已,此人是谁呢?咱们慢慢道来。
出身少林,武艺超群,酒量同样超群。
“我8岁就开始喝酒了。”许世友曾经和人这么说过。虽然现在的常识中,未成年人是绝对不许饮酒的,不过对于自幼闯荡的许世友来说,这个规定并不适用。8岁,正是他来到少林寺习武的年纪。这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佛门禁地,清规戒律严谨,许世友纵然是俗家,也不可能公开饮酒。不过,他的师父素应法师却是个佛门中的异类,不仅武艺高强,酒量也是惊人。在家就已经初涉酒场的许世友,在师父的“帮助”下,酒量也是突飞猛进。
15岁时,许世友回家探亲,他的父亲请来了好几个叔伯,为他接风洗尘。还是个半大孩子的许世友在酒桌上直接用酒碗和叔伯们“打圈”,连喝了八大碗,仍然意犹未尽,最后干脆用酒坛子和人干杯,嘴里还说着:“我干了,您随意,不行别强撑!”。叔伯们感叹他的酒量大,都称他为“酒神下凡”。
按照今天的科学研究,许世友这么个喝法,酒精会破坏身体的肌肉合成,对习武非常不利。不过,许世友的武功却是公认的出类拔萃,丝毫没受喝酒的影响。用星爷的话说,许世友可能真的就是“万中无一”的“酒神”,酒精对他丝毫没有伤害。
特批喝酒的红军将领
1920年,许世友加入了军阀吴佩孚的部队,之后辗转军届,于1927年参加了红军。此后他一直在红四方面军任职,在战场上表现非常勇猛。不过,红四方面军是禁止饮酒的,这让许世友非常尴尬,总是冒着违反纪律的危险,想方设法去搞点儿酒喝。而真到了喝不到酒的时候,他的精神就会非常萎靡,连带着脑子都不灵光了。所以后来红四方面军领导特批许世友可以喝酒。很多其他有酒瘾的人觉得不公平,去找政委陈昌浩理论,陈昌浩却回答道:“你要是有许世友的酒量,也可以喝酒。”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哑口无言了。
是的,许世友好酒,喝酒,但是从来没误过事。
世界上有那么一种人,在一个临界点内,酒喝得越多越清醒,许世友显然就是这样的人。不过,这个临界点是很不好掌握的。于是酒瘾巨大的许世友就给自己规定了一个“三不喝”原则:战斗前不喝,战斗中不喝,打了败仗不喝。在日后的战斗中,他也确实身体力行地去执行,从来没有违例。
土地革命时期,斗争激烈,许世友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曾经一个多月滴酒不沾;抗日战争中,许世友在山东指挥战斗,也曾经有过一个多月不碰酒的时候。一个像他这么爱喝酒的人,能为了获取胜利,生生克制自己的酒瘾,实在是难能可贵。
劝酒神功
有道是寡酒难喝,许世友爱喝酒,也爱别人陪自己喝酒。不管什么人,只要陪他喝上几碗酒,立刻就能成为无话不谈的兄弟。每当他打了胜仗,都会摆上一桌丰盛的庆功宴,其中最显眼的,是每个人面的一碗酒。按照许世友的酒桌规矩,参加庆功宴的人必须先空腹喝一碗酒,喝不完是不准吃菜的。而且每次庆功宴时,许世友都会第一个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然后笑着看着其他人。在这种目光下,谁都不敢不喝。后来许世友的手下酒量越来越大,出了好多军中的酒神。据后来许世友自己的说法,这是他给肠胃消炎的“土办法”。
后来许世友成了军区司令,更是把劝酒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每次有人来看望他,他总能想办法让人喝到酩酊大醉。即使客人不喝酒,他也有着酒桌上的“三板斧”:“你不敢喝酒,那一定是怕老婆,怕回家以后挨骂。”;“身体不好?医生不让喝?听他的有啥用?还不是你自己怕死!”;“你看你看,这不是能喝点儿吗?你这是弄虚作假,来来来,罚酒三杯!”基本上这三板斧一出,客人就会给喝到桌子底下去。而此时的许世友则会非常高兴,派车将人送回去。
对国际友人,许世友同样有办法让人喝到一醉方休。一次,西哈努克亲王到南京访问,顺道看望许世友。亲王也是个好酒之人,和许世友简直一见如故,开怀畅饮。而许世友放下了“三板斧”,标准的国际劝酒词脱口而出:“为中柬友谊干杯!为亲王健康干杯!”最后许世友手下留情,西哈努克亲王没有被喝倒,但仍然是酒意薰薰,尽欢而散。
棋逢对手
许世友这么个喝酒、劝酒法,说实话是让人心惊胆战的。许多人被他喝出了毛病,不太敢和他接近了。不过许世友依然故我,只要一有机会,他仍然会在酒桌上挥斥方遒。时间一长,他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慢慢的出现了问题,出现了肝硬化。不过即使在医生的严令之下,他仍然没有放下酒碗。
就在此时,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许世友,此人正是外表上文质彬彬、头脑随时都是异常清晰、记忆力惊人到不讲道理的周恩来总理。
一次,许世友到北京开会,会后便被周总理叫住了。只听总理说道:“许司令员,晚上有时间吗?请你到我家里做客如何?”
总理相邀,许世友当然不会拒绝。他原以为,这次会有不少客人同去,可没想到到了总理家之后,发现客人只有他一个人。寒暄之后,一次简单的家宴开始了。宾主都还没动筷子,周总理就拿出两瓶茅台酒,笑着说:“我听说许司令员是海量,今天想领教一下。咱们先一人一瓶,这样谁也不吃亏。”
许世友立马兴奋了起来。这么多年请人喝酒都费了大劲,今天主动有人请自己喝酒,还真是机会难得。但是,周总理身体瘦弱,能禁得住一瓶茅台吗?可别再喝坏了。于是许世友说道:“总理,您哪方面都比我强。但要说比喝酒,你肯定不是对手。您的身体要紧,千万别喝多,不必陪我。还是那句话,我干了,您随意!”
周总理轻轻一笑,说道:“那怎么行,你是我的客人啊,我今天一定要奉陪到底。”说罢就打开盖子,像喝水一样往嘴里倒酒……
这一顿,两个人到底喝了多少茅台,谁也说不清了。但是最后的结果,居然是“酒神”许世友瘫倒在了椅子上。
这只能怪许世友参加的国宴和正式宴会比较少,没见识过周总理的本事。每次大型宴会之时,周总理总是在空腹的状态下,端着酒杯一桌一桌的敬酒,每次都是在几十桌之间往来穿梭,转上一圈又一圈。很多人都曾经以为总理喝的是水,但实际上,那都是实打实的高度白酒。而且在这种高强度的酒桌运动下,周总理几乎从来没醉过,而且状态保持得相当完美,随时都保持着清醒。他才是新中国公认的第一酒仙。
等到许世友慢慢醒转之后,就看见周总理正在笑盈盈地看着他,说道:“怎么样,许司令,你喝好了吗?”
许世友此时虽然醉了,但头脑还算清醒。他强打精神对周总理说道:“总理,我许世友算是服了!从今往后,你指哪儿我打哪儿!”
周总理轻轻一笑,说道:“你看,又说醉话了。应该说,毛主席指哪儿,你就打哪儿。”
“对对!总理说得对!”许世友赶紧答道。
略一沉吟之后,周总理说的:“许司令员,我看呀,酒这个东西,往后你还是控制一下为好。酒喝多了是会伤肝伤肺的。你看,我酒量比你大,但是我轻易不喝酒,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的身体更好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说是不是?”
许世友赶紧回答:“是是,总理说得对,我一定尽力。”
许世友回去后,明白了这一次周总理请他喝酒的深意。从此他确实慢慢的控制,虽然没有彻底地把酒戒掉,但喝得少了很多,再也没喝醉过。后来在医院实在熬不住的时候,就让医生用棉签蘸着酒涂抹自己的嘴唇,或者拿个空酒瓶闻味道,尽量不会违禁喝酒了。
不过,他的“酒神”之名仍然闻名遐迩。在他逝世之后,很多人在去他墓前祭拜之时,都会带来一瓶茅台酒。这些酒瓶越来越多,最后在许世友的墓前形成了一道酒瓶组成的墙,成为了当地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