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我当初跟错了人,要不然,我现在就是开国元帅之首了。”
1955年,新中国完成了第一次授衔、十位在中国的革命过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将领,成为了开国元帅。消息传到香港时,已经离群索居多年的张发奎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如果是别人说,这句话可能会有一些酸溜溜的味道,肯定会掺杂了一些忌妒的意味。但是,这句话从张发奎的嘴里说出来,我们却只能说实至名归,他确实有这样的能力、资历和机会。但是很可惜,这些优势最后都和他错过了。
张发奎
在大革命初期,国民党也曾经是一个有些进步意义的党派。其中既有热衷于搞独裁、弄权的,比如蒋介石、汪精卫等人;也有一部分,是比较温和和宽厚的,能够和其他党派形成助力。这一类的代表人物,便是张发奎。
张发奎是广东韶关人,8岁开蒙读书,也上过新式的小学堂。在他16岁那年,与好友外出游玩。好友不慎落水溺死,张发奎担心对方父母责骂,便离开了家,来到广州城做工。不久之后,他报名参加了粤军,并且很快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学习。在校期间,他勤勉好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久之后,他加入了同盟会,给自己日后在国民党内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
1916年,张发奎从武昌陆军第二军官预备学校毕业,被分配回原部队担任排长。此后不久,孙中山指挥粤军,与老桂系军阀陆荣廷作战。张发奎在前线冲杀,立下了不少战功。张发奎的英勇表现,赢得了孙中山的信任,将他选入了总统府大本营警卫团。
1922年,张发奎已经升任警卫团三营营长了。此时,粤军陈炯明突然发动叛乱,进攻孙中山的住处。张发奎率部保护孙中山,与叛军先后打了大半年。其间,陈炯明多次让张发奎的老师翁式亮写信劝降,但张发奎的回复只有八个字“师恩难忘,恕难从命”。此后,他越来越被孙中山所信任,一路从营长升到了师长。
孙中山
北伐战争,是张发奎军事生涯中的另一个高峰。战争开始时,张发奎是第12师师长,在两湖一带作战,归西路军节制。在汀泗桥一战中 ,张发奎所部与2万多军阀部队展开对攻,因为对方防守顽强,北伐军久攻不下。张发奎命令,自己的大部队与叶挺将军的独立团配合,在正面牢牢地吸引住敌人;另外的一个团,则迂回到敌人的侧后方,进行夹击。这一招果然奏效,军阀部队被一举击溃,北伐军大胜。这之后不久,张发奎又攻陷了武昌城。此后他升任第四军军长,开始率领部队独当一面。而第四军也因为有了他,而被称为“铁军”。
张发奎没有那么多的政治偏见,包容性很强,所以很多优秀的共产党将领,都在他的手下担任要职。除了叶挺之外,像开国元帅叶剑英、徐向前、陈毅、贺龙等5人,还有开国大将粟裕、张云逸等6人,都曾经在北伐期间,供职于张发奎的部队。同时,像周恩来、张太雷等早期共产党员,也都和张发奎有着很深的交情。也因此,我党的核心领导人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友好人士。
周总理
后来的事实,似乎也确实验证了这一点。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开始在南京、上海等地迫害共产党人。张发奎十分同情共产党,主动接纳那些逃出来的共产党人,还主动给他们提供庇护。我党更加坚信,张发奎可以信任和倚靠。于是,周恩来劝他和共产党人一起起义,然后率兵返回广州,重新发起大革命和北伐,把军阀势力和蒋介石、汪精卫赶下台。
但是实际上,张发奎并不是一个拥有坚定信仰的人,他对共产党人的庇护,仅仅是出于同情。共产党人的计划太宏伟,实现起来难度太大,张发奎根本不敢跟随。正好此时,汪精卫向张发奎伸来橄榄枝,希望他一同反蒋。张发奎立刻同意,然后一改往日对共产党人的同情,开始在部队中“排共”。
汪精卫
南昌起义前,周恩来和叶剑英、叶挺等人察觉到了张发奎的变化,于是决定脱离出来,独立发展。不久之后,南昌起义爆发,失去张发奎支持的起义队伍发展并不顺利,最终叶挺出走香港,多支队伍出现反复,只有率领偏师的朱德上了井冈山。到了12月,张发奎参与了镇压广州起义,彻底站到了我党的对立面。
接下来的几年里,张发奎的政治倾向一直不明朗。他时而反蒋,时而又附庸于蒋,可以说一直处在军阀混战的政治漩涡中。偏偏此时,他又失去当年的强悍,在战场上多次失败,威望也越来越衰弱。
1931年,日本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张发奎向蒋介石请命,想要去支援抗日的马占山。蒋介石没说不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既不给补充军队,也不给军饷和枪支弹药。无奈之下,张发奎只能原地待命。后来,十九路军在上海抗击侵略者,张发奎再次请求支援,但蒋介石的态度依然冷淡。此事过后,张发奎的部队被夺走,蒋介石随即命令他去江西打红军。张发奎不想同室操戈,于是便决定出国考察。
凭着以前积攒的声望,张发奎在海外受到了礼遇。不过,他也同样看到了海内外华人对于抗日的渴望。1935年,张发奎回国,随即便劝蒋介石抗日。蒋介石同样没有说成与不成,只是给了张发奎一个“苏浙边区绥靖主任”的官职,让他监督防御工事的修建。
蒋介石
1937年,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张发奎终于等到机会,去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他的威望还在,所以很快就成了第八集团军司令兼右翼军总司令。面对侵略者,张发奎再次发挥出了当年的神勇,在浦东地区击败了日军的十余次进攻,还用大炮炮轰了日军的指挥部,以及日军旗舰“出云号”。从此后的两个月里,右翼防守固若金汤,张发奎功不可没。
然而在关键时刻,蒋介石再次暴露出自己抗日意志不坚定、战场指挥分不清主次的短板,导致左翼部队开始溃败。张发奎临危受命,去左翼“救火”。但是此时的战场形势,已经无可挽回,张发奎只能发出慨叹:“尽最后一分力,流最后一滴血。”
淞沪会战
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登陆,淞沪会战的战场态势已经无法改变了。张发奎遂按照命令撤退,放弃了上海。虽然整场战役失败,但是张发奎的指挥能力,仍然让人印象深刻。
1938年,张发奎参加武汉保卫战。他带领重兵,负责防守九江以西地区。战斗开始后,日军的火力非常猛烈,张发奎部损失太大。审时度势后,张发奎决定将战线转到狮子山、张家山一带。但是,蒋介石却说他是刻意保存实力,将其调回武汉。此后虽然张发奎虽仍然执行了一些任务,但是对武汉保卫战的影响却不大。
武汉保卫战
这之后,张发奎来到广西抗战。虽然战斗的规模并不算大,但是他打的胜仗却着实不少,也收复了南宁、龙州、钦州、龙州、凭祥、梧州等地。虽然因为党派关系,张发奎的战绩比不上薛岳、王耀武、杜聿明等人,但是也算是一位功勋赫赫的抗战名将。由于功勋卓著,在抗战结束后,张发奎担任了广州地区的受降官,接受了侵略者的指挥刀。
历史发展到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非常让人遗憾的插曲。从抗战之初,英国就一直不承认中国承受了大部分法西斯侵略的这一事实,拒绝给予中国应有的国际地位。抗战结束后,英国又以香港处于英国的管辖为由,拒绝中国将领接受驻香港日军的投降。此时,张发奎大喝一声:“我们不应该屈服于英美的压力,既然盟军最高统帅部已经将香港划归为中国战区,那就应该由中国人受降。”虽然最终,香港的受降还是由英国人完成的,但是张发奎的呼声,却足以让人感受到他的爱国之心。
很遗憾的是,香港受降是张发奎一生中最后的高光时刻了。在接下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张发奎十分诡异的彻底倒向了蒋介石。他开始抹杀华南地区,新四军和抗日游击队的历史功绩,并且多次计划清剿。只不过由于蒋介石将大量的资源都放置到了长江以北,张发奎的“清剿”未能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张发奎转向蒋介石,可蒋介石却仍然不肯给他实权。1947年,张发奎调任广州行辕主任,这算是个有实权的官。但是,蒋介石的战略重点一直不在南方,张发奎手里的战略资源少得可怜,只能整天怨天尤人。这一年冬天,解放军在东北和中原、华东的战场上节节胜利,蒋介石被迫开始重视南方的经营。而张发奎也恰恰在这个时候,被调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等于又被安排了一个闲职。
又过了一年,解放军已经一统江北,渡江战役指日可待。此时,蒋介石又给了张发奎一个新的职务: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兼海南建省筹备委员会主任。要知道,真正主持海南防务的是薛岳,张发奎这个主任,等于又是一个虚职。
到了3月份,蒋介石正式下野,李宗仁登上了代总统宝座。与桂系关系密切的张发奎,很快就成了“陆军总司令”。但是,此时真正操控国民党政权的,仍然是蒋介石。李宗仁自己的这个代总统尚且是个摆设,就更不要提张发奎了。最终,他仍然难以摆脱被虚置的命运。
1949年7月,心灰意冷的张发奎决定去香港定居。这一点也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毕竟留在中国大陆的话,他未必会被当做战犯处理,但是面对那些曾经的老部下,他难免尴尬,自然是能避开就避开。但同时,他也不愿意去国外定居,免得看外国人那鼻孔朝天的样子。定居香港,几乎是他唯一的选择。
至于日后,解放军解放海南岛、解放大西南,甚至抗美援朝,张发奎对这些事件都有着什么样的看法和感受,他个人很少提及,后人也不太清楚。但是正如本文一开始所说的,在1955年新中国大授衔之后,张发奎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可惜我当初跟错了人,要不然,我现在就是开国元帅之首了。”
确实,以张发奎当初的资历和能力,如果在南昌起义时坚定地和周恩来等人站在一起,很可能会将中国的革命推向一个新的高峰。那样的话,他不要说是元帅,就是成为国家排名前几位的领导人都不在话下。不过,历史不相信假设,人都要为他的选择负责。张发奎的落寞晚年,只能说是他自己造成的。
元帅授衔
不过,他的那句“跟错了人”,却十分耐人寻味,此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汪精卫。在汪精卫投靠日本人之前,张发奎对他始终有一种谜一样的欣赏,似乎只要是汪精卫的请求,他没有不答应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张发奎崇拜孙中山,所以便将与孙中山关系密切的汪精卫当成了孙中山理想的承载者。可是谁知道,汪精卫既没有心胸,也没有韬略,最后还走上了汉奸这条路,真的是辜负了张发奎。
1980年,张发奎病逝于香港。得到消息后,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元帅向其家属发出了慰问电。同一时刻,张发奎在台湾的那些同乡,也自发地为他开了追悼会,还写下了挽联:
望出曲江,绪承风度,千载道范,先后献身邦国,古今辉映;
声扬咸宁,威镇华夏,一代名将,从此撒手人寰,中外同哀。
不过,当时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对此却无动于衷。这一点,不得不说是张发奎的又一个遗憾。