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毛主席和粉蒸肉:品尝后赞不绝口,嘱咐厨师以后要多放些肥的

Chairman Mao And Steamed Pork With Flour: After Tasting, He Was Full Of Praise, And Asked The Chef To Put More Fat In The Future

2023-08-14 01:15

毛主席爱吃肉,更爱吃肥肉,这是众所周知的。根据科学研究,脂肪有补脑的作用。主席喜欢吃肥肉,与他动脑特别多有关系。但是在建国初期,物资短缺,毛主席便带头在饮食上尽量节俭,肉也不常吃了。此时,一位厨师带着一道名菜,走进了毛主席的生活。

毛主席和粉蒸肉:品尝后赞不绝口,嘱咐厨师以后要多放些肥的

在杭州,有一个叫做“楼外楼”的饭店,是一家百年老店,擅长做淮扬菜系的各种名菜,尤其以西湖醋鱼为最佳。1953年,毛主席去杭州领导草拟宪法,顺道进入楼外楼就餐。

听说毛主席来了,饭店自然要拿出自己的看家菜。很快,几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就摆上了桌。毛主席品尝之后,也是赞不绝口,尤其是对西湖醋鱼,更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毛主席平时吃饭很注意谦让,而这次,西湖醋鱼被他一个人干掉了多半条。

毛主席对这道菜的偏爱,引起了办公室人员的注意。他们去和饭店的经理打听,做这道西湖醋鱼的厨师叫什么名字,家庭背景如何。经理一听,也打开了话匣子……

毛主席和粉蒸肉:品尝后赞不绝口,嘱咐厨师以后要多放些肥的

做这道菜的厨师,名字叫韩阿富。他的成长经历,可以很好地说明一句话:高手在民间。

韩阿富是浙江绍兴人,1914年出生。他的家境不好,所以没上过什么学。15岁时,为了糊口,他进入了一家小饭馆当学徒。韩阿富学得很努力,进步也很快,但是那个老板却不懂得珍惜人才,经常羞辱他。最后,韩阿富一气之下,离开了饭馆。

很快,韩阿富就赶上了抗日战争,还有接下来的解放战争。在战火的摧残下,韩阿富只能不断地靠打零工挣钱糊口。他给饭店打过杂,当过苦力,生活过得十分清贫。但是,他却爱上了烹饪,平时脑子里想的,手里忙的,都是烹饪。他想着,如果能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饭馆,该是多好的事。

毛主席和粉蒸肉:品尝后赞不绝口,嘱咐厨师以后要多放些肥的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度鼓励私营经济。韩阿富抓住机会,拿出所有的积蓄,真的就开了一家小饭馆。他自己就是店里的大厨,妻子就当服务员。此时,韩阿富的手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做菜色香味俱全,所以小店的生意非常红火。

1952年,杭州的餐饮界发生了一件大事:作为老字号的楼外楼,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老板看也没什么可留恋的,就将饭店捐给了杭州公安局西湖分局。分局的局长名叫曲琪玉,他觉得这个著名的饭店不应该这样沉寂下去,于是开始想方设法地改善经营状况。在他给饭店物色新厨师的时候,听说了韩阿富的名字。

于是,曲琪玉慕名来到韩阿富的小饭店,点了几个菜,准备尝试一下。结果这一尝,居然就停不下来了,将所有桌上的菜品一扫而光。付过钱之后,他诚挚地邀请韩阿富到楼外楼工作。去著名饭店当厨师,这个机会可是千载难逢。韩阿富于是关了自己的小店,到楼外楼上班。在他和新领导班子的努力下,楼外楼起死回生。

毛主席和粉蒸肉:品尝后赞不绝口,嘱咐厨师以后要多放些肥的

听了韩阿富的故事,办公室人员也是略有所思。几个月后,毛主席启程回京,而韩阿富也接到了一纸调令:上级要调他去北京,专门给毛主席做饭。

能够给毛主席做饭,是一个厨师无上的光荣,韩阿富欣然前往。他此时也没想到,自此之后,他在自己的专业上,多次受到了毛主席的指导。这就怪了,难道毛主席,对厨艺研究吗?这话,咱们还要慢慢说。

毛主席日理万机,有的时候着急上火是难免的。为了压自己的内火,他才养成了吃茶叶的习惯。他在北京的时候尤其地操劳,所以内火也特别大。这个时候,就应该吃些清淡的调节一下。但是,韩阿富起先并不知道这一点,按照自己在饭店时候的咸度下料。结果毛主席一尝,觉得口味太重,于是说道:“韩师傅啊,我看你应该改姓,叫‘咸师傅’吧。”韩阿福一下子就明白了毛主席所指,日后做菜便开始酌量减盐了。主席的健康,也得到了饮食方面的调剂。

毛主席和粉蒸肉:品尝后赞不绝口,嘱咐厨师以后要多放些肥的

韩阿福在杭州时,做菜讲究,一些边角料基本舍弃不用,比如鸡头、鸡爪之类的。到了北京,仍是如此。当他第一次给毛主席做烧鸡,把菜端上桌的时候,毛主席的脸色却有些难看。他对韩阿富说道:“鸡头和鸡脚要留下,我比较喜欢吃。”日后再做整鸡的时候,韩阿富就特意留下了鸡头和鸡爪。慢慢地他才发现,不是毛主席更喜欢吃这些东西,而是他不想浪费。

时间一长,韩阿富就总结出了给毛主席做饭的四大原则:味轻、营养、不贵、不浪费。他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做出的菜总能让毛主席满意。

当然,在口味清淡这一点上,有两样东西是例外的。其一就是毛主席顿顿离不了的辣椒,其二就是红烧肉。肥厚甘甜的红烧肉是毛主席的最爱,即使在比较困难的时候,他也会一两个星期吃一次。韩阿富深得给毛主席做红烧肉的精髓,每次都是用糖色打底,从不用酱油。他做出的红烧肉,总是让毛主席赞不绝口。

毛主席和粉蒸肉:品尝后赞不绝口,嘱咐厨师以后要多放些肥的

不过,红烧肉这种浓油赤酱的菜品,一开始韩阿富并不会做。结果,这也促成了另一道菜品,登上了主席的餐桌。

有一天,毛主席亲自来到厨房,对韩阿富说道:“韩师傅,给我做一次红烧肉吧,补一补脑子。”

主席亲自点菜,这在平时可不多见。但是偏偏毛主席点到了他的“软肋”上,韩阿富是淮扬菜厨子,红烧肉他确实不会做。他一时犯难,竟有些不知所措了。

毛主席一看他的表情,便哈哈一笑,说道:“我看就这样,用你们浙江的做法,给我做些五花肉。块儿要大,要够肥,可以吗?”

这一次,韩阿富毫不犹豫地就点了点头。他的脑中,已经有了选择。

浙江菜喜欢用“蒸”的手法,所以经常蒸肉吃。由于蒸汽的温度高于水温,所以蒸出来的肉,往往脂肪会溶解得更加充分,吃起来更加不容易腻人。而蒸肉的巅峰,莫过于粉蒸肉了。在蒸的时候,以碾碎的米粉包裹肥厚的猪肉,使得肉中多余的油脂,都被吸收在米粉里。吃的时候肉不腻口,而米粉也满是肉味,当真是味美解馋。再加上笼屉里,还要铺上一层荷叶,这让肉中,又多了一重植物的清香。

毛主席和粉蒸肉:品尝后赞不绝口,嘱咐厨师以后要多放些肥的

当粉蒸肉上桌后,毛主席拿起筷子尝了一块,随即眉毛一挑,露出了惊喜的表情。肉香、荷叶香以及米香混合在一起,味道比红烧肉更富有层次感。这顿饭,毛主席吃得狼吞虎咽,十分满意。甚至连荷叶上粘的米粉,也一点点刮下来吃了。

韩阿富此时,正在厨房里坐着,等着毛主席吃完之后的反馈。此时,主席的保健护士长吴旭君走了进来,说道:“韩师傅,主席说了,这是好东西啊,不比红烧肉差,以后可以经常做一些。但是,主席也批评你了,说你太小气了,连多放点儿肥肉都不舍得。以后再做的时候,让你多放点儿肥肉。”

这一次,韩阿富放了十几块五花肉,按照南方人吃饭的标准,已经是加量了,可没想到还不够给毛主席解馋。于是他赶紧说:“吴护士长,我放得已经不少了。”吴旭君则回答说:“我看你下次还是多加点儿吧。”结果下次再做的时候,韩阿富就把肉量加到了二十多块,可算是够毛主席吃的了。

毛主席和粉蒸肉:品尝后赞不绝口,嘱咐厨师以后要多放些肥的

这之后,韩阿富和另一位大厨程汝明,经常在一起研究毛主席的菜谱,将普通的菜品做得精益求精。他们继红烧肉、粉蒸肉之后,又开发出了一道“紫罐煨肉”,其味道之鲜美,甚至连末代皇帝溥仪都感到惊艳。主席的菜谱流出中南海后,就形成了今天非常著名的“毛家菜”。

毛主席除了能指导韩阿富做菜之外,还在生活上非常关心他。有一次毛主席乘坐火车外出,韩阿富等人在餐车做饭。当时正值盛夏,餐车闷热异常。韩阿富干脆在肩头披上一条毛巾,把上衣脱了,只穿着短裤,挥汗如雨地干活儿。

此时,毛主席突然走进餐车,说道:“这里怎么这么热啊?”韩阿富赶紧拦住主席,说道:“主席,您赶快出去吧,这里太热。”毛主席看了看正在干活儿的厨师们,说道:“你们可以轮流出去,凉快一下再干活儿。但是出去的时候,记得把衣服穿上。”

韩阿富等人都笑了,心里同时也感受到了毛主席对自己的关怀之情。

毛主席和粉蒸肉:品尝后赞不绝口,嘱咐厨师以后要多放些肥的

韩阿富兢兢业业地为主席工作,陪着他熬过了很多艰苦而难忘的岁月。而他也不会忘记,他一生最遗憾的事。

1971年,随着温都尔汗的爆炸声,毛主席的身心遭到了重重一击。他没想到,自己会被自己选定的接班人背叛。此后,他的精神和身体都越来越差,甚至经常晕厥。经过多方治疗,仍然不见好转。到了1976年9月,毛主席开始时而昏迷,时而清醒。而每次清醒的时候,韩阿富制作的各种汤,就成了毛主席补充营养的最好选择。

1976年9月8日,韩阿富遵照医生的嘱托,做了椰子鸡汤、牛肉汤、鱼肉汤和鱼头汤四道汤。但是,他的汤还没做好,毛主席就又一次陷入了昏迷。韩阿富觉得,主席一定可以挺过来,所以就在汤凉了之后,再次加热。他一天之内,反复热了好几次。可遗憾的是,毛主席这次没能挺过来。当主席逝世的噩耗传来时,韩阿富痛哭失声。他十分自责地说:“让毛主席饿着肚子走,这是我的失职啊!”

毛主席和粉蒸肉:品尝后赞不绝口,嘱咐厨师以后要多放些肥的

主席去世后,韩阿富和程汝明也接连到了退休的年纪。他们离开了中南海,在丰泽园饭庄当起了技术指导。每一年,当初在主席身边的一些服务人员,都会来这里相聚。甚至有的时候,连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也回来。每当大家重新聚首之时,韩、程两位大厨还会亲自动手,给大家做菜。他们坐在一起,回忆当年追随毛主席的点点滴滴,时而欢笑,时而落泪。那段岁月,成了他们生命里最为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