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刘备说马谡不能用,曹操对司马懿不敢用,接班人不听,后果很意外

Liu Bei Said That Ma Su Could Not Be Used, Cao Cao Dared Not Use Sima Yi, And His Successor Would Not Listen, The Consequences Were Very Unexpected

2023-06-14 16:01

曹操和刘备,分别是曹魏和蜀汉的实际缔造者,在汉末乱世,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开创了一番基业。作为阵营领袖,此二人在用人、识人的眼光上非常毒辣,人才在他们手上,都能被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他们的手下也都各自有那么一个人,在别人眼里都是顶级人才,就是得不到这二位领袖的重用。乃至在他们离世之前,还特意嘱咐接班人不要重用这些人。可遗憾的是,下任领袖没有遵循他们的嘱托,他们在世期间,曾经和自己的接班人明确说了有一个人不能重用,可是却没人把这话当回事儿,结果造成的历史影响却各自不同。

刘备说马谡不能用,曹操对司马懿不敢用,接班人不听,后果很意外

刘备的托孤遗憾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被东吴名将陆逊的一把火,几乎烧掉了蜀汉的全部家当。之后他退回白帝城,在第二年的四月得了重病,眼看不治,便把丞相诸葛亮叫过来“托孤”。除了国事和家事之外,他最担心的一点,就是诸葛亮这个人虽然是个优秀的战略家,但是不擅长用人。平时办事或者事无巨细亲自插手,把自己累个半死;或者忙不开了临时抓一个什么人,不考虑其性格才华,硬生生的顶上去。所以在这方面,刘备特意嘱咐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

刘备说马谡不能用,曹操对司马懿不敢用,接班人不听,后果很意外

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听刘备的话。也有可能是蜀汉人才本来就少,他实在是无人可用;也可能他是真的觉得马谡不错,身上有自己当年的影子。反正无论如何,还是在《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中记载:“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他不但没有听刘备的话,反而更加倚重马谡。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诸葛亮在最有可能成功的第一次北伐中,让马谡去镇守街亭。结果真如刘备所言,马谡不堪大用,贸然出击,结果造成了蜀汉的全线被动,最后只能无奈的退回自己的地盘。从此以后,蜀汉的北伐再也没有突然性可言,恢复长安故地成了一句空话。

刘备说马谡不能用,曹操对司马懿不敢用,接班人不听,后果很意外

但是,蜀汉北伐的失利,反倒让这个偏安的小国保持了几十年的平安。由于没有关中平原需要照管,蜀汉薄弱的人才储备没有分散,薄弱的兵力也没有分散。而且,其士兵战术属性的弱点也没有暴露。可以想象,如果蜀汉擅长山地作战的步兵,在关中平原面对曹魏的精锐骑兵,会是个什么景象。所以在第一次北伐之后,诸葛亮和其继任者姜维都把北伐当做了一种地区矛盾的方法,蜀汉的稳定也正是因此而保持。直到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蜀汉都没有内乱之忧。

曹操的教导遗憾

曹操是第一个喊出“唯才是举”口号的人,他对人才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但是对人才的渴望并没有蒙蔽他的双眼,尤其是在司马懿的问题上。司马懿面对曹操的征召,宁可装病在床上躺了六年都不出山,甚至其妻子张春华为此亲手杀人。后来曹操强行征召,并告诉征召的使者:“若复盘桓,便收之”(《晋书·宣帝纪》),那个意思就是司马懿在推脱,就直接逮捕。司马懿这才无奈出山。后来曹操看出此人有“鹰视狼顾之相”,觉得日后此人可能是个祸害,于是在对司马懿的使用上格外谨慎。

可以说,曹操和司马懿的相处,从一开始就不太愉快。但是搞定未来就是搞定了一切,司马懿通过自己的才智,笼络了下一代魏王曹丕。在曹丕和曹植兄弟争夺储君的时候,司马懿更是成为了曹丕“四友”之一,为其出谋划策。

刘备说马谡不能用,曹操对司马懿不敢用,接班人不听,后果很意外

曹丕和司马懿走得太近,这种情况是曹操不想看到的。于是他告诫曹丕要小心,“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但是曹丕没有听从。

也难怪曹丕会那么看重司马懿,在曹丕即位之初,同母弟弟曹彰就裹挟了曹植,险些倾覆了曹丕的天下。所以终曹魏一朝,曹氏宗亲权势一直受到限制。对比自家的兄弟和叔伯,曹丕显然更相信外人。

在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司马懿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正是由于他的南征北战,曹魏才在南部挡住了东吴,在东部收服了辽东,在西侧杀掉了孟达,国家的门户被守卫的滴水不漏。后来司马懿又和诸葛亮数次交锋,总能获得胜利,保住了魏国的西部江山。

刘备说马谡不能用,曹操对司马懿不敢用,接班人不听,后果很意外

战功赫赫之外,司马懿还非常谨慎,从来不和曹氏的显贵们争锋。在大司马曹真的压制下,司马懿从没有一丝怨言,哪怕对方的战功远远不如自己。从这时的情况来看,曹丕没有听从曹操的建议,重用司马懿,无疑是个极为正确的决定。

然而几十年后,这种表面上的正确终于向曹操担心的方向开始发展。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病重,任命曹爽为大将军,与司马懿共同辅佐新皇帝曹芳。曹爽不管从能力还是资历上看,与司马懿相差太远。可偏偏此人还嫉贤妒能,时刻逼迫司马懿,最终激化了矛盾,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3000死士夺取了曹魏的实权。又经历了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的经营,最后司马氏建立的晋朝取代了曹魏,曹操最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刘备说马谡不能用,曹操对司马懿不敢用,接班人不听,后果很意外

总结

历史的发展,总是波诡云谲的,有时候一句话、一件事,就能决定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生存与发展。以曹操和刘备的这两个对后人的嘱托来看,诸葛亮没有听从,看似因此吃了败仗,但是却变相保存了蜀国;曹丕也没听从,看似用对了司马懿,最后却导致了王朝的终结。这可能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有那么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此言当真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