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中,常山赵子龙是个响当当的名号。他有勇有谋,在长坂坡孤身奋战,在敌人追兵中保护后主和甘夫人安全;在攻打桂阳之时,他不受赵范美人计的诱惑,完美的达成了攻城略地的任务;进入汉中,他先是和诸葛亮一起收服郡县,之后又在汉中使用空城计击退曹军,被刘备赞誉“一身是胆”;他的故事为后世赞颂,甚至在最新的战争大片《八佰》中,赵云还被具象化为中华民族勇敢的象征,成为抗战将士的主心骨。
真定赵云庙塑像
可就是这样一位将军,在蜀汉政权中却始终不受重用,武将的位次甚至不如投降而来的黄忠。为何会如此呢?有人说他没有战略眼光,或者说他有勇无谋,可是从桂阳之战和汉中之战来看,这种说法站不住脚。赵云被冷落真正的原因,其实已经在史书中已有暗示。同时这个原因,正是那个时代的悲哀所在。
赵云是常山真定人,身姿伟岸,武艺高强,曾经带着本县的义军投奔公孙瓒。当时袁绍势大,公孙瓒的很多部下都带着人投降袁绍,所以公孙瓒见赵云时候很奇怪,问他:“人都去投奔袁绍,怎么单单是你来投奔我呢?”赵云的回答非常伟光正:“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其实核心的意思就是,听说你们这里政策比较宽仁,所以才过来的,对你和袁绍两个人,我并不关心。(出自《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云别传》)
从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来,赵云是一个牵挂民生疾苦、对个人荣辱不放在心上的大义之人。因为此言一出,等于明显告诉公孙瓒,只要你这对百姓不好,我也是有可能离开的。可以想象,公孙瓒听了这句话,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因此赵云在公孙瓒手下,也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后来在公孙瓒和袁绍的争锋之中,赵云鲜有出场机会,直到公孙瓒自焚而死。可能是公孙瓒死了以后,赵云也看透了袁绍的所作所为,知道这个人也不能够给百姓安乐,于是他选择投奔刘备。
赵云选择刘备,其实和他的理想很契合。刘备此时还没有自己的势力,成天将百姓疾苦挂在嘴上,而且在平原县的时候也确实做的不错,更在救援孔融的时候获得了好名声,赵云选择他,确实是想通过这位仁德的主公,解救天下百姓的痛苦。
应该说一开始,刘备没有让赵云失望。他在得到徐州之后,确实给了当地人民以安宁,以至于后来刘备被曹操击溃,狼狈撤离之时,有大量的百姓相随。很有可能,此时的赵云看到主公如此仁德,因此爆发了自己的全部能量,才将后主和甘夫人保护出了危险地带。
可是后来,刘备在开始和刘璋争夺益州时,枭雄的嘴脸开始显现,地盘和财产成了他的关注核心,而百姓的福祉则被渐渐舍弃。就在刘备夺得益州之后不久,就准备以土地和财产分赏众将,此时赵云站出来,阻止了刘备的行为,说:“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
赵云此时的言论,听着确实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是得罪所有蜀汉将官。大家征战数十年,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想要享乐一下确实是人之常情。正如《新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刘备说的那句话:“打了几十年仗,就不能享受一下吗!”但是,这种封赏会对当地百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并不关心。可是偏偏赵云关心,而且还用一个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来关心,这让刘备集团的所有人不得不闭嘴。《三国志.引云别传》中的记载是“先主即从之”。可是很显然,后来这种“从之”仅仅是表面上的,因为《三国志》中同样记载,关羽、张飞等人在进入益州之后,都得到了很丰厚的封赏。
所以自从赵云谏阻刘备大赏群臣之后,赵云的升迁之路便停止了,不管日后他如何努力,官职一直没有什么变化,甚至陷入了“有功不赏、有过必罚”的怪圈。哪怕是汉中之战,赵云用“空城计”全身而退,刘备在夸奖他“一身是胆”的同时,也没有给他任何实际的赏赐。赵云在政治上,已经被边缘化了。
这就是赵云遭遇的的“职场悲剧”,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很多人嘴上说着“兴复汉室、解民倒悬”,可实际上到了付诸行动之时,往往都是优先考虑自己的私利。哪怕是刘备这位“汉室宗亲”,也一样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伪君子。而此时,真正为了百姓考虑的赵云,反倒成了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异类,最后被所有人排斥。三国两晋之乱象,由此也就可以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