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了解到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追寻历史岁月、促进心灵的沉淀与魄力!
—— 《 虎魄 • Huboe 》

说好的春秋五霸,为何有两个版本七个霸主?有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Why Are There Two Versions Of The Five Overlord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hat Is The Reason For The Controversy?

2023-06-14 15:55

通过学校历史课的普及,现在的人们都知道在春秋时期,曾经出现过五个霸主,他们合称“春秋五霸”。但是这里边问题也不少,春秋五霸一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史记索隐》的说法,“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个是《荀子·王霸》中的说法,“五霸”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那么为何会有多个版本呢?

说好的春秋五霸,为何有两个版本七个霸主?有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何为霸主:

要想搞清楚我们以上的疑问,必须先弄明白霸主到底是什么。“霸”这个字,现在不是什么褒义词,比如说“霸权”、“霸道”,似乎给人一种欺负人的感觉。后来了解些历史文化后,才知道“霸”这个字的历史含义绝不简单。

西周灭亡,东周建立之后,华夏大地正式进入春秋时期。这一时期,周天子的实力衰弱,需要诸侯之中产生一个头领,帮助自己管理天下。这个头领就被称为“伯”,就是老大的意思。后来因为谐音的关系,"伯"又变成了“霸”。所以所谓的霸主,其实诸侯之长。

说好的春秋五霸,为何有两个版本七个霸主?有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期的霸主,跟现在的那些世界霸权国家是有本质区别的。中国的霸主负有尊奉周天子和周文化的责任,同时还有带领诸侯去抵抗外族入侵的任务。责任和任务加在一起,就是所谓的“尊王攘夷”。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霸主们的功劳是非常巨大的。

春秋霸主

由于作为诸侯霸主有着非同一般的荣耀,很多国家都会为了这个头衔而互相争斗,即所谓的争霸。争霸的结果就是有五个国家脱颖而出,这便是春秋五霸。下面我们来简单地说一下这些霸主。

齐桓公是春秋的第一位霸主,也是开创了霸主模式的人。他本是国外流亡的公子,后来在贤才管仲、鲍叔牙的辅佐下,逐渐成了一代明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北杏(今山东鄄城)召集诸侯进行会盟,首先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此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后来周王室都亲自派人参加会盟,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说好的春秋五霸,为何有两个版本七个霸主?有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晋文公是春秋的第二位霸主。他年轻时因晋国内乱而流亡,在外颠沛了19年。后来,在秦国和一批大臣的帮助下,他才回到晋国继位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一战取胜,在诸侯中树立了威信。此后他召集齐、宋等国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并请周襄王参加。会盟之上,周天子亲自册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给了他自由征伐的权力。

说好的春秋五霸,为何有两个版本七个霸主?有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秦穆公从时间上说,是春秋的第三位霸主。秦穆公继位之后,重用百里奚、蹇叔、公孙枝等贤臣,国力大幅增强,并先后扶植了晋国的两位国君。晋文公去世后,秦穆公在秦晋“殽之战”中失败,向东发展的势头被遏制。此后他转向西方,成为了西方霸主,史称“霸西戎”。

说好的春秋五霸,为何有两个版本七个霸主?有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楚庄王是春秋的第四位霸主。他即位初期沉沦了三年,此后便“一鸣惊人”,在孙叔敖的辅佐下迅速强大起来。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打败了晋军。中原各国于是开始尊奉楚庄王,他正式成为了春秋霸主。

说好的春秋五霸,为何有两个版本七个霸主?有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宋襄公是春秋的第五位霸主。宋襄公即位初期便有争霸之心,后来趁着齐国内乱,他率领一些小国的人马拥立了齐孝公,赢得了些威望。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与楚兵战于泓水,因为片面的强调“仁义”导致了的失败。但即使败了,宋襄公仍然认为自己坚守了仁义。不少人因此尊敬他,将他奉为霸主。

说好的春秋五霸,为何有两个版本七个霸主?有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吴王阖闾也被算作了春秋的一位霸主。他上台之后,以伍子胥为相,以孙武为将军,将国家打造成了一台战争机器。公元前506年,吴军伐楚,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这一战让吴王阖闾登上了神坛。但是几年之后,阖闾却在吴越槜李之战中失败,重伤而死。他的儿子夫差继承父业,一度击败越国,并且在艾陵之战中击败了齐军。公元前482年,夫差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正式称霸。

说好的春秋五霸,为何有两个版本七个霸主?有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越王勾践算是春秋最后一位霸主。他在吴越会稽之战中输给夫差,卧薪尝胆多年,积聚能量。就在夫差北进争霸的时候,勾践从背后下手,击败了吴国。之后勾践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滕县),正式成为霸主。几年之后,他灭掉吴国,又与诸侯会盟于徐州。周元王派人参会,命令勾践为诸侯之长。

说好的春秋五霸,为何有两个版本七个霸主?有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五霸产生争议的原因

历史上真正确认的春秋霸主只有三个: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其他的霸主,都是有争议的。

如果以会盟诸侯的正式流程来看,秦穆公、吴王阖闾是不合格的。而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虽然都会盟过诸侯,但他们活跃的时期已经是春秋末期,“春秋五霸”的说法早已有人提过,所以他们虽然是正牌霸主,但是否算作“五霸”之一却有争议。

说好的春秋五霸,为何有两个版本七个霸主?有争议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以中华文化圈来论,那么秦穆公、楚庄王、两位吴王和越王勾践都是不合格的。秦穆公属于西戎,而楚、吴、越三国则属于南蛮。虽然秦穆公和楚庄王历史贡献卓越,毕竟改不掉自己身上的民族属性。

而争议最大的则是宋襄公。他虽然占着道德制高点,但为人太过迂腐,也没有实力,真的当不起霸主的名号。现在很多人提起他,都当他是一个历史笑话。

可见,“春秋五霸”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标准不同。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这段历史,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也会有不同的“春秋五霸”。那么,亲爱的读者,你眼中的“春秋五霸”都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