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枪一响,你就赶紧跑!”
1942年7月的一天,在山东省昌邑县柳疃镇附近的大路上,十几个衣着拉胯的伪军,正在押解几个被五花大绑的人。其中一个较为年轻的人,虽然衣着朴素,但是眼睛里却能看出坚毅。只不过,这种坚毅却透出了一种悲凉,似乎他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就在这时,他的耳边突然传来一阵低语,说的就是上面那句话。同时,他感觉手上的绳子被扥了一下,随即就感觉手腕一松。
八路军交通员
这个人,是一名八路军的功勋交通员,名叫徐宁。这次被捕,原本已经下定了必死的决心,可没想到突然间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他循声望去,看见说话的,正是站在自己侧后方的一名伪军。“难道是自己的同志?是地下党?”徐宁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不过,徐宁现在要面对的,毕竟是十几个伪军,即使有同志帮忙,想要逃走也绝非易事。一旦敌人的枪开起火来,也不是闹着玩儿的。而且,如果徐宁贸然逃跑,还有可能让自己的同志暴露,影响日后的潜伏工作。到底该怎么办,他的心里也没有底。只是他没想到,自己最后不但安全脱险了,一个臭名昭著的伪军头目还因此而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伪军卧底剧照
想要说清楚这个故事,必须先提到另一个人:于海。
于海曾经是个国民党的小特务,一个芝麻绿豆一般的人物。通过贿赂自己的上司,他逐渐有了点儿地位。当时,山东军阀韩复榘和蒋介石离心离德,两人互相猜忌。为了监控对方的一举一动,蒋介石派遣了大量名为“特派员”的特务人员来到山东。这个于海,就是这些特务之一。他没什么真才实学,但是由于钱用得到位,所以逐渐成了昌邑县的特务头子。
1937年,日军开始进攻山东。韩复榘在短暂的积极抵抗后,发觉蒋介石配给自己的增援部队和物资都不到位。他随即有了一种感觉,蒋介石这是要通过日本人来削弱自己。有了这份私心,韩复榘不顾民族大义,主动放弃了防守,全面撤退。虽然后来韩复榘被蒋介石枪毙,但山东的大好河山,却已经落入了日军之手。
韩复榘
于海在日本人开始进攻的时候,已经准备好要逃走了。但是他没想到,韩复榘撤得这样快,日本人直接断掉了自己的后路,他跑不了了。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于海选择投降日本人,当了一个可耻的汉奸。
在之后的好几年中,于海的所作所为还不算太过分。1938年,中国军队在经过一个慌乱期之后,逐渐地有了起色,和日军形成了对峙。于海看不清形势的发展走向,做事情还给自己留一些余地。但是从1940年开始,他的汉奸嘴脸一天比一天显露得更充分。他开始使用手中掌握的情报,不断地给日本人出谋划策,指出扫荡重点,规划封锁抗日根据地的路线。原本两眼一抹黑的日本人,有了这个“狗头军师”,打击起抗日武装更加残酷了。
汉奸剧照
不止如此,于海还利用自己的 “专业知识”,主动帮日本人训练特务。在昌邑县城,他的眼线很多,经常能发现不少日本人发现不了的线索。当时为了传递情报,八路军创建了不少地下交通站。日本人不了解中国情况,对这些地下交通站往往无法察觉。而于海的那些眼线,却经常能发现日本人发现不了的情况。
1941年,八路军设置在柳疃镇的交通站暴露,于海及其手下不仅捣毁了交通站,还将站长李洪迫害致死。日军非常满意他的所谓“功绩”,于是责成他成立“挺进队”,专门负责捣毁八路军的情报交通线路。
八路军交通站剧照
很显然,这个可耻的大汉奸,已经成了八路军的一大威胁。对这样一个人,八路军的军区首长自然不会置之不理。此时,八路军武工队、锄奸队已经遍布民间,他们没有一个人不想赶紧除掉于海。只不过,于海本人太过狡猾,防范太严,我军接连策划了好几次行动,全部都以失败告终。
之所以杀于海会这么费劲,是因为他的身边有一个非常厉害的保镖,名叫徐海胜。徐海胜是个五大三粗的人,会一些武功,为人既机警,又有些死脑筋。每次于海外出时,不管他自己觉得有无危险,徐海胜总会在前面给他探路。很多次刺杀行动,就是因为徐海胜突然出现,才最终功败垂成的。
伪军剧照
对于失败,八路军的锄奸队进行了反思。他们觉得,自己的几次行动都太过着急了,没有做好相应的情报工作,也没能做到知己知彼。于是,他们决定,派遣侦察排长杨继尧打入敌人内部,伺机刺杀于海,或者创造刺杀条件。
杨继尧是山东潍坊人,抗战之初加入的队伍。经历了三四年的战场历练,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战斗技能优秀、心思缜密而且活络的侦察英雄。让他去执行这次任务,能看出八路军除掉于海的决心。而组织上给杨继尧定下的联络员,就是他的姥爷。
八路军战士
杨继尧凭借过人的身手和机敏,很快就打入了“挺进队”。后来党组织为求一击必中,又安排另一位优秀的战士王存仁也打入了敌人内部,和杨继尧形成双保险。但是,于海的防范过于周密,杨、王二人想要成功,还需要等待机会。
1942年6月,杨继尧向自己的姥爷发出消息:两天以后,于海会前往柳疃镇“公干”,这是一个刺杀的好机会。姥爷很快传回命令:武工队已经在李家埠南门外面的农田里设好埋伏,到时候杨、王二人一起行动,在听到枪声后隐蔽在于海身边阻挡其退路,伺机将其击杀。
八路军战士
然而,事情却在行动出现了变化。就在杨继尧等人出发的前几个小时,一个伪军误闯我军埋伏圈,发现了端倪。我军想要将其击杀,但是失败了。此人回城之后,向于海报告,说路上有埋伏。谨慎的于海立刻下令,所有外出行动取消。本已经策划完毕的刺杀行动,又一次失败了。
此时,日军的扫荡压力越来越大,党组织已经没有多少时间让杨继尧等人慢慢行动了。在7月初,杨继尧接到命令:尽快除掉于海!如果在7月下旬仍然找不到刺杀机会,便暂停行动,杨继尧和王存仁都要赶紧归队。杨继尧知道,这之后的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
八路军战士
此时,杨继尧多多少少有些着急了。他和王存仁商量,想要在当天晚上邀请于海一起打牌,在牌桌上解决掉对方。但是王存仁不同意,他觉得自己两人平时和于海的关系并不密切,突然邀他打牌太过突兀,容易引起对方的怀疑。而且,刺杀之后两人如何撤退呢?真的要为刺杀一个汉奸搭上性命吗?那和不归队又有什么区别?
听了自己同志的话,杨继尧觉得,自己还是急躁了。最后他决定,反正也还有时间,不妨再等几天,看看事情有没有什么变化。
杨继尧的运气不错,两三天后,还真有一个机会被他等到了!咱们前面说到的交通员徐宁,终于要出场了。
八路军战士
徐宁也是山东人,年纪很轻,加入八路军的时间也不长。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交通员,几乎每次任务,他都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他十分善于应对敌人的盘查,那些严密的岗哨,对他几乎构不成什么威胁。
但是,就在不久前,他却莫名其妙地被捕了。当时,他正在交通站传递情报,突然间于海带着挺进队出现了,抓捕了所有人。原本徐宁是可以逃脱的,但是在关键时刻,此前投降日本人的一个叛徒指认了他。徐宁因此被捕,被关押在挺进队的临时监狱里。
此时,挺进队监狱里已经被关进了不少人,这些人基本是八路军交通员。于海看着自己的这些“俘虏”,很有些志得意满。于是他决定,将这些人押送到昌邑县城中,在日本人面前好好地显摆一下。
八路军交通员
但是,要想一次押送这么多人,而且于海自己必须跟着去,那护送的队伍就要很好地安排一下了。为保万无一失,于海亲自挑选了十几个精干的手下跟自己前去。杨继尧和王存仁,都因为战斗技能优秀,被选进了护送小队。
杨继尧知道,这一次应该是刺杀于海最好的机会,成功的把握很大。但是,他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在行动的时候,敌人开枪乱射,伤到这些被捕的交通员。于是在和王存仁商议之后,他决定提前和徐宁等人打声招呼,到时候大家一起行动。
在押送的路上,杨继尧偷偷地松开了捆着交通员们的绳索,然后悄悄地告诉徐宁:一会儿枪响了赶紧跑。徐宁心领神会,暗中通知了其他人,只等枪声一响,他们就朝多个方向同时撤退。
八路军武工队
很快,队伍就来到了距离县城还有几百米的一棵大树下。由于已经觉得万无一失了,于海在让人前去通报之后,大大咧咧地找了一个树桩,坐了下来。他身边的徐海胜,虽然仍然警惕的看着前面,但是对自己的身后却没有注意。其他的伪军,都有些害怕脾气暴躁的徐海胜,躲他们比较远。
杨继尧心中暗喜,知道机会终于来了,刺杀汉奸于海,成败在此一举!他偷偷地和王存仁使了个眼色,然后便按照事先的计划,分别走到于海二人身后,准备一人对付一个。
八路军武工队
接下来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杨继尧和王存仁同时开枪,于海和徐海胜的脑袋上,同时多出了两个血红的枪眼。这两个作恶多端的汉奸,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而徐宁等一众交通员,在听到枪声后,突然扔掉绳索,跑向一旁的田地。最为滑稽的是,于海的那些精挑细选的手下,跑得居然比那些交通员还快。他们以为附近被八路军包围了,唯恐跑慢了,自己也挨上一颗惩罚的子弹。
就这样,汉奸于海、徐海胜被杀,锄奸行动顺利完成。英雄杨继尧、王存仁和交通员徐宁都安然无恙。从此后,昌邑附近的伪军受到震慑,再也不敢祸国殃民。而日本人失去了他们的助力,也逐渐回到了浑浑噩噩的状态。山东的抗日局面,在一次次的锄奸行动中大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